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再用喜归亭韵

再用喜归亭韵

宋代 张纲

晏子区区惜敝裘,吾衰亦敝故山幽。得归更喜诗盈轴,任达宁须酒拍浮。

已纵虚名身外去,肯将俗物眼边留。只惭老负君恩重,结草他年报未休。

诗人张纲的古诗

与韩子苍别久忽邂逅于临川遭时乱离道旧感叹子苍有诗见赠次韵奉呈 ...

宋代 张纲

三顾当年尚草庐,南阳谁识卧龙居。舍人自是出世佛,学子犹呼行秘书。

视草似闻虚翰苑,追锋看即近郊墟。论思好为苍生计,莫学辛毗谩引裾。

亲旧以老夫年及中寿既辱临况又多以诗词相庆祝顾衰谢何以得之辄成 ...

宋代 张纲

老来光景去骎骎,亲旧应多惜老心。倾盖义高双白璧,开函诗敌万黄金。

催年生怕玲珑唱,醉夜宁辞凿落深。多谢慇勤祝强健,寄言衰病莫相侵。

次韵公显见赠 其一

宋代 张纲

李侯词气吐朝阳,光焰真成万丈长。绿发莫将尘土暗,会看它日照金章。

九日陈少阳同戴国衡王虞章游天清寺菊坡不蒙践约次韵少阳

宋代 张纲

太丘道广固难周,自有良朋结胜游。莫使弹琴防性气,只堪寻竹占清幽。

三篇解索诗偿债,一醉那无酒唤愁。贫甚渊明在环堵,忍教空负菊花秋。

徐献仲挽词

宋代 张纲

一尊相别未经时,情话如今忍复思。老去交亲能有几,年来怀抱更谁知。

溪桥路断秋风急,香火庭空晓日迟。三尺孤坟闭千古,伤心东望涕交颐。

晚兴二首次人韵 其一

宋代 张纲

病骨支离怯晚风,可堪游目送飞鸿。书淫老去还知倦,酒圣秋来却喜中。

北伐会须空虎落,西边先欲靖蚕丛。卑飞莫起扶摇念,徒使庄生笑二虫。

浣溪沙(四之二)

宋代 张纲

腊日银EB32翠管新。潘舆迎腊庆生辰。卷帘花簇锦堂春。
百和宝薰笼瑞雾,一声珠唱驻行云。流霞深劝莫辞频。

作亭池上日游其间颇觉自适

宋代 张纲

岁晚穿池结小亭,地偏聊欲寄幽情。虚檐风度披襟爽,曲岸波平照眼明。

过我宾朋无厌数,傍人鸥鹭不须惊。圣朝乞得身闲散,便觉渊明是隔生。

次韵虞章

宋代 张纲

轨道无停辙,枫林难尽柯。人生百年间,疾若下走坡。

何为行役苦,况乃忧患多。渊明颇解事,舍浊扬清波。

九原骨已朽,万古名不磨。念我独窘束,处世随唯阿。

尘埃眼中满,岁月马上过。不作鸡肋弃,尚扣牛角歌。

正赖良友朋,诗句陶天和。涓涓吐微溜,浩浩供洪河。

三篇怯大手,未陈先倒戈。借问菊坡游,颇亦狂醉么。

独不饮公荣,冷面看红酡。欲赋无好语,书怀愧阴何。

凤栖梧(婺州席上·五之三)

宋代 张纲

风动飞E648迎晓霁。4海光浮,宴启群仙会。骑省流芳谁可继。尊前看取连枝贵。
华发衰翁羞晚岁。未报皇恩,尚忝专城寄。酒入愁肠应易醉。已拚一醉酬君意。

吴氏太淑人挽词

宋代 张纲

生儿要路早飞腾,玉瑱金花宠屡膺。天寿康宁逾九帙,佛心明了契三乘。

葭莩永叹音容阻,闾里空存孝义称。追想潘舆从游处,青青烟草正愁凝。

郑国太挽词四首 其四

宋代 张纲

铭旌冉冉去飞扬,萧瑟西飞泣画堂。不见鱼轩辞绣毂,空馀鸾诰冷绡囊。

姓名自是标仙籍,环佩应知返帝乡。尽把遗芳归史笔,会令千古独辉煌。

汤德广挽词三首 其三

宋代 张纲

束发师前辈,忘年得此翁。鸡豚同里社,诗礼共家风。

别去十年久,书无三月空。归来人不见,铭旐舞斜红。

谭胜仲挽词二首 其一

宋代 张纲

词伯风骚旧,公朝宿望存。郎官宁出宰,廷尉亟平反。

梦断天衢远,愁连野树昏。祗应阴德茂,兰玉照于门。

舟抵临清诗

宋代 张纲

母在天南子在北,屈在天边归不得。江头游子睡不安,相思两地空叹息。

次韵孙仲益食豚鱼

宋代 张纲

说食书生费口牙,一杯初捧白瓷花。晨凫夜鲤可亡命,早韭晚菘同世家。

毒甚镆铘浑谩语,诗成珠玉且雄誇。腐儒一饱忘粗粝,更索卢仝七椀茶。

丁宣仲挽词

宋代 张纲

回首三年别,追怀一笑欢。坐移香砌暖,饮散烛花残。

蒿里归何速,桃蹊忍更看。秋原愁绝处,为想鹡鸰寒。

郑枢密生日五首 其二

宋代 张纲

朝来佳气满枢庭,知是君王用老成。素倚房乔关大事,政须裴度张威名。

三千奏上深忧国,百万功成看偃兵。听取啼禽催布谷,便将霖雨发春耕。

次韵李彦达客舍秋怀

宋代 张纲

落日孤村静,凄风一笛秋。寸心灰欲死,双鬓雪添愁。

未报中原复,应烦肉食谋。独惭苏季子,计拙敝貂裘。

题华阳南窗

宋代 张纲

扰扰何年断俗缘,从今便合老山间。会将碧涧洗心净,坐看白云终日閒。

张纲

张纲

  张纲(1083年—1166年),宋代词人,字彦正,号华阳老人,润州丹阳(今金坛薛埠)人。他为官44年,“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作为座右铭,天下人称其不负所言,被民众颂为“清官”典范。

► 17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