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丁亥(1)九日 其一

丁亥(1)九日 其一

明代 岳正

海角天涯西复东,十年心事若飘蓬。故园松菊荒芜尽,却向莆阳号醉翁。

诗人岳正的古诗

送俞士栗归南都 其二

明代 岳正

扁舟东去背西风,数幅轻帆一望中。飞尽芦花雪欲下,带将秋色过江东。

南山登高和周太守韵 其二

明代 岳正

罗衣不怯晓寒侵,山寺追陪五马临。总是龙山遗俗会,须知鸡黍故人心。

归田莫待桑榆晚,为客应惭岁月深。寄语西风休落帽,孟嘉头已不胜簪。

游崆峒山(1) 其二

明代 岳正

扪薜攀萝捷似猱,上方能到敢辞劳。象王世界三千大,鹏背扶摇九万高。

露气依稀成沆瀣,泉声宛转奏琅璈。凭高不尽登临兴,怅望东南学舜号。

晚过德州再呈许阁老

明代 岳正

蓼花映水夹堤红,萧飒平原古郡东。谐谑苦无方朔智,江湖徒有魏牟忠。

傍人见笑歌渔父,吊客相逢说塞翁。此意虽同吾更远,天涯尽处置微躬。

丁亥(1)南山登高 其四

明代 岳正

三年不去为谁留,十里南山似十洲。心性已成泉石癖,去年风雨不曾休。

丁亥(1)南山登高 其八

明代 岳正

驽才又竭一年多,里巷犹烦作谤歌。赖有南山山色在,趁今老子未婆娑。

拟献幸太学颂

明代 岳正

天开皇明,奄有下方,垂百斯年,中叶弥昌。太祖太宗,仁庙宣考,四圣同功,以传以绍。

皇御八极,清明在躬,仁渐义摩,道冶德熔。际海之南,穷北之漠,东国西戎,式歌且乐。

皇躬不庸,载谦载冲,乃命司空,新此学宫。有严庙貌,威仪肃肃,有秩黉堂,榱桷矗矗。

庖廪次舍,偕作协兴,曾不阅月,有司告成。帝曰:噫嘻!

此实自我,我不先焉,何以率惰。乃命太常,炮牛炙羊,铏羹大胾,有苾其芳。

乃命馆人,法驾是陈,玉辂金根,绎绎循循。龙旗扬扬,和鸾雍雍,我皇戾止,颙卬斯容。

玉帛煌煌,鼓钟锵锵,我皇渊塞,以将祀享。诸侯皇皇,大夫济济,我皇于穆,载宣经理。

龙行云从,秋斯鸣蛩,亿万斯年,于乐辟雍。辟水洋洋,圣谟孔彰,臣佩德音,没世不忘。

载拜稽首,请作颂辞,于以祈嘏,于以祝厘。祚我皇明,如日斯升,我皇攸宁,百千万龄。

双燕 其二

明代 岳正

道心祗与静相宜,燕子营巢未必知。鱼钥不防歌舞夜,闲门闭早启关迟。

夜雨呈同志

明代 岳正

雨中灯火夜堂深,无限闲愁损客心。
献玉不逢经两刖,屠龙学得破千金。
生逢邓禹应相笑,老学南阳只漫吟。
满目风尘双短鬓,为谁萧索不胜簪?

盛子昭画

明代 岳正

半世生涯落水乡,也曾轻犯横波狂。日西松影长千尺,闲倚秋空数雁行。

吴时极菜园

明代 岳正

春风吹春春雨肥,畦南畦北腻如脂。日食都无畦钱费,先生自有畦中芝。

朝为羹、暮为糜,软蒸烂煮皆所宜。撑肠拄腹卧不得,夜半起舞还生悲。

可怜四海多疮痍,民财已竭民力疲。烹龙炮凤日不足,肉食诸公知不知。

君不见,咬得此根事可为,岂无大道能济时?先生莫守千瓮韭,要令四海无寒饥。

双燕 其一

明代 岳正

小堂新敞未为华,双燕频来语似夸。尔欲营巢无不可,去年今日在谁家。

读史 其一 宋太祖

明代 岳正

家母素知儿有志,他人却道帝无心。史官兼载非相牾,后世那知费讨寻。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 其四 初献

明代 岳正

爵初献兮神巳萃,鼻绝嚏兮志不悖。衣冠肃兮容体懿,昭对越兮凝念虑。

答元功兮靡自媚,视明鉴兮饷予意。时雨旸兮酝和气,蓊穰穰兮育群类。

神兮神兮民所庇。

毛素轩挽诗

明代 岳正

丹诏曾沾锡虎符,一官如隐卧三吴。闲寻春色来黄岭,细咏周诗到白驹。

何必蛟龙终得雨,须知鸾凤已能雏。不堪玉树埋秋草,欲吊无因致束刍。

南山登高和周太守韵 其一

明代 岳正

尘坱无端竟日侵,招提快与故人临。龙山事往成陈迹,莲社僧高识秽心。

岭海此身千里外,故园回首五云深。何当棹却扁舟去,不问人间绂与簪。

漫吟三绝 其三

明代 岳正

忘机鸟兽可同群,名教翻将彼此分。试取古今人点检,中间几许不云云。

送陈教授之潮州

明代 岳正

莆阳十日到潮阳,彼此同风即故乡。家近不忧通问少,官闲但苦作诗忙。

鳣堂日转榕荫合,马帐风回荔枝香。太守幸逢乡曲好,相过应不废槟榔。

题陶谷邮亭图

明代 岳正

雪水烹茶诧党姬,玉堂明日有人知。如何千里江南使,又向邮亭制小词。

致仕后戏作 其一

明代 岳正

五十归来谢世纷,百年劳逸喜平分。不应又受先生号,去与青山管白云。

岳正

岳正

(1418—1472)顺天府漷县人,字季方,号蒙泉。工书画,尤擅画葡萄。正统十便年进士。授编修,天顺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内阁,预机务。在阁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构陷,谪钦州同知,旋系狱,戍肃州。宪宗初复修撰,出为兴化知府,旋辞归。谥文肃。有《深衣注疏》、《类博杂言》、《类博稿》。► 1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