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江城子 其四 齐人书所见

江城子 其四 齐人书所见

清代 俞樾

自随车马走城碝。路回沿。草芊绵。几处荒丘、零落半为田。

蝼蚁王侯真一例,惟蔓草,与荒烟。

何如饮啄且随缘。野花前。夕阳边。冷炙残杯、无日不陶然。

试问城中诸显者,同一醉,竟谁贤。

诗人俞樾的古诗

史忠正公祠墓图为其裔孙题 其三

清代 俞樾

每读公遣集,当年事可嗟。朝廷危似幕,门户乱如麻。

宰相春灯艳,君王暮气加。维扬城畔路,辛苦建高牙。

口占二绝 其一

清代 俞樾

篮舆屈曲入山行,天为清游特放行。却好五云最深处,閒鸥威凤共联盟。

齐物诗 其八

清代 俞樾

处世休凭意气雄,须知事理总无穷。轮蹄易遍九州内,足迹难周一室中。

两当轩集有何事不可为咏史二首即效其体 其一

清代 俞樾

何事不可为,乃妄学尧舜。功高国愈危,权重主亦震。

九锡书方来,三让表已定。天子愿避贤,群公竞劝进。

太常具礼仪,太史奏瑞应。于是高筑坛,威仪一何盛。

曰皇帝臣某,谨以元牡请。神器无久旷,天位宜早正。

臣敢执小节,而久稽大命。乃召故君来,朕命尔其听。

庸建尔上公,往哉罔勿敬。无何让王薨,乃以天子赠。

车驾自临送,震悼若弗胜。呜呼将谁欺,欺天天不信。

唐宋均尔尔,吾无责魏晋。

三女堆

清代 俞樾

吴宫花草付荒烟,幸此佳城筑尚坚。千古漫矜铜雀瓦,一抔犹剩赤乌砖。

休嫌貉子难为配,且喜蟂姬与并传。毕竟江东儿女好,刘家豚犬太堪怜。

江城子 其三 冯妇解嘲

清代 俞樾

十年驰逐上年场。左牵黄。右擎苍。笑叱于菟、不黄槛中羊。

一自闭门称善士,将旧事,负苍茫。

忽闻雄啸发高冈。鬓虽霜。臂犹强。杆木随身、作戏且逢场。

为语诸君休笑我,怜故态,老奴狂。

江城子 其二 陈仲子述怀

清代 俞樾

萍踪来往本无期。望临淄。意迟迟。犹恐素衣、此去化为缁。

试上牛山高处望,尘扰扰,欲何之。

齐廷积习竟如斯。逐毫厘。较铢锱。井上余甘、半李欲贻谁。

差喜辟纑贤妇在,长共隐,莫相离。

滩行曲

清代 俞樾

天风蓬蓬吹上头,江水汩汩走下流。十里五里作一束,三老失色长年愁。

长年衩衣立蓬底,持篙终月身伛偻。既怜重如挽牛弩,更讶轻若盘蛇矛。

一滩才过一滩又,滩声化作风飕飕。织成一幅光明锦,抛出千点琉璃球。

水中之石何磊磊,飞涝日夜恣簸蹂。直如山径走荦确,岂复江面行夷犹。

长绳曳舟舟不动,短篙撑舟舟仍留。竟须大力负之走,入水学作吴儿泅。

南人乘船如骑马,日月跳掷乾坤浮。天公有意弄奇局,乃于水底生赘瘤。

移山那有夸娥子,贷水更无监河侯。即使舟轻似赤马,何堪滩险如黄牛。

我以丁丑发桐庐,始于庚辰至龙游。自庚迄癸又四日,计程犹未过衢州。

黄头郎既绝有力,青唇妇亦工操舟。而乃入险复出险,迂回不复能豫谋。

殷勤酌酒劳僮仆,勿言臲兀今番尤。平生忠信颇自负,风波虽险何足忧。

再拚滩行四五日,山中稳坐青竹兜。

饿夫墓

清代 俞樾

元蝉洁而饿,蜣螂秽而饱。苟念嘑蹴羞,犹谓饿死小。

何况劫火人间烧,故宫离黍愁萧条。何地可挂箕山瓢,何路可吹吴门箫。

侏儒侏儒亦孔丑,尔曹饱死竟何有。夷齐结队下山中,巢许争先迎马首。

眼前突兀惟有孙登之高台,嵇康死后无人来。芒鞋竹杖偶此过,划然长啸山为开。

千仞山,三尺土,饿夫之骨香千古。谁其题者孙徵君,至今字字龙蛇舞。

我欲拜其墓,惜无介山田。我欲吊其魂,惜无雍门弦。

但觉饿夫赫然在,生气凛凛干云天。呜呼,先生竟以一饿传。

夜合花 以橄榄核插烛上燃之,其光四射,若兰花然,颇可观玩

清代 俞樾

小剔银灯,轻揎翠袖,居然顷刻开花。冰心暖透,一枝放出仙芽。

疏又密,整还斜。是优昙、结就天葩。不成梅萼,不成莲瓣,随意些些。

回思俊味堪夸。舌本馀甘领略,雅称新茶。纤纤剩核,还供儿戏喧哗。

珠错落,玉了叉。看灯前、细掣金蛇。浮生泡影,世情阳焰,坐惜年华。

余于右台仙馆隙地埋所著书汇封之崇三尺立石识之题曰书冢李黼堂方 ...

清代 俞樾

我生巳年月在丑,至今已成六十叟。人间岁月信如流,金乌飞腾玉兔走。

亮无上药驻颓龄,空有虚名挂人口。黄粱已醒卅年前,青史敢期千载后。

姓名聊可伴阳五,学问翻思傲欧九。不栽王俭幕中莲,不折亚夫营外柳。

不随市侩逐锥刀,不作枝官博升斗。惟将青铁砚为田,何必黄金印悬肘。

窃从学海问源流,冀为经畬扫秕莠。开卷居然自得师,闭门未觉吾无友。

茫茫坠绪拨秦灰,历历方言徵楚{豸制}。少昊氏官辨龙凤,安釐王冢发蝌蚪。

欲證夏鼎窥禹穴,思读商盘问殷耇。妄冀骊珠自我探,耻为狗盗随人嗾。

此中浅深各有得,亦如衢中置尊卣。此中疑信每参半,又如问涂向蒙瞍。

只可沿洄水际湄,岂能攀跻山巅嵝。坐看精力半生空,竟积简编三尺厚。

纷纷摹印遍苏杭,落落赏音问谁甘。徒令纸价市中高,见说流传海外有。

虽然灾祸到枣梨,或者眉寿颂栲杻。世人得鼠欲嚇凤,几辈画虎翻成狗。

我从前年赋悼亡,此身嗒然如木偶。归真有室傍青山,偕老无人同白首。

荷锸参军便可埋,摸金校尉何劳掊。右台山下一蜗庐,小有丘壑亦可取。

偶营书冢瘗残稿,巧借名山代藏垢。文冢姑援古人例,墓田能否儿孙守。

萤光雪彩听长沦,泉室夜台期速朽。为君辛苦和苏诗,自唱挽歌非自寿。

醉太平十四首 其七

清代 俞樾

欢场履綦。骚坛鼓旗。隐囊纱帽弹棋。是翩翩可儿。

黄垆是非。青衫泪垂。昔年掷果风姿。到如今左思。

江城子 其一 王臣留别

清代 俞樾

沅兰澧芷赋南游。路悠悠。不胜愁。赖有故人、情重代绸缪。

家室艰难无限事,嗤仲路,只轻裘。

飘然书卷客荆州。尽可留。更无忧。十幅蒲帆、遍访洞庭秋。

他日归来同话旧,歌郢曲,答齐讴。

病中呓语九首 其三

清代 俞樾

才喜平权得自由,谁知从此又戈矛。弱者之肉强者食,膏血成河遍地流。

唐多令 李筱泉中丞见访湖楼,遂与至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小坐而别 ...

清代 俞樾

花外驻鸣驺。来乘湖上舟。且偷闲、半日清游。玉宇琼楼随处好,泛双桨、向中流。

云水一登楼。苍茫芦荻秋。步长桥、指点汀洲。安得行窝来此筑,请垂钓、著羊裘。

玉京秋 其一 秋声

清代 俞樾

良夜寂。无端送幽信,做成萧瑟。不是哀弦,亦非脆管,凄凉无匹。

倾耳纱窗未已,短篱边、添个寒蟀。等闲觅。此声何处,似南仍北。

我本悲秋词客。怎禁他、啾啾唧唧。冷梦催醒,微吟凄断,愁来无迹。

水咽云寒,只一夜、能使愁人头白。红闺夕。休更琼楼吹笛。

六州歌头 闺中行乐词和竹樵方伯

清代 俞樾

春眠未觉,催醒有莺儿。梅妆靓,莲钩窄,出帘幄,数花枝。

招得檀奴至。向花下,铺茵席。瑶浆饮,朱颜醉,晕胭脂。

转瞬端阳,五彩长生缕,亲绾朱丝。向湖亭凭槛,冷翠袭冰肌。

兰桨轻移。荡荷池。

又梧桐落,木樨放,看牛女,会佳期。霓羽谱,蟾宫曲,玉参差。

试吹之。还把金笼蟀,与郎戏,斗雄雌。冬夜永,围垆坐,漏迟迟。

翻得牙牌,新谱输赢事。只赌琼卮。制春灯谜语,争胜上元时。

小婢先知。

一剪梅 其一 意有所触辄成一词,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商妇琵 ...

清代 俞樾

记得春游逐管弦。红板桥边。白板门前。闲花野草为谁妍。

蜂也喧喧。蝶也翩翩。

风月何尝负少年。花底歌筵。柳外吟鞕。而今回首总凄然。

旧事如烟。旧梦如仙。

浪淘沙 萍

清代 俞樾

碧合小桥东。渔棹仍通。前身柳絮太无踪。自是今生稍可可,不逐飞蓬。

天上美人虹。生日偏同。莫将漂泊怨天公。菱蔓一绳牢绾定,枯死西风。

醉太平十四首 其十二

清代 俞樾

蛮争触争。瓜分几城。居然风雨神京。筑郊坛九成。

杞天易倾。山河废兴。南唐北汉荒陵。付农官耕耘。

俞樾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1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