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哀殇 其二

哀殇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逆旅投主人,不待卸鞭箠。颜尘尚未浣,已渡向箠之。

来如风过林,去若鸟辞枝。细鬼胜巨人,量汝必有知。

吾欲痛哭汝,恐汝笑吾痴。辟彼筵宴时,朱紫栉巾綦。

一宾偶先去,诸客尽歔唏。去者固太早,歔者亦何迷。

转眼即天明,请君听鸡啼。

诗人袁宏道的古诗

丁酉十二月初六初度 其一

明代 袁宏道

双鬓蓬蓬又一新,布衣何处不缁尘。高天下地尽如此,开口伸眉有几人。

客馔夜深烧蕨粉,山垆冬尽剥松鳞。清溪半曲田三亩,只待陶公与结邻。

放言效元体 其三

明代 袁宏道

花前蓬鬓影婆娑,每到花开即浩歌。甘草虽甜终傍苦,蜘蛛纵巧不离罗。

常年欢与愁相对,百岁仙于人孰多。白日既知无返理,问君何不买青娥。

午日沙市观竞渡感赋

明代 袁宏道

金鳞圻日天摇波,壮士麾旄鸣大鼍。黄头胡面麾魅额,疾风怒雨鬼神过。

渴蛟饮壑猊触石,健马走坂丸注坡。倾城出观巷陌隘,红霞如麾汗成河。

妖鬟袖底出巾冠,白颠髯下立青娥。朱阁玲珑窗窈窕,轻烟倩语隔红罗。

北舟丝管南舟肉,情盘景促欢奈何。云奔浪激争抚掌,亦有父老泪滂沱。

渚宫自昔称繁盛,二十一万肩相磨。西酋中珰横几载,男不西成女废梭。

琵琶卖去了官税,健儿半负播州戈。笙歌沸天尘捲地,光华盛校十年多。

耳闻商禁渐弛缓,努力官长蠲烦苛。太平难值时难待,千金莫惜买酒醝。

君看至德中兴后,几人重唱天宝歌。

滴沥蓬书壁

明代 袁宏道

蓬形如广字,石骨间沙砾。泉脉似融冰,飘空偶一滴。

夏五望日兴德寺纪游得兴字

明代 袁宏道

曲侣为前导,僧雏接后乘。城中十里水,世外一行朋。

似眼初除翳,如禽忽去矰。摩苔因看碣,敲盏为呼冰。

松老前朝在,编遗手记曾。倦来披数快,兴去跃孤藤。

邻竹幽堪借,古槐醉可登。溪光时载郭,杯影忽沉僧。

云片轻绡敛,天容定水澄。稚儿行趁蝶,髯客坐驱蝇。

蒙密苍枝覆,晶莹皓魄升。瓮开新易水,瓶煮旧宜兴。

梵集诸方磬,波然万室灯。月尤增潋滟,风小露威棱。

乍入宫荷气,斜分雾树层。凉衫轻鲁缟,时品荐吴菱。

互立谈门户,旋刊酒准绳。杜康将佛事,庄叟作魔惩。

近水终怜鹜,飞枪且笑鹏。思光空任诞,求郡复求丞。

荅君御诸作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溪鸟溪花尽寄声,花源无路只空行。陶潜老被渔翁误,枉把青山累后生。

罗隐南王章甫小集斋中说旧事偶成三首

明代 袁宏道

汉江秋净石粼粼,黄鹤楼高不见尘。
今日楼台归劫火,眼中犹聚上楼人。

四弟旃檀馆即事

明代 袁宏道

淙淙石脉溜春渠,长日关门扫地居。莲叶漏中兵研汁,木香花底读方书。

丛筠傍屋多臧鸟,小市通江易得鱼。洗墨焚香幽事了,庭莎增草佞浇锄。

密县天仙庙白松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百尺亭亭干写空,虚阶浮日水玲珑。青山好共陶弘景,歌枕闲听带雪风。

观音庵为一心隐斋上人题

明代 袁宏道

古鎗百斛沸春雪,衲子如云谢不得。堂头拊脾饭头饥,军持每注珠泉竭。

室中夜语秋花坠,举世三写乌焉字。难将真药苦投人,衲衣偷裹菩萨泪。

宴息六度万行场,敷演水月空花戏。观音妙法最难思,山僧功德不可议。

遣姬

明代 袁宏道

蚕懒无心更作丝,乐天未老别杨枝。阳台不是嫌云雨,图得生离胜死离。

避雨崇国寺三日纪事

明代 袁宏道

湿云涨山雨不止,一酣三日葡萄底。天公困雨如困酲,醉人渴饮似渴水。

东市典书西典几,团糟堆曲作城垒。明知无雨亦不行,权将雨作题目尔。

仆夫安眠马束尾,大瓮小瓮来日起。

卫河道中和丘长孺惜别 其五

明代 袁宏道

陌上秋风吹冷埃,西州门巷转堪哀。梨花残落刺桐死,每诣君时哭一回。

代送徐观察

明代 袁宏道

章台春嫩碧芽肥,又见阳和使者归。南纪霜崖留政迹,洞庭波月澹容辉。

弱萝有寄千寻直,狐鹗乘吹万里飞。三载少林门下士,谬持空钵乞传衣。

赠散木和小修韵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腐儒偃蹇鬓毛残,三十身闲众所难。向客不题俗姓字,避人真著古衣冠。

宝刀入屋心犹侠,老马怜途泪未乾。学道莫须占影草,只应行出尽头竿。

途中口占 其一

明代 袁宏道

文字读来倦,心情放去閒。梦回无一事,只有看西山。

游玉虚岩

明代 袁宏道

一壁绣烟霜,石老

甲辰中秋后二日礼德山鉴大师塔偶成四偈示同行诸衲 其四

明代 袁宏道

棒头有眼师辨取,响里寻文我不知。前日少陵祠上过,秋花秋鸟总如诗。

怀龙湖

明代 袁宏道

汉阳江雨普曾过,岁月惊心感逝波。老子本将龙作性,楚人元以凤为歌。

朱弦独掺谁能识,白颈成群尔奈何。矫首云霄时一望,别山长是郁嵯峨。

丁未初度泊池阳自寿兼忆李安人 其一

明代 袁宏道

溪头微雪点疏松,睡起开窗对远峰。谁写画图来寿汝,谢家江上九芙蓉。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76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