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贺广东黄漕生辰六绝 其五

贺广东黄漕生辰六绝 其五

宋代 曾丰

数从仙伯至仙公,一岁一迁三岁中。三岁三迁吾事足,归骄明月弄清风。

诗人曾丰的古诗

试宜黄侯湛墨 其一

宋代 曾丰

誇灶传家祖赤松,吹烟授道悟元宗。初怀不拟潘衡贡,晚趣宁便薛稷封。

过严关

宋代 曾丰

誓不南游今复游,东西虽异等南州。
妻儿累己何人免,行止关天不自由。
伏枥过都从野马,乘流遇坎任虚舟。
严关猿鸟休相笑,更过梅关笑却羞。

穷冬积阴

宋代 曾丰

将雨未成雨,久霜无复霜。
青天方变色,白日且韬光。
乘势群阴逞,归根万物亡。
犹余南过雁,岁晚客他乡。

赠阴阳家童国用

宋代 曾丰

生于参政侍郎村,它尚诗书况近孙。
铁砚无功招白眼,金函有诀动朱门。
天开西北众星聚,地辟东南元气温。
要就其间卜佳处,胸中须自有乾坤。

寄殿院谢艮斋 其一

宋代 曾丰

元祐乌台士,江西董白须。节因父母立,名与道乡俱。

耆旧流风远,衣冠后辈孤。此公今复奋,吾道得相扶。

送张叔介

宋代 曾丰

籍甚江西汝水头,功名驱作岭南游。
当机笔易千人阵,得意诗轻万户侯。
炫昼江山供泛爱,酣冬风雨送牢愁。
脚皲莫患无堪软,四海多情涂柳州。

应童子科欧阳文成觅诗漫以塞责

宋代 曾丰

庐陵童子谓姓李,临川童子谓姓王。
二子读书选德殿,气吐虹蜺口翻浆。
六经诸子成串落,天子喜之移御床。
奏对首肯去目送,青衫黄牒恩异常。
江西得此二童子,后生气倍声名场。
前闻但有晏元献,今继者谁其欧阳。
身躯眇小胆气大,齿发幼艾言语苍。
况能大书开龙蛇,一字欲作千尺强。
明年试罢春昼长,低头拾官回未忙。
马蹄轻踏百草香,莺花助喜酒助狂。
长裾短刺倾侯王,早著归鞭荣故乡,
我其俟之螺水傍。

题南浦万乘寺瀑布

宋代 曾丰

缅止银崖泻玉泉,似乎有以使之然。
素虹挟雨斜抢地,澄练披风倒倚天。
山不曾分青自断,月犹未落白相连。
掬清咽冷吾能事,老不禁多凛欲颠。

春夏之交沿途触目

宋代 曾丰

往年休叹去駸駸,只数今年且十旬。
稚绿已争欺旭暑,老红犹强护畸春。
水平似面因风皱,山远如眉得雨颦。
物态到前长是笑,不知物态总关身。

题欧阳君举进修堂

宋代 曾丰

轻一尺璧重寸阴,白千丈发丹寸心。
假途游夏时汲汲,归宿渊骞日駸駸。
速肖无拘渠七十,近取莫过吾六一。
气节追还庆历风,文章增广庐陵集。

豫章上游江中有道观盖尸坚吾游仙之地三首·

宋代 曾丰

弱水空传三万里,瀛洲只隔一重关。
渡船莫傍梅花岸,岸上吾疑是世间。

高德成访予义宁留久之告归赋两长韵

宋代 曾丰

足轻横桂易潇湘,背负唐瓢李贺臧。
何者江山非痛快,孰云杖屦是乾忙。
马迁南历靡遗记,陆贾北归元俭装。
徒折梅花寄消息,家人眉岂不空黄。

乙巳正月过英州买得石山

宋代 曾丰

吾之好石如好色,要须肌理腻且泽,
真成入眼轻连璧。吾之好石如好声,
要须节奏婉且清,真成入耳轻连城。
闽浙江淮随牒去,岂无一二石佳处,
终之难得声色具。飞篷今始转广东,
英石不与他石同。其色灿烂声玲珑,
小山突兀百千重。万钱得之归自奉,
稍闲更为山作颂。

幼立弟死后简寄幼能

宋代 曾丰

动足燕巢幕,投身羝触藩。
惊风伤断雁,落叶悟飞鸢。
汝子颇难教,吾儿全未婚。
重阳归省罢,犹得对床论。

富阳陈大夫遣二吏抄俚文用写道寓于文之意还以请益

宋代 曾丰

道固无方实以书,要于书悟道之虚。雷风水火易经始,草木鱼虫诗绪馀。

万理所归为宝藏,一真之外是蘧庐。俚编道欲相磋切,不道亡筌自得鱼。

郡斋与龚济叔刘薰卿谈诗

宋代 曾丰

其奈鱼虫草木何,诗之机械也无多。
气犹动志平心养,声可成文泛口哦。
玄酒太羹君子淡,蒉桴土鼓圣人和。
鬼神天地与吾一,相感相通岂在他。

涉夏归途

宋代 曾丰

一意贪归百事忘,其如耳目触吾旁。
女桑醉日耳相靡,孙竹骄风半自强。
蝼蝈无稽言语泛,蜻蜓罔念性情狂。
鸤鸠占尽世间拙,未害云为蹈大方。

江水出峡

宋代 曾丰

衢婺徽严水固豪,其如所至与山遭。
当难进处虽回避,到不平时辄怒号。
出峡冲开崖脚阔,迎潮激起浪头高。
乘风终作归墟去,略涌三山驾六鳌。

犹子松字茂之者庆长兄之子也有志于学乐从余游岁在庚戌偕至广西谈 ...

宋代 曾丰

乃翁穷古学,之子广家声。头不容高枕,心无外短檠。

床头周易熟,角上汉书精。更得贤师友,终当大有成。

登浴日堂

宋代 曾丰

五更起望大洋东,远水摇苍日涌红。旸谷初开群蛰起,咸池一洗万尘空。

顿令秽浊河沙界,都入光明宝藏中。事了不知功小大,列仙谁是狄梁公。

曾丰

曾丰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53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