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宏道
旋赊白发号衰翁,旧业今缘次第空。山鸟乍闻新格磔,峡僧遥寄小玲珑。
坐消纤雨轻阴日,閒踏疏黄浅碧风。收拾方桥与兰桨,待看红萼慢流中。
王闇然馆中看梅 其一
乞得马家双玉鬟,清姿濯濯槿篱间。幽香偶逐寒风去,带却书声过别山。
西陵桥
西陵桥,水长在。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莺如衫,燕如钗。
油壁车,斫为柴。青骢马,自西来。昨日树头花,今朝陌上土。
恨血与啼魂,一半逐风雨。
竹枝词 其十
玉娘一曲叫天鹅。此地曾经牙板过。十五年前细腰柳,而今枯瘦十围多。
嘲谢道人白须 其三
奼水仙铅积许多,霜根欲茁可如何。若教移去乌纱底,
柳 其三
少年容易起悲酸,每为春条惹肺肝。而今心老烟灰灭,只作遮篱映水看。
罗隐南王章甫小集斋中说旧事偶成三首
祗园理藏完 其一
贝叶重分甲乙科,残编无奈蠹虫何。因君一问阿难老,强记如何得许多。
过二酉师旧斋
士老不曾官,女老不曾媒。无媒知真性,不官见媒才。
守道七十载,寂寞类寒灰。逢山遍瑑句,得黍即衔杯。
笔绝知麟获,人亡为国哀。科斗馀文字,残书化草莱。
马鬣封三尺,文翁安在哉。空斋遗杖履,长叹续归来。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 其七
龙井饶甘泉,飞来富石骨。苏桥十里风,胜果一骨月。
钱祠无佳处,一片好石碣。孤山旧亭子,凉荫满林樾。
一年一桃花,一岁一白发。南高看云生,比高见日没。
楚人无羽毛,能得几游越。
新买得画舫将以为庵因作舟居诗 其二
囊中随意贮青蚨,歌吹虽喧不可无。隐逸也须虽故事,江山真合点狂夫。
随身恰似天宫殿,寓目皆披水画图。甲子不须颁凤历,但看莲发与莲枯。
赠散木和小修韵 其二
腐儒偃蹇鬓毛残,三十身闲众所难。向客不题俗姓字,避人真著古衣冠。
宝刀入屋心犹侠,老马怜途泪未乾。学道莫须占影草,只应行出尽头竿。
和黄平倩平倩有文君盘出以行酒
临卬酒垆卓氏盘,携向禅堂醉里看。橘皮蟹瓜未足云,分明远山秋水寒。
残膏剩馥沾唇吻,引得青娥入肺肝。世远物微不可知,且欲借此为乐瑞。
百盘一吸无遗沥,奔注有若顺风湍。醉中逸思不可止,援却老僧新竹竿。
书空卜丈作凰字,平地跃跃飞生鸾。
甲辰午节观竞渡 其二
碧酣楼下水平溪,濯足池边日正西。桥上桥下人如蚁,只愁翻却孟公堤。
纪梦末句迟之德州诗
一尺残膏到晓明,五更霜里万千情。依稀梦得迟之句,红映楼台绿映城。
王郡丞邀饮阳和楼 其二
十丈朱旗照水殷,家家箫鼓乐江山。千峰如画供杯酒,不道清时是等閒。
雨久初晴
梅花吐冷魄,竹子舒烟尾。晞影落寒檐,微微苔甲起。
向虚置楷床,卧听鸠妇喜。发垆熨古灰,一片沉心死。
乍闻邻塾言,儿童摊润纸。乳鸟背窗啼,花间掠红紫。
龙湖师 其二
惜别在今朝,车马去遥遥。一行一回首,踟蹰过板桥。
送南粤使
青杨如缕罥斜晖,霍霍班骓出帝畿。山府官迎听鸟语,瘴乡人去著毡衣。
桄榔叶密偏宜坐,鹦鹉雏娇不耐飞。百粤山川题欲遍,素馨花老陆郎归。
喜逢梅季豹
曾退如雷何思过柳浪湖时退如初度有诗见示次韵荅之
醉里乌藤手自扶,閒随鸥鹭过澄湖。一江浩雪浮箕舌,千亩深篁露顶颅。
且与青娥删白发,保将五岳换三孤。烟峦好在消摇侣,惭愧虚名老顾厨。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765篇诗文
德胜桥水轩集诸公诗
贞寿诗为冯太史母
别无念 其三
三教堂诗为杜总戎日章
冬夜集顾升伯斋中剧谭偶成
明空住柳浪五月附余舟南下别于归宗道上因作柳浪三叠以送之 其一
叹镜
寄小修
荅君御诸作 其二
郊外送客即席
芜湖舟中同范长白念公看月 其二
荅君御诸作 其一
余凡两度阻雨冲霄观俱为访龙湖师戏题壁上 其一
吴人求别诗
舟中寄江进之得珠帘字 其一
集元定行记斋再赋得原字
舟中看月仍用前韵
芜湖舟中同范长白念公看月 其一
拟作内词 其三
卫河道中和丘长孺惜别 其七
和散木韵 其一
别龚散才
浪歌
送临湘成公还至源寺寺时有火灾 其三
同无念过二圣寺 其二
龙湖师 其三
题曾太史退如憨斋用十三覃韵
散木至自公安
答徐伯润
和伯修家字
食笋时方正月 其一
和官谷馆字
初至西湖 其一
途中口占 其一
元夕度门出宫中月饼同赋 其三
偕王章甫陈公弼登黄鹤楼 其二
甲辰初度 其一
万寿寺观文皇旧钟
送寒灰入参上兼访陈卿 其四
七真洞赠道者
山中逢老僧 其五
蛙饮叹
湖上迟陶石篑戏题 其一
雁字 其九
美人临镜 其四
三月二十八日曹季和邀游岳祠置酒灵慧寺中
与曾退如过葡桃园话旧偶成 其四
东阿道中晚望
寒食饮二圣寺
岘首山观羊叔子堕泪碑
丘长孺醉歌和黄平倩
寒香
怀龙湖
夏日同江进之丘长孺黄平倩方子公家伯修小修集葡萄方丈以五月江深 ...
听朱生说水浒传
谢鲁印山惠舟兼荅来什
哀殇
初正偶题
和东坡聚星堂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