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郊居(三首)

郊居(三首)

明代 袁凯

荒园处处闲步,小阁时时燕居。
阮籍惟思饮酒,嵇康最懒读书。

诗人袁凯的古诗

访张道士题壁

明代 袁凯

道士门前春日温,千重碧草睡鹅群。
山风忽送桃花雨,湿遍床头白练裙。

送郑老归襄阳

明代 袁凯

我爱襄阳老郑虔,高楼吹笛动秋烟。
他时若有平安信,即寄江东估客船。

送任李二高士归越

明代 袁凯

老去任公子,重来李少君。
仙凡初不远,江海自离群。
水绕吴宫树,山连禹穴云。
汀洲有长笛,日暮不堪闻。

醉后口号二首

明代 袁凯

新书欲献帝王家,奈此家贫道路赊。
醉卧江村风雪里,时时自比贾长沙。

题陶九成南村草堂

明代 袁凯

多士方见材,斯人乃梧雰。
秉心自超越,当时识趋舍。
迢迢溪南村,流水亦清写。
草木发深润,里俗况淳雅。
於焉事结构,面势临旷野。
分明治畦町,日夕供灌洒。
秋菰已堪煮,春菘行可谢。
子真久在谷,幼安去诸夏。
嚣杂既云远,忧患兹为寡。
愿谢鸾鹄侣,从君鸡豚社。

赠张鸣善

明代 袁凯

白帝城中客,清秋碧海旁。
乾坤方汹汹,身世独遑遑。
万里空形影,全家堕虎狼。
悲歌三百首,一一断人肠。

游西墅

明代 袁凯

吴王逐兽地,士衡闻筜亭。
古人不可见,荒原今亭行。
遗堵俨若存,阡陌复纵横。
依稀望极浦,迢递盼春城。
江树既晻霭,原花复晶荧。
长烟覆渔屋,白水乱凫停山川岂云异,人事有消停。
即此伤往时,聊复乐其生。
寄言后来士,此理可自明。

出三江口有怀钱野人衮

明代 袁凯

处处无归路,悠悠且逝波。
渚花风外少,江树雨中多。
吹笛蛟龙听,开窗鹳鹤过。
高人著书手,头白共蹉跎。

浦上木芙蓉盛开约黄鹤山人共观

明代 袁凯

江浦芙蓉色正深,清霜点染更沉沉。
孤舟向日曾亲见,短褐于今欲远寻。
已拟携樽同野客,不妨展席对沙禽。
明年臂痛应全愈,移遍东园野木阴。

瓜步夜泊

明代 袁凯

千里长江雨乍晴,江头灯火夜深明。
为报高楼莫吹笛,故园东望不胜情。

古意(二十首)

明代 袁凯

蓐食出门去,惨惨践严霜。
问子将何之,千里赴洛阳。
洛阳有剧孟,任侠世称强。
我愿从之游,气势相颉颃。
路逢二三子,被服儒衣裳。
少长各有礼,讲诵麋鹿常中心忽爱慕,与彼遂相忘。¤

寄题马氏草堂兼柬黄二秀才

明代 袁凯

江上草堂风物幽,江花红白满汀洲。
鸣鸠呼妇东西去,麋鹿将儿远近游。
已有轩窗成晚趣,更无舟楫散春愁。
东林早晚樱桃熟,应与黄香数劝酬。

怀曾彦鲁

明代 袁凯

不见曾公白发侵,酒杯棋局最关心。
年华冉冉情何限,江海悠悠水正深。
欲买小舟随雁去,便从幽壑听龙吟。
明年春满长洲苑,拄杖穿花处处寻。

辛酉大醉书东郊主人壁(洪武十四年)

明代 袁凯

人生百年中,疢疾与灾危。
风雨愆期至,欢乐能几时。
仲春二三月,桃李正华滋。
胡蝶满东郊,仓庚鸣且飞。
招我同心人,策马试轻衣。
东家饮美酒,西第弹鸣丝。
鸣丝未及已,四座赋声诗。
日暮始归来,明旦复如斯。
君看多财子,计惜在毫厘。
终夜不能眠,握算至晨曦。
一朝籍县官,虽悔何所追。

寓所二首

明代 袁凯

草阁闲庭春水边,雨蒲风柳自纷然。邻翁对客还争席,水鸟依人欲上船。

西北朝廷无使节,东南城郭有烽烟。老夫避地非游说,正少苏家二顷田。

题吴王内凉图

明代 袁凯

微月斜侵响歊廊,芙蓉清气满金塘。
鸳鸯只傍阑干宿,也爱君王水殿凉。

题妓展僧僧像

明代 袁凯

不见秋娘今几年,水光山色自悠然。
月明楼上天如水,犹忆《梁州》第四弦。

沪渎龙王庙晚眺

明代 袁凯

沪渎高城今已残,独余木叶洒惊湍。
风云浩荡时将暮,江水萧条龙亦蟠。
千里吴乡多战伐,孤舟蜀客转饥寒。
弊裘涕泪兼新旧,终日思家敢怨叹。

自杨子舍舟步入常熟县

明代 袁凯

水行已兼旬,舟楫苦驰逐。
晨昏侣鲛鳄,出入同雁鹜。
黑风无终竟,白浪仍反覆。
铿惸绝天枢,漰湃折地轴。
旋渊屡倾坠,利石时抵触。
沦丧固非远,哀吁宁辞黩。
皇天实阴骘,兹辰遂平陆。
神魂息漂荡,手足散顽木。
徒侣纷来庆,酒胾及奴仆。
况兹春气和,百草回新绿。
山桃亦多花,逶迤自相属。
枌榆已在迩,旷隔无再宿。
从兹谢奔走,且饭东皋粟。

扬州逢李十二衍(二首)

明代 袁凯

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
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1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