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费夫人

费夫人

明代 袁凯

官军应贼着红巾,苗獠来时更不仁。
若道南州无节妇,请看东海费夫人。

诗人袁凯的古诗

浦上寓所

明代 袁凯

我有茅堂南浦浔,回岗千尺昼阴阴。
繁花映带墟烟密,弱竹留连海气深。
寂寂轩窗惟鸟下,萧萧风雨亦龙吟。
东家野老犹淳朴,酒熟瓜香数见寻。

费夫人

明代 袁凯

官军应贼着红巾,苗獠来时更不仁。
若道南州无节妇,请看东海费夫人。

京师得家书

明代 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城西送邓生

明代 袁凯

千山风雪正霏霏,君去金陵几日归。
凤凰台上还吹笛,东望沧溟泪满衣。

送郑老归襄阳

明代 袁凯

我爱襄阳老郑虔,高楼吹笛动秋烟。
他时若有平安信,即寄江东估客船。

题吴王内凉图

明代 袁凯

微月斜侵响歊廊,芙蓉清气满金塘。
鸳鸯只傍阑干宿,也爱君王水殿凉。

送孔提举航海归曲阜

明代 袁凯

宣尼老孙子,白祼更长身。
家世谁能念,干戈独爱贫。
未闻兴礼乐,还似泣麒麟。
今日乘桴去,鱼龙莫恼人。

龙江夜行

明代 袁凯

细雨过江头,孤篷夜未休。
归心与烟浪,相逐下扬州。

怀张叟

明代 袁凯

说剑真无匹,论文亦有神。
气高真傲兀,头白自漂沦。
我正思前辈,谁当继后尘。
江南春草绿,何处觅行人。

大醉后率尔三首 其一

明代 袁凯

白头儒生何所作,独把尘编海边坐。上书格君事已晚,杀贼救民力尤懦。

四十无闻五十来,不如牛马空长大。

陪杨廉夫登朱泾法忍寺阁次壁间韵

明代 袁凯

伍子行师日,秦皇驻辇辰。
英雄无处所,楼阁自天神。
白鸟晴沙远,云山锦树新。
谁知千载后,凄恻吊斯人。

蒋氏寿萱堂

明代 袁凯

湜湜黄浦,东流为莆。
维莆之阳,季硕氏居。
维季硕氏,夙失其怙。
母氏是拊,是复是顾。
是乳是哺,燥湿易处。
不敢笑语,不敢恐惧。
母也劳苦,既长而教。
出就于校,复因复好。
克荷克绍,母也其耋。
嗟嗟我母,如彼昊天。
何以报之,维以永年。
烨烨芳草,树之于阴。
翼翼高堂,匪高且深。
维此芳草,其气扬扬。
母氏覯止,其忧乃忘。
既忘其忧,其乐悠悠。
无有灾咎,维康维寿。
维寿其何,如山如河。
不竭不磨,寝食具宜。
水有游鲤,陆有粳米。
烹炙淅洗,甘膏氵修。
酌此春醴,于堂之北。
于堂之北,旦旦若是。
曷其有既,我歌我诗。
置之于楣,告尔后来。
告尔后来,季也可仪。

村居怀京下一二友生

明代 袁凯

罢职非能吏,归田即老农。
有诗聊度日,无字可书空。
白发将谁念,黄粱且自舂。
故人能问讯,家在五湖东。

江上樱桃甚盛而予寓所无有忽苏城友人惠一大

明代 袁凯

野店荒蹊红满枝,暖烟微雨共离披。
忽思西蜀匀圆颗,正值东吴远送时。
老子细看方自讶,儿童惊喜欲成痴。
拾遗门下曾沾赐,此日飘蓬也赋诗。

赠歌舞女童

明代 袁凯

漳河女子荐良童,名在先朝乐部中。
记得教坊新队子,江南江北舞春风。

题陶九成南村草堂

明代 袁凯

多士方见材,斯人乃梧雰。
秉心自超越,当时识趋舍。
迢迢溪南村,流水亦清写。
草木发深润,里俗况淳雅。
於焉事结构,面势临旷野。
分明治畦町,日夕供灌洒。
秋菰已堪煮,春菘行可谢。
子真久在谷,幼安去诸夏。
嚣杂既云远,忧患兹为寡。
愿谢鸾鹄侣,从君鸡豚社。

送曹新民归东州

明代 袁凯

十年西浙曳长裾,千里东归指旧庐。
原上鹡鸰终有托,旅中嬴博近何如。
朝廷未拟申公使,弟子犹传伏胜书。
江草江花总无限,为君今日重嗟吁。

壬寅九日

明代 袁凯

野老园篱江水东,溥溥夕露满幽丛。
已教短发从天白,未厌秋花特地红。
身世只今惟仗酒,安危从此不关侬。
神交赖有陶征士,避地休官意颇同。

客中除夜

明代 袁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新除监察御史辞贯泾别业

明代 袁凯

侧席念贤俊,旁求逮凡鄙。
谬当南宫荐,重此柏台委。
命严孰敢后,中夜去田里。
邻友赠予迈,切切语未已。
妻孥独无言,挥泪但相视。
于时十月交,悲风日夜起。
轻舟溯极浦,琴瑟向枯苇。
惊凫乱沙曲,孤兽嗥荒市。
回首望旧庐,烟雾空迤逦。
抚膺独长叹,胡为乃至此!顾予久纵诞,远迹随鹿豕。
及兹年已迈,精气固销毁。
趋事深为难,速戾将在是。
皇恩倘嘉惠,还归卧江水。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1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