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纲
老去看花能几回,旋移花树着行栽。君家封植满烟露,分我一枝春色来。
喜门客至
檐桷纵横仅满筵,维摩病室故萧然。焚香静扫床前地,宴坐超观物外天。
容膝不妨元亮醉,下帷谁识仲舒贤。白头千里来相就,知是吾儿几世缘。
用前韵索彦智和诗
老将诗坛数按临,词锋疑有受降心。夜严旗鼓吾将勉,只恐秦师壁已深。
次韵洪总领题花信亭得江楼二首 其二
地胜宜楼观,临江势屹然。横波吞翠壁,倒影插雕椽。
老子难收兴,云安未足怜。由来词翰手,五凤独居前。
晚兴二首次人韵 其二
衰草连云万木风,天高灭没见孤鸿。夕阳人散酒旗下,远浦船归渔笛中。
兀兀松窗翻蠹简,垂垂蓬鬓飒霜丛。自怜世味谙来惯,已觉忘辛似蓼虫。
浣溪沙(荣国生日四首·四之一)
次韵彦章秋夜有感
万籁沉沉夜色幽,倚楼长啸杂吴讴。干时不利羞鱼沫,廪食无功类鼠偷。
已欲忘言聊卒岁,尚馀豪气独悲秋。曲生胗味真吾友,谁解招呼与解愁。
邀韦汝昭同宿上馆
打窗风雨夜萧萧,客里谁堪伴寂寥。五字苏州有苗裔,高吟何必更闻韶。
舅李侍郎挽词三首 其二
诸舅唯公在,承颜念母存。笑看身已老,情话意弥温。
不作求田计,方期报主恩。高堂忽萧瑟,谁为赋招魂。
次韵陈去非中秋无打
萧瑟中宵雨打窗,那知风打乱飘黄。已无佳打供清赏,赖有新诗耿夜光。
蓬户我方甘寂寞,朱门君勿看辉煌。只今天柱峰何在,好约玄真一醉狂。
岁前三日立春值雪会同僚饮
三日残冬趁臈回,飞霙满眼送春来。香浮綵胜随宜带,花着瑶林是处开。
已卜屡丰歌井邑,何妨乘兴倒樽罍。东阳莫讶休文瘦,老病仍添一岁催。
送侄合赴省试三首 其二
黄卷新儒业,青钱旧世家。征衣轻远别,祖席倍欢哗。
云薄尧天近,山昏楚日斜。高堂朝夕念,擢桂是生涯。
郊祀庆成用坚
圆丘迎日至,大驾肃天临。乐奏来灵享,嵩呼动德音。
均恩寰宇庆,望阙老臣心。基命歌周雅,何劳五字吟。
友人哭内作诗次韵
奉倩伤情爱所钟,佳人难再岂天穷。登台曾是吹箫侣,对影今为舞镜雄。
虚案故应愁午饭,小窗谁与伴春风。夜深它帐遥闻语,莫怨朝来无是公。
归自金坛值雨宿顾龙山翌日施米作供
蒲牢不击欠晨炊,风伯如何圣得知。留我舣舟明日去,满堂香饭雪翻匙。
显仁皇后挽词三首 其一
辅汉阴功大,生商宝运开。俸从汤邑省,恩向外家裁。
奄忽乘仙驭,劬劳动圣哀。园陵奉遗诰,终不费邦财。
菩萨蛮(上元)
亲旧以老夫年及中寿既辱临况又多以诗词相庆祝顾衰谢何以得之辄成 ...
老来光景去骎骎,亲旧应多惜老心。倾盖义高双白璧,开函诗敌万黄金。
催年生怕玲珑唱,醉夜宁辞凿落深。多谢慇勤祝强健,寄言衰病莫相侵。
郑枢密生日五首 其三
衮衣廊庙孰推先,元老勋名自卓然。忠概明堂尊一柱,神锋长剑倚中天。
定知辟国功归召,已见疏封地得燕。相业蝉联应未艾,少翁家学似韦贤。
次韵周伯见赠
幼子童孙乏寸长,迁官同日被荣光。芝兰瑞色来空翠,雨露恩言满诏黄。
莫讶飞腾循九品,会看毫末耸千章。即今天子收群策,廊庙吁谟要主张。
题喜归亭
君恩赐我老菟裘,旋筑池亭野趣幽。地势曲连青嶂绕,波光环匝翠烟浮。
兴来樽酒随时办,客散琴书尽日留。为问标题意何在,一生心足是归休。
张纲
张纲(1083年—1166年),宋代词人,字彦正,号华阳老人,润州丹阳(今金坛薛埠)人。他为官44年,“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作为座右铭,天下人称其不负所言,被民众颂为“清官”典范。
见华阳旧题刻石有感
次韵仲弼重九
凤栖梧(婺州席上·五之三)
晚兴二首次人韵 其一
与韩子苍别久忽邂逅于临川遭时乱离道旧感叹子苍有诗见赠次韵奉呈 ...
闻大帅勇决直趋北界喜而作此
点绛唇·罗幕重重
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 其一
道士王如晦真赞 其一
绿头鸭(次韵王伯寿)
点绛唇(二之二)
旧所乘马老且瘠见之感怀
招亲旧赏花
次韵彦智夜归三首 其三
题喜归菟
弟侄三人同日受官实为吾家盛事老怀不胜忭喜作四小诗见区区之意 ...
凤栖梧(安人生日·五之一)
凤栖梧(五之二)
陈美成挽词二首 其二
谢洪察院送酒
外祖李承事挽词二首 其二
张彦度挽诗二首 其二
某上章辞免召命蒙恩矜许仍赐羊酒存问自念衰残辱此异数不胜感天荷 ...
临江仙(坚生日)
清平乐(上元)
蓦山溪(甲辰生日)
戏张处文二首 其二
西江月(壬午生日)
老夫辞荣里居行年八十酒间漫成拙句二首述意而已不以示外也 其二
道士李冲妙真赞 其一
走笔戏呈世叔伯达二亲友
次韵李传道感事
满庭芳(生日)
次韵王子飞跋石曼卿洛中题壁
夜饮二首 其二
仲诚和诗四首又叠送花再用韵答
戏张处文二首 其一
次韵彦达折梅
馆职上元宴集葆真宫以病不赴次龚浚之韵
道士王如晦真赞 其二
次韵苏晋翁见寄
次韵公显赋蜡梅诗二首 其二
次韵应文游东园
朝中措(安人生日·三之一)
彦达乘小舟醉归堕水作此戏之
舅李义卿挽词
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 其四
次韵顾应文
道士李冲妙真赞 其二
汤德广挽词三首 其一
浣溪沙(安人生日·四之四)
舟抵临清诗
次韵仲弼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