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岳正
我年五十四,四次举儿子。阿增十九龄,志业总可喜。
岂不恸其夭,谓有堂儿恃。应元与祖授,孩殇且勿齿。
仁者必有后,古贤范世语。我讵敢为恶,堂儿竟童死。
失明固可讥,不忧亦去理。悲哉呜咽声,惧成不孝尔。
莆阳郡斋观物有感 其十
杖藜徐步小园春,一日千回不厌频。野雉伏雏随处有,公然都不解惊人。
寄袁永州
山不疑人人自疑,苍梧被枉已多时。零陵召父经游地,莫向愚溪强赋诗。
游崆峒山(1) 其四
古殿金容锁闲寥,断碑多是记前朝。桃源已觉茫无路,蓬鬓谁能老不凋。
元鹤几年巢石窦,翠华何日度仙桥。鼎湖龙去仙踪远,留与山僧避俗嚣。
致仕后戏作
张医士杏林图
匡庐之山高几许?香炉峰入青云里。云里仙家传姓张,直向峰头开草堂。
堂前杏林接原野,尽是居人为栽者。东风吹春春不住,千树万树飞红雨。
红雨飞残碧玉枝,黄金子结何离离。仙翁富此知何用,年来半与贫穷共。
贫者不困病者痊,感恩欲报良无缘。但愿花开复结实,仙翁一住三千年。
莆阳郡斋观物有感 其九
松醪味熟类新荷,怪底青蝇两日多。若也无香也无臭,定应无意到岩阿。
漫吟三绝 其一
机于倚伏知消长,数向乘除识后先。此理世间谁会得,须知由我也由天。
南山登高和周太守韵 其二
罗衣不怯晓寒侵,山寺追陪五马临。总是龙山遗俗会,须知鸡黍故人心。
归田莫待桑榆晚,为客应惭岁月深。寄语西风休落帽,孟嘉头已不胜簪。
四皓图(1)
汉高骑马鞭群雄,驾驭不到商山中。山中潜龙惜鳞甲,肯与走狗同牢笼。
野鸡宫中颜色老,恩爱何人为最好。戚姬未彘惠统危,鹤书急走商山道。
山中潜龙始一来,楚歌楚舞双徘徊。抚图令人长叹息,叹息留侯真有才。
花鸟图 其二
侍宴归来簇绛云,夜深冷露透猩裙。阿环唤醒纱橱梦,间拂菱花照宿醺。
送周廷粲起复知饶州
忆昔同探杏花春,相逢半是惜春人。我归仍守半矶旧,君去重分虎竹新。
赠别辞荒惭芍药,颂功心切赞麒麟。番阳便是登仙路,莫向湖头再问津。
读史 其三 杜后
阿母要盟毕竟寒,个中书记独相干。晋王不肯轻传弟,欲说陈桥事似难。
至邢台二十里铺题壁
欲凭赤手缚顽鲸,多少行人笑独醒。万里玉关何处是,不堪飞梦绕亲庭。
题仙溪郑氏义聚堂
闻道松庵老达尊,家传寸地至今存。一堂和气兄犹弟,三世同心祖又孙。
灯火夜深归院落,犁锄春暖遍郊村。莆阳人物应无算,礼义人人说郑门。
四皓图 其二
惠统安危覆手间,都将鹤发动龙颜。元功空佩通侯印,不及芒鞋一下山。
九日三绝 其一
木落江寒秋已赊,不堪时节促年华。只应怀古成长啸,闲向空庭嗅菊花。
南山登高和周太守韵 其三
无奈闲愁万种侵,重阳况在客中临。至今人爱登高节,自古谁知赏菊心。
齐国江山悲感后,楚王台榭草莱深。未能免俗聊随俗,也把茱萸上鬓簪。
读史 其一 宋太祖
家母素知儿有志,他人却道帝无心。史官兼载非相牾,后世那知费讨寻。
过东昌东徐太守同年 其一
二十年前杏苑春,使君同是看花人。一麾今日东昌守,羞把文章谒后尘。
丁亥(1)九日 其二
异乡多病未归身,无奈偏惊节序频。莫笑痴顽不归去,只因真宰解撩人。
岳正
(1418—1472)顺天府漷县人,字季方,号蒙泉。工书画,尤擅画葡萄。正统十便年进士。授编修,天顺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内阁,预机务。在阁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构陷,谪钦州同知,旋系狱,戍肃州。宪宗初复修撰,出为兴化知府,旋辞归。谥文肃。有《深衣注疏》、《类博杂言》、《类博稿》。► 110篇诗文
丁亥(1)南山登高 其五
过东昌东徐太守同年 其二
拟献幸太学颂
送俞士栗归南都 其二
莆阳郡斋观物有感 其二
花鸟图 其一
丁亥(1)南山登高 其七
双燕 其一
小屋
丁亥(1)南山登高 其六
送陈教授之潮州
花鸟图 其四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 其四 初献
丁亥(1)九日 其一
致仕后戏作 其一
四皓图 其三
送俞士栗归南都 其四
送金汝潜使甘肃
送俞士栗归南都 其一
重游王母宫
晚过德州再呈许阁老
丁亥(1)南山登高 其二
杨氏忠孝堂
四皓图 其一
奉寄杜侍郎先生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 其六 终献
李在画为叶与中作
致仕后戏作 其二
游崆峒山(1) 其二
游崆峒山(1) 其一
吴时极菜园
营建纪成诗
读史 其二 宋太宗
题陶谷邮亭图
游崆峒山(1) 其三
南寺僧人求草书 其一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 其十三 初献
春日杂兴和陈宣之韵 其四
莆阳郡斋观物有感 其七
丁亥(1)南山登高 其九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 其二 迎神
莆阳(1)迎春
送俞士栗归南都 其三
送李行素携子东阳编修茶陵访祖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 其十八 送神
夜雨呈同志
丁亥(1)南山登高 其一
四皓图 其四
莆阳郡斋观物有感 其八
闻刘东周黄门(1)归自海外乞私印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