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醉太平十四首 其十二

醉太平十四首 其十二

清代 俞樾

蛮争触争。瓜分几城。居然风雨神京。筑郊坛九成。

杞天易倾。山河废兴。南唐北汉荒陵。付农官耕耘。

诗人俞樾的古诗

咏西瓜灯四首 其三

清代 俞樾

宵深移近读书堂,伴我青灯兴更长。要使腹中无块垒,自然顶上有圆光。

莫嫌燄燄膏将减,只觉荧荧火欲凉。不解朱门歌舞地,高烧红烛照红妆。

六州歌头 闺中行乐词和竹樵方伯

清代 俞樾

春眠未觉,催醒有莺儿。梅妆靓,莲钩窄,出帘幄,数花枝。

招得檀奴至。向花下,铺茵席。瑶浆饮,朱颜醉,晕胭脂。

转瞬端阳,五彩长生缕,亲绾朱丝。向湖亭凭槛,冷翠袭冰肌。

兰桨轻移。荡荷池。

又梧桐落,木樨放,看牛女,会佳期。霓羽谱,蟾宫曲,玉参差。

试吹之。还把金笼蟀,与郎戏,斗雄雌。冬夜永,围垆坐,漏迟迟。

翻得牙牌,新谱输赢事。只赌琼卮。制春灯谜语,争胜上元时。

小婢先知。

朱亥故里 即朱仙镇

清代 俞樾

晋鄙虽宿将,畏秦避其锋。一军次荡阴,莫救邯锋攻。

信陵盔符至,犹恐众未从。奋椎夺其军,朱亥真英雄。

遂使信陵君,名震崤函东。悠悠晋鄙辈,何足谋成功。

驱车夷门下,敬问七十翁。如今风尘内,可有人如公。

醉太平十四首 其十一

清代 俞樾

居奇取盈。持筹最精。拥场十载经营。喜黄金满籯。

锥刀枉争。门庭早更。横财三十炉成。铸何人姓名。

咏西瓜灯四首 其四

清代 俞樾

但觉华光竟夕增,居然清似一轮冰。也同天上清藜火,不比人间黑漆灯。

我辈生涯原淡淡,个中消息自腾腾。玉堂不少清莲炬,让与西清旧友朋。

满江红 书生佳人苦乐各一阕,用板桥道人体 其一

清代 俞樾

一片青毡,遮不足、万千风雨。止落得、飘零书剑,头颅如许。

老大长充村学究,科名不到刘司户。剩凄凉、文冢哭秋风,书生苦。

出建节,芙蓉幕。入画像,麒麟阁。尚青春年少,丰姿如鹤。

束发交都收铁网,画眉人共听金钥。待功名、成了便神仙,书生乐。

移居紫阳书院作 其二

清代 俞樾

昔年曾此公壶觞,三十年来半已忘。忽向雪泥重闻讯,剧怜泡影太悤忙。

乌衣零落门庭换,铜狄摩挲感慨长。剩有当年旧宾客,天留老眼看兴亡。

扫花游 其一 雷锋

清代 俞樾

阿师老矣,想卓锡空山,更无俦侣。鬝头健举。笑枯禅不死,半空撑柱。

破了袈裟,一抹斜阳艳补。问神悟。奈千载寂寥,铃铎无语。

临水高几许。化丈六金身,踏波而舞。废兴无数。叹黄妃旧珑,已无寻处。

绝顶春回,尚有桃花乱吐。倩迦叶,向空中、笑而拈取。

次和宗湘文观察贺叠喜室诗

清代 俞樾

试院论文正赏奇,兴来酒味不嫌漓。自从老杜留题后,又见双丁竞爽时。

艺苑流传称盛事,师门珍重拙孙枝。阿翁闻喜轩中坐,叠喜还成叠韵诗。

一剪梅 其二 意有所触辄成一词,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商妇琵 ...

清代 俞樾

一抹胭脂艳夕阳。品字儿窗。卐字儿墙。个中光景费端详。

清是花香。浓是花光。

无计能消酒一觞。燕与商量。莺与平章。五张六角逐年忙。

老了秋娘。病了箫郎。

滩行曲

清代 俞樾

天风蓬蓬吹上头,江水汩汩走下流。十里五里作一束,三老失色长年愁。

长年衩衣立蓬底,持篙终月身伛偻。既怜重如挽牛弩,更讶轻若盘蛇矛。

一滩才过一滩又,滩声化作风飕飕。织成一幅光明锦,抛出千点琉璃球。

水中之石何磊磊,飞涝日夜恣簸蹂。直如山径走荦确,岂复江面行夷犹。

长绳曳舟舟不动,短篙撑舟舟仍留。竟须大力负之走,入水学作吴儿泅。

南人乘船如骑马,日月跳掷乾坤浮。天公有意弄奇局,乃于水底生赘瘤。

移山那有夸娥子,贷水更无监河侯。即使舟轻似赤马,何堪滩险如黄牛。

我以丁丑发桐庐,始于庚辰至龙游。自庚迄癸又四日,计程犹未过衢州。

黄头郎既绝有力,青唇妇亦工操舟。而乃入险复出险,迂回不复能豫谋。

殷勤酌酒劳僮仆,勿言臲兀今番尤。平生忠信颇自负,风波虽险何足忧。

再拚滩行四五日,山中稳坐青竹兜。

金缕曲·次女绣孙

清代 俞樾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词,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词、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词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蝶恋花 题蒯子范太守行看子

清代 俞樾

大好梧桐庭院里。修竹娟娟,几席凉于水。扫地焚香闲坐此。

韦苏州后先生矣。

老带庄襟谁得似。一片冰心,写上云蓝纸。看取方池清见底。

亭亭立者花君子。

壶中天 洋钟有名闹钟者,届时则琤瑽作响,繁音缛节亦开听,倚此 ...

清代 俞樾

绿窗人静,忽清机徐引,都成奇弄。乍讶宫商无节奏,偏又待时而动。

笙磬同音,筝琶乱拨,惊破鸳鸯梦。寻常休试,玉匙金钥珍重。

因念铃索西清,故人待漏,惯踏天街冻。欲觉闻钟宜有此,妙在枕边喧閧。

懒惰稽康,醉眠元亮,得尔全无用。娇孙痴小,膝前携听叮咚。

嘉平二十日移居经史卷 其四

清代 俞樾

眠云精舍榭微波,想见当年胜地多。欲为名园记兴废,空留老树意婆娑。

百年俯仰成今昔,半亩宽閒足啸歌。安得草堂资十万,重将旧迹补烟罗。

两当轩集有何事不可为咏史二首即效其体 其一

清代 俞樾

何事不可为,乃妄学尧舜。功高国愈危,权重主亦震。

九锡书方来,三让表已定。天子愿避贤,群公竞劝进。

太常具礼仪,太史奏瑞应。于是高筑坛,威仪一何盛。

曰皇帝臣某,谨以元牡请。神器无久旷,天位宜早正。

臣敢执小节,而久稽大命。乃召故君来,朕命尔其听。

庸建尔上公,往哉罔勿敬。无何让王薨,乃以天子赠。

车驾自临送,震悼若弗胜。呜呼将谁欺,欺天天不信。

唐宋均尔尔,吾无责魏晋。

饿夫墓

清代 俞樾

元蝉洁而饿,蜣螂秽而饱。苟念嘑蹴羞,犹谓饿死小。

何况劫火人间烧,故宫离黍愁萧条。何地可挂箕山瓢,何路可吹吴门箫。

侏儒侏儒亦孔丑,尔曹饱死竟何有。夷齐结队下山中,巢许争先迎马首。

眼前突兀惟有孙登之高台,嵇康死后无人来。芒鞋竹杖偶此过,划然长啸山为开。

千仞山,三尺土,饿夫之骨香千古。谁其题者孙徵君,至今字字龙蛇舞。

我欲拜其墓,惜无介山田。我欲吊其魂,惜无雍门弦。

但觉饿夫赫然在,生气凛凛干云天。呜呼,先生竟以一饿传。

口占二绝 其一

清代 俞樾

篮舆屈曲入山行,天为清游特放行。却好五云最深处,閒鸥威凤共联盟。

赵北河渡十二连桥

清代 俞樾

南垂北际认苍茫,转觉烟波似故乡。一水略清燕赵气,重关曾划宋辽疆。

鸭头浪小渔舟稳,雁齿桥平客路长。惭愧元龙湖海士,也来车铎走郎当。

闻戒篇 其四

清代 俞樾

我家乌山下,尚有屋数间。此邦既喧鬨,不如归故山。

舣舟柴门外,迎者双白鹇。室中旧木榻,门上新铜锾。

奴樵山之麓,婢钓溪之湾。东家刈稻去,西家采菱还。

是时新谷入,农务方就闲。家家招食新,村酒盛花蛮。

颇怪避地客,日日来叩关。已闻命召虎,未见朝侯狦。

太息勿复道,吾其田间跧。

俞樾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1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