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五忆诗 其四 克孝

五忆诗 其四 克孝

明代 余继登

吾宗老伯氏,今世葛天民。有酒即拚醉,无财不厌贫。

可怜泉壤下,犹是孝廉身。诸子近萧索,相看更怆神。

诗人余继登的古诗

登凤凰台台上有石甚奇前为陈光禄移去竟沉江中

明代 余继登

李白游白下,曾为凤台吟。凤去几千载,台名直至今。

我来登此台,秋色亦已深。高台久荒凉,古木尚阴森。

但对骢马客,不闻彩凤音。游览未终竟,斜日下高岑。

好雨从西来,凉气袭我襟。台上有奇石,闻向江中沉。

利令石可移,恻焉感予心。

朱太史养淳册封周藩

明代 余继登

昔予祗行役,驱车向中原。中原饥馑馀,氛祲日原烦。

白骨乱如麻,黯然销神魂。朱门郁萧条,哀哀诸王孙。

君今复持节,翩翩过夷门。不知周遗民,今有几家存。

况今旱为虐,五月黄尘昏。知君负经济,雅志念黎元。

当其授简时,应为废朝飧。莫原董贾笔,虚负邹枚言。

愿赓云汉篇,归来达至尊。

婉儿怨戏为敬承作八绝 其二

明代 余继登

挥泪问新人,双蛾今几许。何事郎怜新,新人能越语。

陈南滨侍御奉母南还

明代 余继登

浮云西北驰,越鸟东南飞。壮士各有怀,何为常依依。

况有白发亲,日夕望庭闱。陈情叩天阍,君恩许暂归。

板舆亲扶将,满路生光辉。到日敞华堂,开燕及芳菲。

春风发朱英,照君舞时衣。君良悦情意,其奈心知违。

嗟我同门友,渐看云会稀。今复惜君别,何以效涓微。

处士忌硗硗,愿君聊息机。珍重报国身,努力奉春晖。

戏柬刘效忠兵宪

明代 余继登

当年意气请长缨,笑领铜符徼外行。朔漠烽烟朝入塞,汉家都护夜谈兵。

荒城日映旌旗色,古戍风传刁斗声。回首空闺人寂寞,流黄机上月华明。

五忆诗 其一 鲁应绍

明代 余继登

应绍忘年友,怜君老一经。兴酣时卜夜,谈剧每移星。

昔诧玄言白,今嗟坟草青。望庐思笑语,双泪为君零。

寄友人鲁生同原 其三

明代 余继登

生事今何若,栖迟林壑间。有时或药圃,无日不禅关。

谋任巢鸠拙,身同野鹤閒。已堪称大隐,何用觅商山。

刘柱翁双寿

明代 余继登

廿载人高大隐名,鹿门紫气映东瀛。灵萱特并庄椿茂,玉树双联窦桂荣。

伯氏南宫行曳履,仲方北阙正持衡。金陵江鲤仙茎露,并入琼筵佐寿觥。

七月七日八日敬承用韫招饮时敬承将有留院之行同诸丈赋 其二

明代 余继登

秋风随步屧,樽酒日相亲。祗以离情恶,翻令欢会频。

暂留惟促席,不忍是征轮。借问长江水,何如天汉津。

范太史册封

明代 余继登

承明使者汉仙郎,金简遥浮汉署香。兰社分茅遥胙远,萝河如带指盟长。

陇云晓动旌旂色,碛月宵生剑佩光。闻道边庭资保障,好将德意结贤王。

敖嘉猷以诗招饮次韵奉答

明代 余继登

景物悲摇落,凉风又报秋。偶逢仙客召,同散旅人愁。

绿泼皆新酿,白头总旧游。殷勤莫惜醉,明月在西楼。

送常对水 其一

明代 余继登

三十年前曾聚萤,与君清夜坐谈经。蹉跎愧我头先白,濩落看君绶始青。

此会且

哭泊阳王丈 其四

明代 余继登

楼成白玉白嵯峨,欲借修文君柰何。回首乡园频洒泪,故人零落已无多。

恭题画鹿应制 其四

明代 余继登

本是仙家畜,今归册府藏。冰纨呈宝箓,星毳散瑶光。

晴树纷供翠,秋芝细吐芳。上林无羽猎,群友任徜徉。

曾直卿敖嘉猷张质卿冯用韫过小斋夜坐质卿有诗见示次韵奉答

明代 余继登

久雨清烦暑,新凉入小斋。偶然逢上客,相与话幽怀。

酒换东西市,泥深前后街。且堪留一醉,谈笑杂齐谐。

送慈溪潘学博

明代 余继登

薄宦向何处,东南甬水边。春风开绛帐,寒色上青毡。

博士原潘岳,诸生得郑虔。广文官舍静,明月好谈玄。

瀛洲亭对雨

明代 余继登

五月苦炎热,瀛洲亭亦然。千林忽过雨,双溜看飞泉。

萍翠无停梗,荷珠不定圆。新凉生坐席,庭草尽堪怜。

送常对水 其二

明代 余继登

太原亦是先王地,质朴犹馀太古风。君去好携循吏传,政成宁让晋阳公。

桑麻处处深山里,弦诵家家明月中。何日仙凫飞汉室,都人应避五花骢。

刘效忠再起备兵阳和

明代 余继登

不有唐冯在,谁论魏尚功。君才堪秉钺,此去复临戎。

尘净龙城月,烟消狐塞风。亦知燕颔相,未合老隆中。

寿陈太常母夫人

明代 余继登

青青堂上萱,郁郁堂前桂。萱兮正芬蒀,桂生何蔽芾。

秋风生桂枝,馨香为国瑞。托根在天墀,雨露时其霈。

双承雨露恩,持以献堂背。雨露日以繁,萱花日以蔚。

孤根比大椿,挺挺八千岁。

余继登

余继登

(1544—1600)明河间府交河人,字世用,号云衢。万历五年进士。授检讨,与修《会典》。二十六年以礼部侍郎摄部事,请停一切诛求开采之害民者,又请罢矿税中官,皆不纳,郁郁成疾。著有《典故纪闻》、《淡然轩集》。► 14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