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湛若水
希孟问我言,我言然不然。语贤以希孟,希圣以希天。
天岂外此哉,万性同一原。送子去安义,安义斯安仁。
仁义已皆得,遐以不作人。
追寿莲峰刘郎六十一
莲郎六十重花甲,泉老期颐尚岁寒。共引东溟为寿盏,莲华峰顶寿筵坛。
庞弼唐
吾念弼唐好,如我道上唐。怀人在唐曲,念之如同乡。
都俞事已远,仪凤空回翔。回翔归何时,救火方皇皇。
嗟哉乎弼唐,弼唐安可忘。
得垂虹泉悬壁岩
东行度龙溪,遵岭北而西。回望烟霞北,中居控四维。
前得垂虹泉,珊珊落云端。壁立如斩削,鸟道孤岩悬。
于兹宜揽结,或可作小歇。洗耳与枕流,长以师峻洁。
赠朱生归江阴
朱生自负医国术,持以售人人不识。有如旌阳大丹丸,从来相遇非人力。
药囊小试岐黄春,一匕一下回命脉。我有真丹欲传子,得之者寿寿无极。
归来濯足长江流,偃仰晞发阳羡北。阳羡山中茶,扬子江心水。
一化晕血肠,胸次无渣滓。
当轩
秋当已可爱,况复当高轩。坐轩对新当,南山见悠然。
此景世间有,所恨难其人。何期闹市中,聊复见蒋君。
可是元卿裔,三径开白云。当吾甚爱之,借轩閒一眠。
题扇寄何上舍
何曾二子游杨辈,霜雪青霞候我门。可是行云无定迹,东风招手白云端。
晓枕偶成六言六首 其六
垂虹珊珊从天,流落人间不还。归挹飞泉洗耳,耳畔寂无尘喧。
三皓与黎养真瑞鸾黄慎斋民准吴藤川纯
养真慎斋与藤川,三皓同时及我门。八十头颅事事真,老来赤子心还存。
送大司空胡静庵奉诏改掌都宪
平生子魏子,称道十年前。夙闻艰贞节,兼知文武贤。
倾盖金陵下,初赋缁衣篇。秋风爽鸠鸣,鸾凤为鹰鹯。
淩厉翀九霄,众鸟皆回旋。独自持风裁,肃肃都城天。
孙氏曲水观鱼图
大化在咸若,渔利及小鲜。喜戚以我故,口腹为心缘。
闻有直钩子,此道今莫存。丈人濠上翁,回溪有潜鳞。
悠然观澜处,或跃见天真。物情有冥会,此乐未易言。
因思网罟设,自古无全仁。
过匡庐
匡庐何所极,苍苍阁晴空。兄弟事幽讨,同日蹑奇踪。
炼形化精魄,列为五老峰。物固有不朽,万代垂高风。
我欲访其居,道远谁能从。长揖入翠微,冥栖结云松。
从予以朱鸟,閒骑一苍龙。
高氏祖庙诗 其一
奕奕大族,世于乐清。维诗维礼,维以簪缨。匪维缨也,维礼维诗。
维彼瓜瓞,胤庆无期。奕奕令族,世于高奥。维孝维弟,勿替尔祚。
匪伊祚矣,维以孝弟。维以慈让,于庆千祀。
九思九歌 其五
我所思兮白鹿洞,风吹五老毛发动。书院枕流漱齿清,心性一图王子供。
予将往观亮非远,鞭龙化杖云仍送。
登圭峰歌
山罗列兮青青,泉纷飞兮泠泠。人与凤高翔兮,世孰得而为缯。
走笔答柯双华佥宪
双华笔端语,读之乱心绪。何如待高秋,相约祝融去。
登峄山感怀 其四
颓垣带峄山,门是纪子郭。有德不在险,胡乃大去国。
狐狸穴姬垄,猿鸟悲日落。乐极哀忽生,凄风满寥廓。
少宰顾未斋学士请同寿其乡隐君蒋廷器七十华诞歌
蒋生自昔开三径,尔依日月居东华。得非大隐在城市,一壶亦挂壶公家。
陈留曾闻有市隐,虎头拉我把酒盏。自兹虎枣与神瓜,一月二月来家干。
今年八月上清秋,古稀花甲再回头。寿筵寿宾彩云里,长庚跨鹤来交酬。
仙鹤来飘飘,仙人吹紫箫。飞空下看淩倒影,但见人间此乐乐陶陶。
自不知蟠桃之熟应几遭,海屋于今添几筹。
题探源
君家在宝潭,潭中有真源。若欲求至宝,更窥九层渊。
泛太湖访九和侍讲聚坞别业
少非风尘姿,雅志在丘壑。偶从野王舟,春夜太湖泊。
茆公向我揖,为我举云幕。雨后空宇澄,天高极寥廓。
七十二峰峦,缥缈天际落。日短意不穷,更上湖边阁。
游南岳途中晚枕念丹山少汾六朔至今六日渺无来耗作歌迟之二章 其 ...
六之朔,明复生,日六更矣升复升,日六逾迈无留情。
我怀伊人,渺不与我,寄声长江,风雨何溟溟,君来不来我西行。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上唐庄旧名盘龙山村老云崔丞相有碑一通喜而赋此
送蒋道林诸君登钓台依石翁师韵二首 其二
为何元科题其世父小山别号
仆山驿道中
酬赵丹山地官扣门作寿诗韵
同方时素洪觉山曾廓斋何悔斋李中冈冯左山郑孔新邓粤良罗浮行望见 ...
湛泉为张天叙
新春写怀三首 其一
嗟麟篇
送黄左军迁任石阡知府
丁千兵忍庵七十寿诗
送总运李挥使还维扬诗
高氏祖庙诗 其二
德州吟 其二
三水候送郭总戎不至二首 其二
初宿凤凰山栖凤窝
送沈宗伯三年考绩之京
九思九歌 其三
雨登茅山上宫遂宿道院二首 其二
寿两涯钱先生七十华诞歌
王地官云吾名健字于行请赞小诗
二子涉长江二章 其二
寄寿别驾潜庵曾先生华诞诗
苏虚庵相从三十年老友也自海阳数千里来问长年之事诗以送之
送庞惺庵大巡之浙江诗
寄题九华山书院
寓楚云台赠汤民悦二首 其二
南昌吴一舟送鸣鹤赋之
走笔偶赠省元唐子元殊
回宿丕礼晓枕夜梦先师石翁先生正月初三日
送少司徒王公鹤亭先生考蒲之京
喜梁宪甫黄肖甫从游白云
冬至日一首
壬子七月十五日夜同黄慎斋司训周启政上舍宿白云御书阁作
甘泉子成童时馆坡山白莲池东房嘉靖甲寅夏李氏右坡青霞父子邀饮于 ...
代简寄薛竹居
过波罗二首 其一
题邹山人江湖诗舫因以赠之
偶笔示张廷佐都司马金挥使
赠地官大夫丹山子赵君迁曲靖太守诗
贺魁峰曹先生七十七寿诞诗
出漕溪即事
仁和李掌教白夫求予赠言白夫尝编燕享乐谱一帙见示故终篇以音乐言
访静斋少宰陈公书院
代简答葛子东上舍因道及唐内翰同致意二首 其二
殿元石鹿子李子来诗举六字心诀深契道妙予病青能诗为十三字长句代 ...
同洪觉山方时素与曾廓斋为罗浮之游遂饯别江门钓台因以为赠
赠高都阃君阳还楚
送巡按虞侍御还朝
同督学蒋道林罗国子一泉二蒋生叔英本学游罗浮道中短歌因致久留之 ...
送周生对阳归安福
将游观音阁诸胜途中
赠少司寇潘石泉年兄先生赴召入京
登小金山有感用苏东坡韵
赠常德车别驾之湖南
命吴生
高氏祖庙诗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