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任李二高士归越

送任李二高士归越

明代 袁凯

老去任公子,重来李少君。
仙凡初不远,江海自离群。
水绕吴宫树,山连禹穴云。
汀洲有长笛,日暮不堪闻。

诗人袁凯的古诗

春日溪上书怀(丙申岁)

明代 袁凯

溶溶春水杂蒹葭,袅袅晴风度落花。
小巷几时晴客至,新诗独向野人夸。
未闻汗马收诸国,且逐闲鸥坐浅沙。
春色酒杯俱在眼,底须辛苦欲还家。

郊居(三首)

明代 袁凯

荒园处处闲步,小阁时时燕居。
阮籍惟思饮酒,嵇康最懒读书。

忆南湖(二首)

明代 袁凯

我忆南湖春酒香,百钱亦可解愁肠。
湖头白藕犹堪爱,正似佳人玉臂长。

寄题马氏草堂兼柬黄二秀才

明代 袁凯

江上草堂风物幽,江花红白满汀洲。
鸣鸠呼妇东西去,麋鹿将儿远近游。
已有轩窗成晚趣,更无舟楫散春愁。
东林早晚樱桃熟,应与黄香数劝酬。

送任李二高士归越

明代 袁凯

老去任公子,重来李少君。
仙凡初不远,江海自离群。
水绕吴宫树,山连禹穴云。
汀洲有长笛,日暮不堪闻。

乡友携酒至舍下

明代 袁凯

野老何所将,春醪及园蔬。
遥遥适我舍,相与为蔬娱。
上谈羲皇际,下逮唐与虞。
秦汉无足论,且复话樵渔。
樵渔虽微贱,颇似淳古初。
戒之勿易言,相顾但嗟吁。
且尽一日乐,焉能念其余。

饮田家醉后书王生壁 其一

明代 袁凯

勋业心逾懒,耕锄意颇长。牛衣方自卧,麟阁听渠忙。

瓜果邻家席,诗书野客堂。醉余还讲诵,未见老夫狂。

池上书怀

明代 袁凯

野水寒冰上曲池,薄云斜日下疏篱。
黄蒿处处迷归路,沧海年年少故知。
北望朝廷非昔日,东来儿女更依谁。
老年拄杖犹无力,况是饥寒气血衰。

闻山东消息三首

明代 袁凯

王事私恩不共天,益都城下枕戈眠。
鲸鲵戮尽为京观,子孝臣忠亿万年。

观朱泽民所画山水有感

明代 袁凯

朱公画图爱者众,声价端如古人重。
王卿巨公端见寻,往往闭门称腕痛。
我时挟册游郡城,朱公爱我诗律精。
时时沽酒留我宿,共听西窗风雨声。
清晨起来忘洗盥,短衣飘萧临几案。
太行中条眼底生,岩岫冥冥气凌乱。
禹凿龙门疏洚水,根入黄河源不断。
南及衡阳抵桂林,东入会稽连海岸。
是中置我一亩宫,正如浮萍在江汉。
溪流涴涴石齿齿,夹岸桃花途远迩。
原头烟雾散鸡犬,屋里诗书杂童稚。
扁舟远来知是谁,岂是昔日鸱夷皮?五湖翾菜殊可乐,千
古功名何足奇。
只今四十有三载,公竟不归画图在。
世间好手岂易得,终日纷纷劳五彩。
感时念旧心独苦,况我头颅白如许。
呼儿卷却不忍看,白发高堂泪如雨。

邹园十咏 其四 瀑布

明代 袁凯

青崖泻流淙,蜿蜒在窗户。临风喷轻雪,穿林散飞雨。

高源出无尽,余涧沾还溥。羡彼轩中人,似坐匡庐下。

怀张叟

明代 袁凯

说剑真无匹,论文亦有神。
气高真傲兀,头白自漂沦。
我正思前辈,谁当继后尘。
江南春草绿,何处觅行人。

送李高士归荆州

明代 袁凯

南京高宴罢,西土遂言归。
江路犹残雨,荆门正落晖。
蓬生仲蔚宅,秋入老莱衣。
明日思君处,萧条鸿雁飞。

赋陶与权云所二首 其一

明代 袁凯

岂有从龙意,还同野老居。覆花初冉冉,度水亦徐徐。

陇上时相逐,溪边或自锄。犹能作霖雨,沾洒及邻墟。

江上早秋(丙申岁作)

明代 袁凯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共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凫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尤多宋玉悲。

赠张鸣善

明代 袁凯

白帝城中客,清秋碧海旁。
乾坤方汹汹,身世独遑遑。
万里空形影,全家堕虎狼。
悲歌三百首,一一断人肠。

游西墅

明代 袁凯

吴王逐兽地,士衡闻筜亭。
古人不可见,荒原今亭行。
遗堵俨若存,阡陌复纵横。
依稀望极浦,迢递盼春城。
江树既晻霭,原花复晶荧。
长烟覆渔屋,白水乱凫停山川岂云异,人事有消停。
即此伤往时,聊复乐其生。
寄言后来士,此理可自明。

观沙鸥

明代 袁凯

门外群鸥我所知,终朝相见不相离。
借尔桥东杨柳岸,明年春日更添儿。

江上逢郑老

明代 袁凯

郑老形容今已衰,江头相见涕涟洏。
自说琴书零落尽,独余吹笛似桓伊。

过杨右丞墓

明代 袁凯

铁骑千群下九江,将军才气古无双。
誓倾淮海鲸鲵窟,痛洗东南礼义邦。
关羽不防吴寇入,费幰终惑魏人降。
腐儒忧国思家泪,独向西风洒石缸。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1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