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纲
故交沦没水东流,岁晚无人话昔游。飞絮落花何足道,忽经风雨亦添愁。
汤德广挽词三首 其一
四海知名士,三朝老从臣。勤王安反侧,分阃试经纶。
天阔鸳行断,山空马鬣新。丰碑满忠义,千古诏簪绅。
戏张处文二首 其一
禅房深夜雨萧萧,只有青灯伴寂寥。咫尺婵娟锁朱户,不知何日枉佳招。
次韵李道士观南山三首 其三
柴门无事昼慵开,杖履谁曾得得来。隔岸野花随处发,护巢幽鸟傍林回。
菩萨蛮(上元)
次韵国衡
古寺凭崇冈,苍烟荫乔木。攲斜屋鳞比,缭绕墙带束。
何人辟层轩,延客寄遐瞩。醉赏菊坡下,客意岂在菊。
念昔居此地,名世尽儒服。师旷贤多知,苍史圣重目。
台成竟谁游,事去不容局。梁王高帝孙,名字亦不辱。
当时盛歌舞,肯使后人逐。陈迹今故存,新池为谁绿。
感叹世上事,反覆如转烛。请君听钟鱼,尚想吹紫玉。
题喜归菟
君恩赐我老菟裘,旋筑池菟野趣幽。地势曲连青嶂绕,波光环匝翠烟浮。
兴来樽酒随时办,客散琴书尽日留。为问标题意何在,一生心足是归休。
烧香三绝句 其三
闭眼无劳身外思,安心有法静中知。香添细炷焚千和,茶碾新芽试一旗。
舅李义卿挽词
由来甥舅两相依,存没谁知半路亏。在侧每蒙誇叔宝,不才那得似牢之。
临风酌酒酬春处,对月凭轩语夜时。回首凄凉已陈迹,壮心无哭奈愁思。
戏题所见
破睡轻风透碧纱,宝钗聊插任攲斜。欲寻女伴嬉游去,试问鞦韆有几家。
走笔戏呈世叔伯达二亲友
老来无计了残年,只有欢情寄酒边。歌舞借看真达士,忍将朱户锁婵娟。
再用喜归亭韵
晏子区区惜敝裘,吾衰亦敝故山幽。得归更喜诗盈轴,任达宁须酒拍浮。
已纵虚名身外去,肯将俗物眼边留。只惭老负君恩重,结草他年报未休。
与韩子苍别久忽邂逅于临川遭时乱离道旧感叹子苍有诗见赠次韵奉呈 ...
三顾当年尚草庐,南阳谁识卧龙居。舍人自是出世佛,学子犹呼行秘书。
视草似闻虚翰苑,追锋看即近郊墟。论思好为苍生计,莫学辛毗谩引裾。
赴喜雪御筵归作
喜雪排筵晓漏催,玉人传诏下天来。香随日转蓬莱近,花带春回锦绣开。
一线新阴留鼓吹,三登和气入樽罍。叨沾惠渥思归美,授简梁园愧乏才。
次韵应文游东园
筋力摧颓老自知,追欢犹学少年时。园林胜处看如梦,杖履行来步懒移。
对酒不堪蕉叶满,插花那复帽檐攲。羡君诗句方豪甚,应笑疏狂亦强随。
坚所生母李氏安人挽词五首 其四
七帙开逾半,孤芳散若飘。可怜频举案,那复记吹箫。
翠幌浮埃积,熏炉旧炷消。如何寄怀抱,细雨夜萧萧。
郑枢密生日五首 其二
朝来佳气满枢庭,知是君王用老成。素倚房乔关大事,政须裴度张威名。
三千奏上深忧国,百万功成看偃兵。听取啼禽催布谷,便将霖雨发春耕。
念奴娇(次韵张仲远,是日醉甚,逃席)
徐献仲挽词
一尊相别未经时,情话如今忍复思。老去交亲能有几,年来怀抱更谁知。
溪桥路断秋风急,香火庭空晓日迟。三尺孤坟闭千古,伤心东望涕交颐。
凤栖梧(癸未生日·五之四)
代人上郑相生日三首 其一 寿星
瑞雾祥烟满绛霄,诏开黄阁宴生朝。钧天合奏御香满,百辟紫宸初散朝。
流花宝爵传宣劝,欢声自逐和风转。四方争献寿星图,祝公千岁身长健。
画手丹青妙入神,煌煌列宿能写真。貂冠玉带画中见,便是凌烟阁上人。
伟哉风骨神仙裔,主张寿禄来尘世。不须更占南极星,看取老人朝玉帝。
张纲
张纲(1083年—1166年),宋代词人,字彦正,号华阳老人,润州丹阳(今金坛薛埠)人。他为官44年,“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作为座右铭,天下人称其不负所言,被民众颂为“清官”典范。
次韵周伯见赠
显仁皇后挽词三首 其一
次韵公显见赠 其二
丁明仲挽词二首 其二
谢周仲弼寄新米
次韵彦达折梅
丁宣仲挽词
闻大帅勇决直趋北界喜而作此
次韵李道士观南山三首 其二
题华阳南窗
次韵周伯谢绵袄长篇
次韵王子飞跋石曼卿洛中题壁
何丞相挽词三首 其二
浣溪沙(荣国生日四首·四之一)
送侄合赴省试三首 其二
临江仙(坚生日)
凤栖梧(五之二)
从丁世叔觅花栽
次韵洪总领题花信亭得江楼二首 其二
衰病辞禄
晚兴二首次人韵 其二
郑枢密生日五首 其三
仲诚和诗四首又叠送花再用韵答
简袁仲诚觅芍药花
南洞即事
岁前三日立春值雪会同僚饮
次韵李彦达客舍秋怀
烧香三绝句 其一
次韵谢人惠诗
老夫辞荣里居行年八十酒间漫成拙句二首述意而已不以示外也 其二
归自金坛值雨宿顾龙山翌日施米作供
青门饮(京师送王敏求归乡)
次韵李道士观南山三首 其一
岁暮二首 其一
送公显应举
晚兴二首次人韵 其一
夜思出处因作戏言
旧所乘马老且瘠见之感怀
次韵公显木犀
感皇恩(休官)
郑国太挽词四首 其二
满庭芳(荣国生日)
次韵孙仲益食豚鱼
招亲旧赏花
见华阳旧题刻石有感
归乡
用前韵索彦智和诗
陈美成挽词二首 其二
次韵陈去非中秋无打
九日陈少阳同戴国衡王虞章游天清寺菊坡不蒙践约次韵少阳
惜分飞(次韵丁希闵)
朝中措(安人生日·三之一)
用前韵戏公显
次韵顾应文
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