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齐天乐 咏白秋海棠和竹樵翁

齐天乐 咏白秋海棠和竹樵翁

清代 俞樾

断肠花种瑶阶畔,嫣然玉人红泪。几日酸风,连宵嫩雨,化作阑干铅水。

脂痕尽洗。但幽质柔情,淡妆新试。不是青衣,菊花休误唤娇婢。

春宵酣睡未足,记高烧画烛,秾艳无比。一样佳名,风流自别,非复寻常罗绮。

墙根徒倚。问好女儿花,可能争媚。等是秋容,素娥来赏此。

诗人俞樾的古诗

齐物诗 其二

清代 俞樾

万人如海浩无边,身作飘飖不系船。相守百年都是梦,偶同一饭莫非缘。

口占二绝 其一

清代 俞樾

篮舆屈曲入山行,天为清游特放行。却好五云最深处,閒鸥威凤共联盟。

侍香金童 为孙儿阿龙赋

清代 俞樾

唤汝龙儿,为汝辰年得。念此后、龙猪犹未悉。但愿龙天同护惜。

容易春风,箨龙千尺。

祝他年一跃,龙门头角出。便稳向、龙头独立。变化风云人莫测。

入侍龙楼,出持龙节。

壶中天 洋钟有名闹钟者,届时则琤瑽作响,繁音缛都亦开听,倚此 ...

清代 俞樾

绿窗人静,忽清机徐引,都成奇弄。乍讶宫商无都奏,偏又待时而动。

笙磬同音,筝琶乱拨,惊破鸳鸯梦。寻常休试,玉匙金钥珍重。

因念铃索西清,故人待漏,惯踏天街冻。欲觉闻钟宜有此,妙在枕边喧閧。

懒惰稽康,醉眠元亮,得尔全无用。娇孙痴小,膝前携听叮咚。

南乡子 其一 次女绣孙偕其婿附海舶入都,倚此送之。

清代 俞樾

送汝去长安。九月西风乍戒寒。辽海云帆何日到,漫漫。

绿水洋中翠袖单。

醉太平十四首 其八

清代 俞樾

蒹葭一方。烟霞趣长。荷衣蕙带徜徉。有先生草堂。

松荒菊荒。猿亡鹤亡。后人凭吊苍凉。剩空山夕阳。

调三六桥

清代 俞樾

里外湖堤两六桥,相传一十二条桥。诗人别有六桥在,三六居然十八桥。

赵北河渡十二连桥

清代 俞樾

南垂北际认苍茫,转觉烟波似故乡。一水略清燕赵气,重关曾划宋辽疆。

鸭头浪小渔舟稳,雁齿桥平客路长。惭愧元龙湖海士,也来车铎走郎当。

闻戒篇 其一

清代 俞樾

冲飙海外起,宿乌林中飞。吾家环堵室,无事不启扉。

昨闻海氛恶,出门问是非。是时天戒寒,雨后日色微。

传呼县官来,父老迎旌旗。官言寇甚急,一方如病痱。

止可守乡里,去此将何依。尔曹各努力,学著短后衣。

呜呼三镇兵,甲冑老生虮。一朝尽败没,火伴归者稀。

吾民素恇怯,岂足张兵威。

瑶华慢 十月十日与内子坐小舟泛西湖看月

清代 俞樾

风清月白,如此良宵,算人生能几。扁舟一叶,云人外、摇过湖心亭子。

橹声轧轧,把鸥鹭、联翩惊起。隔暮烟、回望红窗,认得读书灯是。

天边何处琼楼,叹一落红尘,光景弹指。今宵明月,应笑我、换了鬓青眉翠。

嫦娥休妒,让我辈、人间游戏。倚绮窗、共玩冰轮,约略前生犹记。

庆春泽慢 元宵日和竹樵翁

清代 俞樾

人日才过,元宵又至,春风乍度饧箫。剪雪描凫,安排乐事今宵。

银花火树缤纷甚,映琼筵、未许风摇。月分光,一曲新歌,唱彻晴霄。

无端触起中年感,忆儿时鸠竹,随处嬉遨。竟夕看灯,喧阗史埭潘桥。

雪瓯重泛浮圆子,问前尘、已逐萍飘。偶书怀,冻笔烘开,兽炭添烧。

一萼红 风菱

清代 俞樾

指江乡。有一绳斜界,采采水中央。鞋角同尖,弓腰比曲,青翠堆满筠筐。

趁秋老、风檐高挂,任儿童、谗口不教尝。几日西风,销磨玉质,干透琼浆。

看取晶盘盛到,似瘦来家令,老去秋娘。面目虽皴,腰肢尽细,多少余味包藏。

还自笑、形骸槁木,论风调、与尔最相当。但博饶甜作相,休惜年光。

题黄韵珊孝廉桃溪雪传奇后 其二

清代 俞樾

绮年才调女相如,翰墨留题遍国初。一掷危崖千古事,眉楼羞杀老尚书。

题三女史诗草 其三

清代 俞樾

愁苦欢愉句总工,慧花全集叹俄空。倖存五十一年事,都在秋闺自序中。

夜合花 以橄榄核插烛上燃之,其光四射,若兰花然,颇可观玩

清代 俞樾

小剔银灯,轻揎翠袖,居然顷刻开花。冰心暖透,一枝放出仙芽。

疏又密,整还斜。是优昙、结就天葩。不成梅萼,不成莲瓣,随意些些。

回思俊味堪夸。舌本馀甘领略,雅称新茶。纤纤剩核,还供儿戏喧哗。

珠错落,玉了叉。看灯前、细掣金蛇。浮生泡影,世情阳焰,坐惜年华。

歌头 言志和竹翁

清代 俞樾

叹韶光、少时虚掷。兰陵五载,难忘春酒碧。又新安、挂帆席。

桃潭上、赖有汪伦,相依晨夕。染缁尘、长安芳陌。游戏到蓬莱,浑如客。

巾散懒,贾生谪。归去也、故里无松菊,又兵革。

馆娃宫,辟疆园,寻旧迹。乱后重来,沧桑都改易。小筑一廛新,携松柄,徜徉曲园中,弄泉石。

中年后,两平议,有成书,博得颠毛欲白。愿人间,永永销除烽燧,长如乾嘉,太平时,歌击壤,岁逾百。

玉京秋 其一 秋声

清代 俞樾

良夜寂。无端送幽信,做成萧瑟。不是哀弦,亦非脆管,凄凉无匹。

倾耳纱窗未已,短篱边、添个寒蟀。等闲觅。此声何处,似南仍北。

我本悲秋词客。怎禁他、啾啾唧唧。冷梦催醒,微吟凄断,愁来无迹。

水咽云寒,只一夜、能使愁人头白。红闺夕。休更琼楼吹笛。

万岁山 相传明太祖曾至此

清代 俞樾

汉皇登嵩山,山中呼万岁。山神不解谀,未免疑岁伪。

明祖登兹山,山名与之符。不知空山里,曾效嵩呼无。

于今山色青瞢瞢,万仞巨右千盘松。岁人所到即名胜,云气非复寻常同。

呜呼,三百年,明祚毕。崇祯十七外,止有福王一。回首燕京万寿山,可怜龙驭徒萧瑟。

岂若兹山掩薜萝,千秋万岁总嵯峨。太平草木多佳气,莫问前朝事若何。

齐物诗 其六

清代 俞樾

忘机底事更疑猜,私智难将造化推。麟出何尝皆是瑞,蚁生亦或不为灾。

病中呓语九首 其一

清代 俞樾

历观成败与兴衰,福有根由祸有基。不过六十花甲子,酿成天下尽疮痍。

俞樾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1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