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再题州宅

再题州宅

宋代 张伯玉

昔览微之州宅篇,待将屏障写山川。
更看白傅明月句,欲上高楼跨紫烟。
盘纡星斗旁六郡,零落风骚三百年。
乔木自存人自远,可怜香案旧神仙。

诗人张伯玉的古诗

早谒禹庙

宋代 张伯玉

晓出五云扃,皎日丽初宿雾斂严祠款灵秘。
拂衽天风散,不听{下缺}

赠范吏部

宋代 张伯玉

海天东下越王州,碧城缭绕环山丘。
春晴紫翠堆绮屋,日暮烟雨藏朱楼。
禹祠花底金穴峻,贺老门前银汉秋。
何当独把钓竿手,笑拥一艘东去游。

港口渡

宋代 张伯玉

三月悲风瑟瑟寒,小船舟楫渡溪难。日高待得过岸去,回首修篁千万竿。

到新定后却寄苏州蒋侍郎

宋代 张伯玉

遂翁亭畔碧桃开,招隐溪头画舫回。曾奉云鸿溪真赏,到今羽翼出尘埃。

閒窥玉字书千卷,渴饮金茎露一杯。别后霜天苦寥阔,海云深处望公台。

舟次兰溪却寄新定太守

宋代 张伯玉

解{左纟右麗}向萧瑟,叙别喜英豪。
野水征颿迥,秋天醉幕高。
使旟标画隼,骑吹压霜涛。
几日狂酲析,思君梦更劳。

五云豀醉归

宋代 张伯玉

每日豀头醉脸红,归来庭院夕阳中。
依稀听得家人语,扶起五云豀上翁。

正旦呈诸僚友

宋代 张伯玉

拂雾酴酥酒满巡,越山如鬣水如鳞。
日边虽望龙庭远,海上初传凤历新。
好景融融来破雪,和风细细欲黏人。
莫言老守无心计,排比宾僚醉过春。

送交代倅车晏十一鲁望

宋代 张伯玉

鲁望江南客,风骚猎将坛。
高吟得意处,清韵逼人寒。
场屋声华旧,襟灵渤澥宽。
闺门尽羔雁,庭野列芝兰。
黾勉来新定,淹留就小官。
酒论浩劫饮,山欲上天看。
待月高峰寺,听猿七里滩。
入云移翠簜,凿石引鸣湍。
一日交符去,芳风善继难。
红尘久离阔,白首此相欢。
留方医鹤膝,贶别遗渔竿。
虎杏宁知用,松筠幸未残。
路长分骥騄,火烈辨琅玕。
沙际多平仲,鴒原有谢安。
卷舒知自得,不用苦弹冠。

小楼独酌

宋代 张伯玉

老去春来事事慵,春阴独酌小楼中。
一千里色江南岸,二十四般花信风。
祗有豀山迎醉目,更无尘土倦樊笼。
鹪鹩自得诚堪笑,诗有余狂酒有功。

之官新定寓兴三首 其一

宋代 张伯玉

关山雨雪征人泪,京洛风尘倦客心。谁信子陵溪上去,一川秋净涤烦襟。

至睦州泊新安江口

宋代 张伯玉

前岁过此州,手持七闽节。
虽远更惮劳,揽辔迟明发。
回瞻七里滩,何日榜舟歇。
幸得满三年,解符下瓯粤。
却到新安江,依然旧澄澈。
敛巾照江水,无白可添发。
州人多故吏,罗立皆磬折。
问我此去心,复有何施设。
兴方顾诸老,谢尔相慰说。
此度归来心,可共严陵说。

次韵王治臣九日使君席上二章

宋代 张伯玉

楚枫丹外客颿稀,水拍长天雁字垂。
乐事喜逢千日酒,凭高正在九秋时。
吴歈调笑歌杨叶,蛮鼓{左金右坚}闳引柘枝。
使骑相逢且留饮,行看卓马辔如丝。

王敦城

宋代 张伯玉

晋氏开霸图,潜飞入坚壁。梦日有馀祥,留鞭无旧迹。

虽矜钱凤计,终堕太真策。不作忠良臣,高城有何益。

题月波楼

宋代 张伯玉

烟波万里浮舟国,云木华亭鹤唳乡。
欲驻野王船一饷,数声风笛肯相将。

新定望湖楼

宋代 张伯玉

龙盘山影倒寒流,十里屏风翠入楼。
画笔肯归涵碧手,湖光疑对涌金秋。
主翁爱客排三雅,渔父忘机任直钩。
为访红云绕花岛,满船歌舞按梁州。

同孝叔游萧洒亭

宋代 张伯玉

昔日贤侯多兴咏,为邻萧洒复潺湲。
一桥飞处横牛渚,二水泉来见浙源。
雨涨瀑泉添岳面,晚晴春草带潮痕。
好风新月相留意,只恐张纲拥使轩。

留题千峰榭吴孝叔

宋代 张伯玉

君把元英诗集披,群山依旧绕轩墀。
杜陵几醉花前地,谢客曾吟日落时。
雨过荷香兼酒美,云深泉韵透帘迟。
佳名大约称千数,百万岚盘一一奇。

答王越州蓬莱阁

宋代 张伯玉

书报蓬莱高阁成,越山增翠越波明。
云收海上天地静,人在月中金翠横。
游女弄芳珠作佩,仙人度曲玉为笙。
会须长揖浮丘伯,醉听银河秋浪声。

后庵试茶

宋代 张伯玉

郡僻好藏身,心閒久无事。
前轩饱食罢,后庵取茶试。
岩边启茶钥,溪畔涤茶器。
小灶松火然,深铛雪花沸。
瓯中尽余绿。物外有深意。
滥官来此游,时得拂尘累。
莫笑后庵茶,閒中好滋味。

乌龙寺祈雨回马上口占

宋代 张伯玉

官曹苦羁束,祈灵得幽便。
夹路松披纷,蹑石烟分练。
迎轩玉泉响,鸣驺沙鸟散。
晓日破霜阴,前峰蔼葱蒨。
逶迤步高阁,窈窕出云汉。
坐来清思生,语余疏磬缓。
方将尘滓滌,还忧簿书乱。
偃旆拂归鞯,回首青猿断。
张伯玉

张伯玉

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8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