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汤阴谒岳忠武庙

汤阴谒岳忠武庙

清代 俞樾

十年阃外枕雕戈,奈此秦头压日何。南渡君臣生气少,东窗夫妇杀机多。

功高岂意翻成罪,战胜无端更议和。不待吁天诬早辩,精忠二字总难磨。

诗人俞樾的古诗

兰陵王 游仙词

清代 俞樾

凤鸾逐。圆峤方壶路熟。蓬山远,游戏碧城,访柳蓬桃恣遐瞩。

楼台映海绿。金屋。阑干白玉。猩帘外,十二翠鬟,瑶草琪花饲仙鹿。

逍遥众香国。更不受人间,一点尘俗。箫韶才奏钧天曲。

便羽葆华盖,碧幢红旆,罗天高会启玉局。饮天上醽醁。

湘竹。写仙箓。傍一朵红云,香案亲读。蓝田蕙圃颁汤沐。

笑叔夜龙性,几能驯伏。青云高拥,拾翠羽,荫若木。

十六字令 其三 述佛氏三戒

清代 俞樾

痴。梦里商量怕蝶知。心头事,细诉与花枝。

舟中三君子诗 其一 舵

清代 俞樾

路当平处能持重,势到穷时妙转移。只惜功多人不见,艰难惟有后人知。

饿夫墓

清代 俞樾

元蝉洁而饿,蜣螂秽而饱。苟念嘑蹴羞,犹谓饿死小。

何况劫火人间烧,故宫离黍愁萧条。何地可挂箕山瓢,何路可吹吴门箫。

侏儒侏儒亦孔丑,尔曹饱死竟何有。夷齐结队下山中,巢许争先迎马首。

眼前突兀惟有孙登之高台,嵇康死后无人来。芒鞋竹杖偶此过,划然长啸山为开。

千仞山,三尺土,饿夫之骨香千古。谁其题者孙徵君,至今字字龙蛇舞。

我欲拜其墓,惜无介山田。我欲吊其魂,惜无雍门弦。

但觉饿夫赫然在,生气凛凛干云天。呜呼,先生竟以一饿传。

一剪梅 其四 意有所触辄成一词,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商妇琵 ...

清代 俞樾

误入仙源亦足夸。饱吃胡麻。饱看桃花。刘郎一去计原差。

抛了仙家。负了艳霞。

青鸟沉沉信转赊。天上灵娲。海外仙槎。莫将幽怨托琵琶。

一卷南华。一部楞伽。

宋文恪墓毁有感

清代 俞樾

世事茫茫不可轮,一重公案此中存。请开海禁宋文恪,今日轮车走墓门。

虞美人 其一 晴湖

清代 俞樾

晓烟乍破青山醒。镜里明妆靓。迷离金碧滉楼台。不信人间此外、有蓬莱。

画船箫鼓时来往。绿水春摇荡。迟迟听彻凤林钟。要看斜阳一抹、上雷锋。

念奴娇 题恩竹樵方伯蕴兰吟馆诗馀

清代 俞樾

一枝筠管,占吟坛本是,诗仙诗佛。何意缝云裁月手,又入玉田之室。

绮语花间,清吟月下,手自弹瑶瑟。风流顽艳,肯输黄九秦七。

余亦把酒临风,铜琶铁板,间弄苏辛笔。短令长谣随意写,未合昔贤词律。

吴下逢君,阳春一曲,雅韵真难匹。蕴兰吟馆,可容来倚长笛。

苍颉墓 其一

清代 俞樾

苍史坟前尚有碑,当年造字擅神奇。六书变体随秦汉,一画凭空本伏羲。

混沌忽开天亦喜,文章多祸鬼先悲。要从皇古留真意,不使人间獬豸知。

浪淘沙 萍

清代 俞樾

碧合小桥东。渔棹仍通。前身柳絮太无踪。自是今生稍可可,不逐飞蓬。

天上美人虹。生日偏同。莫将漂泊怨天公。菱蔓一绳牢绾定,枯死西风。

黄沙歌

清代 俞樾

昔人探河源,云从火敦脑儿始。我行未至昆仑虚,未识河源何处是。

乃从海橃一登临,不见河源见河委。前日吴淞口,昨日清水洋。

无端沧海中,灿烂成奇光。布金非舍卫,抟土无娲皇。

是何海中沙,有若琉璃黄。舟人为我言,此乃黄河入海之故迹。

海色与天光,上下同一碧。黄河千里百里奔腾来,其势不能遽与海为一。

遂令海底皆黄沙,万丈光芒映朝日。始信河为四渎雄,入海犹难渝本质。

呜乎,龙门穿凿神禹功,送之入海事已终,谁从海外寻其踪?

昔人未见我及见,眼界洵足千秋空。岂比东方曼倩紫泥海,徒将谰语欺儿童。

万年欢 余偶出新意,借八卦作叶子戏,颇有意致,详见所撰叶戏新 ...

清代 俞樾

小斗聪明。按先天旧图,编就琼叶。单拆重交,仪象六爻排列。

漫费金钱暗掷,更不待、灵蓍重揲。聊随手、几片拈来,震龙坤虎都活。

零星凑来妙绝。看阴阳变化,相配无缺。取坎填离,便是道家丹诀。

吾辈寻常玩物,与世俗、酸咸全别。还只恐、画卦羲皇,太初无此奇点。

题唐六如集即赠易笏山方伯笏山自言六如后身也 其二

清代 俞樾

六如皆幻本非真,明月居然有后身。珍重遗诗与遗画,一时付与再来人。

史忠正公祠墓图为其裔孙题 其三

清代 俞樾

每读公遣集,当年事可嗟。朝廷危似幕,门户乱如麻。

宰相春灯艳,君王暮气加。维扬城畔路,辛苦建高牙。

病中呓语九首 其一

清代 俞樾

历观成败与兴衰,福有根由祸有基。不过六十花甲子,酿成天下尽疮痍。

洞仙歌 余素不善倚声,而次女绣孙颇好之,因亦时有所作,积久遂 ...

清代 俞樾

经生家法,只虫鱼笺注。那得新声斗琼树。绮窗那、偏有娇女耽吟,摇翠管、时出清词丽句。

因教狂态发,铁板铜琶,也学东坡作豪语。老去律仍疏、渔唱蘋州,何处觅、霞翁频误。

且细写、蛮笺付红儿,借凤管、鸾笙旗亭流布。

绿意 见前

清代 俞樾

天生俊物。甚少年惨绿,如此寒乞。酒后茶馀,聊佐谈锋,怜伊口齿清绝。

诗脾苦涩君休笑,只独抱、素心而活。看纷纷、南北杨卢,都是蜜翁瓜葛。

多少朱门酒肉。觉风味与尔,甘苦全别。偶借青灯,微吐心花,终是蕙兰幽叶。

佳人薄命也同调,也略颦、鸦黄娇额。只谏林、撷取孤芳,瓠史仅容名列。

玉京秋 其一 秋声

清代 俞樾

良夜寂。无端送幽信,做成萧瑟。不是哀弦,亦非脆管,凄凉无匹。

倾耳纱窗未已,短篱边、添个寒蟀。等闲觅。此声何处,似南仍北。

我本悲秋词客。怎禁他、啾啾唧唧。冷梦催醒,微吟凄断,愁来无迹。

水咽云寒,只一夜、能使愁人头白。红闺夕。休更琼楼吹笛。

诉衷情 七夕和竹樵翁二首 其一

清代 俞樾

晴窗赋罢曝衣篇。瓜果又开筵。玉阶再拜牛女,又否降云軿。

将彩缕,月中穿。望远天。不知天巧,付与鸳针,送到谁边。

题黄韵珊孝廉桃溪雪传奇后 其二

清代 俞樾

绮年才调女相如,翰墨留题遍国初。一掷危崖千古事,眉楼羞杀老尚书。

俞樾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1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