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九日三绝 其二

九日三绝 其二

明代 岳正

菊花又报一年秋,聊复凭高解我忧。秋水长天那更得,子安才调尚淹留。

诗人岳正的古诗

送俞士栗归南都 其四

明代 岳正

碧波晴映舞衣斑,家住秦淮占一湾。莫道紫芝随处有,钟山原不是商山。

花鸟图 其二

明代 岳正

侍宴归来簇绛云,夜深冷露透猩裙。阿环唤醒纱橱梦,间拂菱花照宿醺。

便面小景

明代 岳正

小阁临江虚欲流,长松满地烟未收。孤舟何处晚归急,惊起波心双白鸥。

致仕后戏作

明代 岳正

五十年来谢世纷,百年劳逸喜平分。
不应又受先生号,去与青山管白云。

莆阳(1)迎春

明代 岳正

万里飘风一逐臣,帝教再起牧吾民。非才窃愧天边宠,病体难胜海上春。

箫鼓暂同田舍乐,庖厨不减布衣贫。故园松菊应无恙,总辨芳心待主人。

营建纪成诗

明代 岳正

天眷美营,建也修焉,创焉,民弗知也。天眷有明,焉命高祖,俯监万方,定都江浒。

如龙斯蟠,如虎斯踞,以朝以会,以享以祀。逖矣厥谟,钦于世世。

天眷有明,亦启文祖,为厥孙谋,聿又胥宇。碣石之西,太行之东,有严厥宫,四海是同。

维帝即阼,夙夜顾,审既受职,民亦冒祉。乃继乃述,乃经乃营,戢此土工,为万国宗。

乃召大臣,出任予重,曰某尔总,曰某尔董。役夫总总,工师傱傱,鼛鼓逢逢,人心悀悀。

有赫朝堂,有翼庙庭,琐琐公府,欻忽偕兴。士方耕矣,女方箴矣,曾不惊矣,奏功成矣。

匪臣之功,伊民之力,匪民之力,维帝之则。帝曰:匪予文祖之志,天相文祖,烂其营室。

游崆峒山(1) 其一

明代 岳正

两壁微开一径遥,愁怀到此已全消。鸟声入谷成呼应,山色迎晖欲动摇。

几处悬崖颓复定,千寻飞瀑堕还跳。圣恩若许宽羁绁,愿卜幽居作老樵。

读史 其三 杜后

明代 岳正

阿母要盟毕竟寒,个中书记独相干。晋王不肯轻传弟,欲说陈桥事似难。

丁亥(1)南山登高 其八

明代 岳正

驽才又竭一年多,里巷犹烦作谤歌。赖有南山山色在,趁今老子未婆娑。

丁亥(1)九日 其二

明代 岳正

异乡多病未归身,无奈偏惊节序频。莫笑痴顽不归去,只因真宰解撩人。

莆阳郡斋观物有感 其一

明代 岳正

呼童乘露采松花,巢鹤惊飞月已斜。待久不来眠不得,为怜今夜宿谁家。

毛素轩挽诗

明代 岳正

丹诏曾沾锡虎符,一官如隐卧三吴。闲寻春色来黄岭,细咏周诗到白驹。

何必蛟龙终得雨,须知鸾凤已能雏。不堪玉树埋秋草,欲吊无因致束刍。

南山登高和周太守韵 其三

明代 岳正

无奈闲愁万种侵,重阳况在客中临。至今人爱登高节,自古谁知赏菊心。

齐国江山悲感后,楚王台榭草莱深。未能免俗聊随俗,也把茱萸上鬓簪。

南山登高和周太守韵 其二

明代 岳正

罗衣不怯晓寒侵,山寺追陪五马临。总是龙山遗俗会,须知鸡黍故人心。

归田莫待桑榆晚,为客应惭岁月深。寄语西风休落帽,孟嘉头已不胜簪。

题钓雪图

明代 岳正

同云布天天为黑,泼染曾无烦粉墨。曾西曾东曾南北,溟溟蒙蒙昏四塞。

想天大兴役修月,并工不暇收琼屑。小比人掌大比席,千片万片漫空瞥。

霎时下土深盈尺,岂无奇宝遭埋灭。平田狐兔迷踪迹,纵是江山亦难别。

峰峦似堆水磨铁,园林树作鹅毛磔。湖波彻底玻璃洁,铅池汞结灵砂液。

玉莲花瓣银潢辍,素龙改服霜丝掣。吁嗟此境谁辩得,柳州诗豪诗家绝。

此诗此画妙同格,识者见之谁不说。我独对此中肠热,罢官归耕岁三阅。

两夏才收十斛麦,满门良贱过半百。坐是横罹原宪厄,强项懒草颜公帖,妻儿笑我谋生拙。

迩来三冬幸一白,来年来牟端可测。鄙怀小觉为之释,题诗聊逭逋迟责。

逸驾敢尔攀前辙。

游崆峒山(1) 其四

明代 岳正

古殿金容锁闲寥,断碑多是记前朝。桃源已觉茫无路,蓬鬓谁能老不凋。

元鹤几年巢石窦,翠华何日度仙桥。鼎湖龙去仙踪远,留与山僧避俗嚣。

丁亥(1)南山登高 其三

明代 岳正

忽惊佳节是重阳,旋买村醪旋拨忙。烂醉已拚明日了,任他人笑使君狂。

送金汝潜使甘肃

明代 岳正

我别甘泉又两秋,烦君传语旧同游。林泉不许山人卧,又遣朝簪簪白头。

丁亥(1)南山登高 其九

明代 岳正

悄悄幽怀几日开,须知一快在登台。白云堆里仃朱毂,迟尔可人来不来。

送陈教授之潮州

明代 岳正

莆阳十日到潮阳,彼此同风即故乡。家近不忧通问少,官闲但苦作诗忙。

鳣堂日转榕荫合,马帐风回荔枝香。太守幸逢乡曲好,相过应不废槟榔。

岳正

岳正

(1418—1472)顺天府漷县人,字季方,号蒙泉。工书画,尤擅画葡萄。正统十便年进士。授编修,天顺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内阁,预机务。在阁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构陷,谪钦州同知,旋系狱,戍肃州。宪宗初复修撰,出为兴化知府,旋辞归。谥文肃。有《深衣注疏》、《类博杂言》、《类博稿》。► 1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