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方务德将漕广西时余亦有此除

送方务德将漕广西时余亦有此除

宋代 曾几

壮时一别鬓成丝,忽谩同盘又语离。
底事不为三日款,相逢犹是半年迟。
溪边赠策正杨柳,境上开尊应荔枝。
莫叹峤南荒绝好,光华最有远人知。

诗人曾几的古诗

驾月桥

宋代 曾几

伐木梁清浅,扶藤日几回。
嫦娥与牛女,昔日度桥来。

曾宏甫饷溪山堂南坡胯新茶

宋代 曾几

溪山宝胯能分我,不但禅房破睡魔。
便觉胸中有丘壑,免教辛苦上南坡。

十二月六日大雪

宋代 曾几

薄晚蓬山下直馀,笑看六出点衣裾。
絮飞帘外无萦绊,花落阶前不扫除。
松鬣垂身全类我,竹头抢地最怜渠。
短檠便可捐墙角,剩有窗光映读书。

挽焦适道寺丞二首 其二

宋代 曾几

岂意初秋事,俄闻远日期。在公无可憾,有客不胜悲。

宅兆溪山好,郊原草木衰。给孤园上路,无复往还时。

登玉霄亭

宋代 曾几

老荷君恩付赤城,瘦筇扶上玉霄亭。
悬知地接扶扶海,坐见天横两两星。
作赋兴公虚想像,谪官司户实飘零。
衰翁何幸分符竹,一览东吴未了青。

苏秀道中

宋代 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东轩小室即事五首

宋代 曾几

去圣未云远,故在黄卷中。
孰能领其要,直用一理通。
森罗废兴事,莹若磨青铜。
使我见万古,敬谢典午公。

次郑侍郎卧闻秋风韵

宋代 曾几

茶山石燥泉亦枯,草树叠叠成樵苏。
天公风雷起挥袂,咳唾急雨纷跳珠。
我诗曾未管窥豹,况有文采如於菟。
勤公见索扫地无,公自瑶碧玱华琚。

次镇江守曾宏甫见寄韵

宋代 曾几

一别高明去,频为瘴疠侵。
连沧公境界,横碧我山林。
夜雨思同梦,秋风辱寄音。
他年如衣锦,毕世莫分襟。

长淮有感

宋代 曾几

目送长淮去不回,登临万感集层台。
波间定有隋渠水,曾向大梁城下来。

谢寄端砚四首 其三

宋代 曾几

治中长啸得石砚,乞与衰翁一笑开。小试松煤便终日,必知渠是下碞来。

寄十扇与陈述之

宋代 曾几

饶阳轻箑人共知,封书寄与今其时。
清风两腋想披拂,明月千里能追随。
一朝贵重得谢傅,中道捐弃怜班姬。
吾徒且当置是事,鲁缟如雪题新诗。

寓轩

宋代 曾几

故国例卜宅,他乡多惜居。
短长三万日,何处是吾庐。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其三

宋代 曾几

道义曾无间,因依遂有连。旋闻新雨露,亟返旧林泉。

父老门庭下,儿孙几杖前。不令成此段,泣涕问苍天。

绍兴帅相汤公会五客蓬莱阁登望海亭属某赋诗

宋代 曾几

赫赫会稽郡,潭潭府公居。
一州胜绝处,毕集于庭除。
秦望极高秀,千峰散江湖。
蓬莱为收揽,远近争奔趋。
溟渤无百里,登临失东隅。
翚飞卧龙顶,便可窥方壶。
丞相不独飨,故人盛招呼。
兵廚列樽俎,宾次罗簪裾。
杰阁坐褫带,危亭上肩舆。
耄倪争指似,还见云间无。
一月明白璧,五星灿连珠。
鄙夫何足数,愧汗沾霜须。
客有徐季海,题名数行书。
怒猊抉石外,筋力颜之徒。
周老盍命驾,属闻遂悬车。
何妨行役事,政用儿孙扶。

广南韩公圭 其二

宋代 曾几

花气薰肌郁郁,贯珠入手累累。想见范公和处,绝胜乃祖偷时。

挽陈丞相

宋代 曾几

身已栖岩壑,公初冠庙堂。
奉祠方德庇,次对复恩光。
政尔为舟楫,如何坏栋梁。
绋讴争点笔,衰谢独难忘。

题寿樟亭

宋代 曾几

大屋连甍小容足,栋宇以来非一木。
豫章不是十围樗,受命于天何得独。
君莫厌老大蓬蒿间,应龙虹梁果非福。
虚堂昼静闻丁丁,溜雨枯皮在空谷。

送戚弼甫解官盐场二首

宋代 曾几

听说君中外,堂堂世上名。
文华张右史,正素老先生。
已上三年课,相期万里程。
赠行无好句,聊用一杯倾。

子苍携和

宋代 曾几

胡岭三年自窜流,归来差慰此生浮。政缘天下无双士,非为江东第一州。

悬榻坐中难入眼,设罗门外少回头。袖诗不意高轩过,问里人曾到此不。

曾几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33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