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改名至喜泉

改名至喜泉

明代 湛若水

何名至喜泉,泉翁至则喜。后有清似泉,许尔来共此。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送屠侍御之南都

明代 湛若水

司寇东湖公,文学饰吏治。凤毛两翀饰,乘骢乃仲氏。

从予拜乞言,服之为砭剂。予久拙言词,感君故来义。

请从文厚言,静重如厚地。卓哉万仞冈,壁立不可比。

青天何昭昭,白日靡霞翳。雷霆迅奋击,去来复何意。

流水与行云,浩荡行无事。物情有常则,君行为君记。

送地官大夫受庵周君谦之迁任云南诗

明代 湛若水

五马乘指南,万里何阻脩?溯沿到岷何,无乃一源流,因之望滇溟,山川郁相纠。

地远俗维迩,道同政易谋。先王重柔远,行矣壮才猷。

雨登茅山上宫遂宿道院二首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望山山可怜,到山已忘山。问我到山意,此意亦忘言。

忘言是忘我,安知山为大。山上不属山,空中一鸟过。

九章赠别 其八

明代 湛若水

穷索不穷索,穷索终役役。若惟不穷索,是物为我隔。

大明无遗照,虚室亦生白。至哉虚明体,君子成诸默。

侍御林君钺乃尊紫霞先生寿

明代 湛若水

有子骑青骢,青骢何桓桓。我马愧不如,谁马气如云。

下马为拜之,因以知其人。若人抱忠孝,君家有严君。

再试乃卷怀,临世濯垢氛。我欲从紫霞,遨游于无垠。

聊用谢短世,永以寿千春。

再宿莲洞作

明代 湛若水

吾爱娥眉山,娥眉淡不如。吾爱莲花蕊,花光映太虚。

出门重延望,随意命柴车。淩虚入鸟道,绝境寻吾庐。

入暮迅登陟,志往忘崎岖。后蹑聚星石,前望三台虚。

侧身度飞流,秉烛观崖书。险尽履平地,孤笑多艰馀。

枕簟依云岫,玉露沾衣裾。衣裾沾尚可,毋使愿相违。

宿宝峰寺

明代 湛若水

秋深天气肃,雨馀亭馆凉。逍遥登梵阁,寂寞坐僧房。

地高天宇空,云露沾衣裳。虚磬发林杪,传灯泛云光。

端居疑寂灭,感节故悲伤。色空云同体,根尘何必忘。

送总督宋中丞南塘公入坐院诗

明代 湛若水

同年宦中外,于今馀十人。揆之三百中,三十能一存。

其馀未可计,零星与飞烟。倦鸟思白云,健鹗翀青天。

云散何时合?高歌开别尊。

翰院观莲歌和夏桂洲宗伯次韵席虚山翰长

明代 湛若水

濂溪爱莲非爱莲,天机漏泄圣学传。天溪新妆红十里,纷纷开落同葭苇。

銮坡东畔玉堂东,池莲倒映天光中。一般外直还中通,君子之赏清兴同。

顿令退藏心已洗,何必区区色香相旖旎。下有灵根如磨泥,不染淤泥出清泚。

空闻无物不惹尘,此花即物如入神。入神当是花之圣,真识还他舂陵人。

绕栏赏者四方彦,瀛洲学士开清宴。移时歌鼓相喧阗,回首生姿一顾盼。

酒徒历历皆诗豪,笔端浩浩生波涛。挥洒绳床客如堵,杀尽山中万兔毫。

酒阑客散文章伯,此花自媚宁潇索。重来嘉会在何时,花馀岁晚仍餐实。

寄贺太仆吕巾石疏乞得归

明代 湛若水

浮云过目勋华尽,下惠三公定有无。巾石乞归对怀玉,也应多谢左偏枯。

四居吟

明代 湛若水

春宜居罗浮,冬宜居甘泉。夏宜居西居,秋宜居天关。

何以谓之宜,顺气无乖愆。罗浮春花发,西居夏木蕃。

天关秋水清,甘泉冬背寒。四时运无穷,吾以了吾缘。

丁未元旦居樵立四不出关吟

明代 湛若水

美景与良朋,月白仍风清。出王及游衍,是谓与天行。

题万竹台

明代 湛若水

九龙樵三昧,竹台在九曲。岩与台近隣,相看爱无俗。

根根一根同,曷以多为喜。此君正耻独,绕台是君子。

壬申二月七日出京驻通州有怀

明代 湛若水

秉节降金台,徘徊瞻斗杓。斗杓东回旋,北极终杓摇。

下直长安西,三二骨肉交。骨肉谁忍割,矧此多危途。

含凄感悲风,羞作儿女号。长弧射天狼,拥彗扫旄头。

日月会中天,聚首是何朝。各自养时晦,慎言思寡尤。

长江杂咏十一首 其六

明代 湛若水

失心失路可哀人,忽悟翻哀在自身。痛痒自身自知得,何如鸡犬又乡邻。

酬赵丹山地官扣门作寿诗韵

明代 湛若水

七十二春日过云,飞云西云忆共欢。自兹兹念长存存,红尘坐入无穷门。

寿崖洪崖倾尔尊,宇宙一气同氤氲。吾今忘却寿者身,南山顶上无嶙峋。

放歌赠颜吏目

明代 湛若水

乘田委吏大圣人,抱关击柝非为贫,封人木铎犹知天,高车驷马何臣邻。

●清好浊觳觫君,颜子之后多遗仁,卫幕曾游泮水滨。

过匡庐

明代 湛若水

匡庐何所极,苍苍阁晴空。兄弟事幽讨,同日蹑奇踪。

炼形化精魄,列为五老峰。物固有不朽,万代垂高风。

我欲访其居,道远谁能从。长揖入翠微,冥栖结云松。

从予以朱鸟,閒骑一苍龙。

北京吕舍人万乐子世宽明坤病目四十不肯娶遨游四方来访西樵将之藩 ...

明代 湛若水

岩中自有一乾坤,云作衣衾山作垣。况有天花来作供,长裾何必曳王门。

登峄山感怀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吾音读禹贡,梦寐怀峄山。今我履真境,亲见胜陈编。

古来穷理人,诣道亦复然。归来束六籍,面北坐九年。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