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岳正
蚍蜉来往自行行,借问何因有底忙。试把糠秕闲撒着,纷然争取穴中藏。
莆阳郡斋观物有感 其十
杖藜徐步小园春,一日千回不厌频。野雉伏雏随处有,公然都不解惊人。
送俞士栗归南都 其二
扁舟东去背西风,数幅轻帆一望中。飞尽芦花雪欲下,带将秋色过江东。
莆阳(1)迎春
万里飘风一逐臣,帝教再起牧吾民。非才窃愧天边宠,病体难胜海上春。
箫鼓暂同田舍乐,庖厨不减布衣贫。故园松菊应无恙,总辨芳心待主人。
游崆峒山(1) 其一
两壁微开一径遥,愁怀到此已全消。鸟声入谷成呼应,山色迎晖欲动摇。
几处悬崖颓复定,千寻飞瀑堕还跳。圣恩若许宽羁绁,愿卜幽居作老樵。
丁亥(1)南山登高 其九
悄悄幽怀几日开,须知一快在登台。白云堆里仃朱毂,迟尔可人来不来。
吴时极菜园
春风吹春春雨肥,畦南畦北腻如脂。日食都无畦钱费,先生自有畦中芝。
朝为羹、暮为糜,软蒸烂煮皆所宜。撑肠拄腹卧不得,夜半起舞还生悲。
可怜四海多疮痍,民财已竭民力疲。烹龙炮凤日不足,肉食诸公知不知。
君不见,咬得此根事可为,岂无大道能济时?先生莫守千瓮韭,要令四海无寒饥。
读史 其一 宋太祖
家母素知儿有志,他人却道帝无心。史官兼载非相牾,后世那知费讨寻。
九日三绝 其二
菊花又报一年秋,聊复凭高解我忧。秋水长天那更得,子安才调尚淹留。
丁亥(1)南山登高 其四
三年不去为谁留,十里南山似十洲。心性已成泉石癖,去年风雨不曾休。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 其二 迎神
金节兮晃缤翻翥,翠华摇兮葳蕤举。骖沆瀣兮驾甸始,屏翳驱兮丰隆驶。
鞭雷霆兮叱风雨,逆惟怒兮惠惟雨。香芬谪兮景凄靡,羌洋洋兮如谇语。
神兮神兮斯戾止。
丁亥(1)九日 其二
异乡多病未归身,无奈偏惊节序频。莫笑痴顽不归去,只因真宰解撩人。
盛子昭画
半世生涯落水乡,也曾轻犯横波狂。日西松影长千尺,闲倚秋空数雁行。
漫吟三绝 其二
三仕谁非公养科,就中情在我偏多。一从忘我归来后,奈尔人间富贵何。
过东昌东徐太守同年 其一
二十年前杏苑春,使君同是看花人。一麾今日东昌守,羞把文章谒后尘。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 其四 初献
爵初献兮神巳萃,鼻绝嚏兮志不悖。衣冠肃兮容体懿,昭对越兮凝念虑。
答元功兮靡自媚,视明鉴兮饷予意。时雨旸兮酝和气,蓊穰穰兮育群类。
神兮神兮民所庇。
花鸟图 其四
姑射仙人跨翠鸾,风前环佩响珊珊。玉箫吹彻江南意,孤梦回时月正寒。
丁亥南山登高 其十
席间群彦总金闺,对酒何劳问日西。抹月批风三百首,醉来一任壁间题。
送周廷粲起复知饶州
忆昔同探杏花春,相逢半是惜春人。我归仍守半矶旧,君去重分虎竹新。
赠别辞荒惭芍药,颂功心切赞麒麟。番阳便是登仙路,莫向湖头再问津。
读史 其二 宋太宗
仓卒陈桥事变时,都知不与恐难辞。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
题宋刻丝唐诗
钟王楷法盛唐风,毫忽都归组织中。错认郑侨称学制,经纶不数祐陵工。
岳正
(1418—1472)顺天府漷县人,字季方,号蒙泉。工书画,尤擅画葡萄。正统十便年进士。授编修,天顺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内阁,预机务。在阁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构陷,谪钦州同知,旋系狱,戍肃州。宪宗初复修撰,出为兴化知府,旋辞归。谥文肃。有《深衣注疏》、《类博杂言》、《类博稿》。► 110篇诗文
花鸟图 其二
花鸟图 其一
丁亥(1)南山登高 其八
莆阳郡斋观物有感 其一
至邢台二十里铺题壁
送李行素携子东阳编修茶陵访祖
送俞士栗归南都 其四
游崆峒山(1) 其二
丁亥(1)南山登高 其二
营建纪成诗
莆阳郡斋观物有感 其六
致仕后戏作 其二
致仕后戏作
临别
夜雨呈同志
小屋
莆阳郡斋观物有感 其九
四皓图(1)
答李甥士常
送齐经历还嘉兴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 其三 礼神
九日三绝 其一
送俞士栗归南都 其一
致仕后戏作 其一
莆阳郡斋观物有感 其八
丁亥(1)南山登高 其一
题仙溪郑氏义聚堂
南山登高和周太守韵 其三
重游王母宫
四皓图 其一
游崆峒山(1) 其五
毛素轩挽诗
送何中书归省
莆阳郡斋观物有感 其七
送王邦饬(1)尹兰山 其一
闻刘东周黄门(1)归自海外乞私印石
杨氏忠孝堂
丁亥(1)南山登高 其五
哭堂儿
送定西蒋侯出镇甘肃 其一
四皓图 其三
奉寄杜侍郎先生
诸公会荐兵部侍郎得迁福建知府留别京朝诸友
短短床(二首)
寄袁永州
送俞士栗归南都 其三
南山登高和周太守韵 其二
莆阳郡斋观物有感 其四
过东昌东徐太守同年 其二
漫吟三绝 其三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 其十三 初献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 其六 终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