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诗

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诗

南北朝 庾信

嗣宗看月夜。
中散对行云。
一弦虽独韵。
犹足动文君。

诗人庾信的古诗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 徵调曲六首 其十四

南北朝 庾信

乾坤以含养覆载,日月以贞明照临。达人以四海为务,明君以百姓为心。

水波澜者源必远,树扶疏者根必深。云雨取施无不洽,廊庙求才多所任。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八

南北朝 庾信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事之毫发无谓轻,虑远防微乃不倾。

云官乃垂拱大君,凤历唯钦明元首。类上帝而禋六宗,望山川而朝群后。

地镜则山泽俱开,《河图》则鱼龙合负。我之天纲莫不该,阊阖九关天门开。

卿相则风云玄感,匡赞则星辰下来。既兴周室之三圣,乃举唐朝之八才。

莘臣参谋于左相,大老教政于中台。其宜作则于明哲,故无崇信于奸回。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一 昭夏

南北朝 庾信

重阳禋祀。大报天。丙午封坛。肃且圜。孤竹之管。云和弦。

神光未下。风肃然。王城七里。通天台。紫微斜照。影徘徊。

连珠合璧。重光来。天策暂转。钩陈开。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三

南北朝 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
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
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
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
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
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
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
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
终有庆于一人。

周五声调曲 角调曲 二

南北朝 庾信

匡赞之士或从渔钓。
云雨之才乍叹幽谷。
寻芳者追深径之兰。
识韵者探穷山之竹。
克明其德贡以三事。
树之风声言于九牧。
协用五纪风若从事。
农用八政甘作其榖。
殊风共轨见之周南。
异亩同颖闻之康叔。
祁寒暑雨是无胥怨。
天覆云油滋焉渗漉。
幸无谢上古之淳人。
庶可以封之于比屋。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六

南北朝 庾信

无名万物始,有道百灵初。寂绝乘丹气,玄明上玉虚。

三元随建节,八景逐回舆。赤凤来衔玺,青鸟入献书。

坏机仍成机,枯鱼还作鱼。栖心浴日馆,行乐止云墟。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南北朝 庾信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伤往诗 一

南北朝 庾信

见月长垂泪。
看花定敛眉。
从今一别后。
知作几年悲。

示封中录诗 一

南北朝 庾信

贵馆居金谷。
关扃隔藁街。
冀君见果顾。
郊间光景佳。

移树诗

南北朝 庾信

酒泉移赤柰。
河阳徙石榴。
虽言有千树。
何处似封侯。

拟咏怀诗 五

南北朝 庾信

惟忠且惟孝。为子复为臣。
一朝人事尽。身名不足亲。
吴起常辞魏。韩非遂入秦。
壮情已消歇。雄图不复申。
移住华阴下。终为关外人。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 二

南北朝 庾信

秋光丽晚天。
鹢舸泛中川。
密菱障浴鸟。
高荷没钓船。
碎珠萦断菊。
残丝绕折莲。
落花催斗酒。
栖乌送一弦。

周祀圜丘歌 皇夏

南北朝 庾信

旌回外壝。
跸静郊门。
千乘按辔。
万骑云屯。
藉茅无咎。
扫地唯尊。
揖让展礼。
衡璜节步。
星汉就列。
风云相顾。
取法于天。
降其永祚。

周五声调曲 宫调曲 二

南北朝 庾信

我皇承下武。
革命在君临。
应图当舜玉。
嗣德受临琴。
沉首多推运。
阳城有让心。
就日先知远。
观渊早见深。
玄精实委御。
苍正乃皆平。
履端朝万国。
年祥庆百灵。
玉帛咸观礼。
华戎各在庭。
凤响中夷则。
天文正玉衡。
皇基自天保。
万物乃由庚。

徐报使来止得一相见诗

南北朝 庾信

一面还千里,相思那得论。更寻终不见,无异桃花源。

送周尚书弘正诗 一

南北朝 庾信

交河望合浦。
玄菟想朱鸢。
共此无期别。
知应复几年。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 一

南北朝 庾信

游客重相欢。
连镳出上兰。
值泉倾盖饮。
逢花驻马看。
平湖泛玉舳。
高堰歇金鞍。
半道闻荷气。
中流觉水寒。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一

南北朝 庾信

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

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

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诗

南北朝 庾信

嗣宗看月夜。
中散对行云。
一弦虽独韵。
犹足动文君。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八

南北朝 庾信

弱龄参顾问,畴昔滥吹嘘。绿槐垂学市,长杨映直庐。

连盟翻灭郑,仁义反亡徐。还思建邺水,终忆武昌鱼。

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297篇诗文

南北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