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暮秋野兴赋得倾壶酒诗

暮秋野兴赋得倾壶酒诗

南北朝 庾信

刘伶正捉酒,中散欲弹琴。但使逢秋菊,何须就竹林。

诗人庾信的古诗

周五声调曲 角调曲 一

南北朝 庾信

止戈见于绝辔之野。
称伐闻于丹水之征。
信义俱存乃先忘食。
五材并用谁能去兵。
虽圣人之大宝曰位。
实天地之大德曰生。
泾渭同流清浊异能。
琴瑟并御雅郑殊声。
扰扰烝人声教不一。
茫茫禹迹车轨未幷。
志在四海而尚恭俭。
心包宇宙而无骄盈。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义而无立勤则无成。
恻隐其心训以慈惠。
流宥其过哀矜典刑。

和宇文京兆游田诗

南北朝 庾信

小苑禁门开。
长杨猎客来。
悬知画眉罢。
走马向章台。
涧寒泉反缩。
山晴云倒回。
熊饥自舐掌。
鴈惊独衔枚。
美酒余杭醉。
芙蓉即奉杯。

周祀五帝歌 白帝云门舞

南北朝 庾信

肃灵兑景。
承配秋坛。
云高火落。
露白蝉寒。
帝律高年。
金精行令。
瑞兽霜耀。
祥禽雪映。
司藏肃杀。
万宝咸宜。
厥田上上。
收功在斯。

奉报赵王惠酒诗

南北朝 庾信

梁王修竹园。
冠盖风尘喧。
行人忽枉道。
直进桃花源。
稚子还羞出。
惊妻倒闭门。
始闻传上命。
定是赐中樽。
野炉然树叶。
山杯捧竹根。
风池还更暖。
寒谷遂长暄。
未知稻粱鴈。
何时能报恩。

暮秋野兴赋得倾壸酒诗

南北朝 庾信

刘伶正捉酒。
中散欲弹琴。
但使逢秋菊。
何须就竹林。

秋夜望单飞雁诗

南北朝 庾信

失群寒雁声可怜。
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
今暝将渠俱不眠。

晚秋诗

南北朝 庾信

凄清临晚景。
疎索望寒阶。
湿庭凝坠露。
抟风卷落槐。
日气斜还冷。
云峯晚更霾。
可怜数行鴈。
点点远空排。

咏鴈诗

南北朝 庾信

南思洞庭水。
北想鴈门关。
稻粱俱可恋。
飞去复飞还。

拟咏怀诗 二十

南北朝 庾信

在死犹可忍。
为辱岂不宽。
古人持此性。
遂有不能安。
其面虽可热。
其心长自寒。
匣中取明镜。
披图自照看。
幸无侵饿理。
差有犯兵栏。
拥节时驱传。
乘亭不据鞍。
代郡蓬初转。
辽阳桑欲干。
秋云粉絮结。
白露水银团。
一思探禹穴。
无用鏖皋兰。

正旦上司宪府诗

南北朝 庾信

诘旦启门栏。
繁辞涌笔端。
苍鹰下狱吏。
獬豸饰刑官。
司朝引玉节。
盟载捧珠盘。
穷纪星移次。
归余律未殚。
雪高三尺厚。
冰深一丈寒。
短笋犹埋竹。
香心未起兰。
孟门久走路。
扶摇忽上抟。
栖乌还得府。
弃马复归拦。
荣华名义重。
虚薄报恩难。
枚乘还起疾。
贡禹遂弹冠。
方垂莲叶剑。
未用竹根丹。
一知悬象法。
谁思垂钓竿。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十一 黑帝云门舞

南北朝 庾信

北辰为政玄坛,北陆之祀员官。宿设玄璜浴兰,坎德阴风御寒。

次律将回穷纪,微阳欲动细泉。管犹调于阴竹,声未入于春弦。

待归馀于送历,方履庆于斯年。

和人日晚景宴昆明池诗

南北朝 庾信

春余足光景。
赵李旧经过。
上林柳腰细。
新丰酒径多。
小船行钓鲤。
新盘待摘荷。
兰皋徒税驾。
何处有凌波。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五

南北朝 庾信

托情忻六学,游目爱三馀。覆局能悬记,看碑解暗疏。

讵尝游魏冉,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九 白帝云门舞

南北朝 庾信

肃灵兑景,承配秋坛。云高火落,露白蝉寒。帝律登年,金精行令。

瑞兽霜耀,祥禽雪映。司藏肃杀,万宝咸宜。厥田上上,收功在斯。

送周尚书弘正诗 一

南北朝 庾信

交河望合浦。
玄菟想朱鸢。
共此无期别。
知应复几年。

赠别诗

南北朝 庾信

藏啼留送别。
拭泪强相参。
谁言畜衫袖。
长代手中浛。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 一

南北朝 庾信

铜梁影棠树。
石镜写褰帷。
两江如渍锦。
双峰似画眉。
穿荷低晚盖。
衰柳挂残丝。
风流盛儒雅。
泉涌富文词。
无因同子淑。
暂得侍临淄。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二

南北朝 庾信

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

道士步虚词 三

南北朝 庾信

归心游太极。
回向入无名。
五香芬紫府。
千灯照赤城。
凤林采珠实。
龙山种玉荣。
夏簧三舌响。
春钟九乳鸣。
绛河应远别。
黄鹄来相迎。

咏画屏风诗 二十

南北朝 庾信

三危上凤翼。
九坂度龙鳞。
路高山里树。
云低马上人。
悬岩泉溜响。
深谷鸟声春。
住马来相问。
应知有姓秦。
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297篇诗文

南北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