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登梧州玉皇阁

登梧州玉皇阁

明代 张吉

双川发何许,源远难寻度。宛入郡城南,并持归大壑。

桂林与象郡,西望遥参错。溟海环其东,岛夷兼附薄。

要冲扼两广,机䒷旋把握。中丞建羽旗,元帅张油幕。

剧贼累猖獗,笑谈成掎角。真分当宁忧,岂直增锁钥。

兵家据形便,国计专委托。赫赫观军容,沦胥丧河朔。

因循昧殷鉴,何日当改作。非职敢抗言,临风凭高阁。

诗人张吉的古诗

游桃川宫

明代 张吉

板桥腐圬垂倾折,瘦筇缓度心凄切。仙家远在碧岑间,一犬寥寥山雨歇。

遥看远树立如荠,上有阴崖下恶溪。黄冠说是秦人洞,路岐断绝不可跻。

秦人种桃满阡陌,东风何事无颜色。恐是渔郎一梦馀,误劳数辈迷津客。

答徐方伯时中和世赏前韵见寄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吉

鈇钺偶随玄鸟过,老天深鸟殆如何。可令绕屋喃喃日,不著当尊浩浩歌。

称惬总于重九遂,别离都忘十年多。醉卧峰阴遣谁伴,春风吹绿上纤萝。

答李子长雨中遣怀 其三

明代 张吉

翛翛万竹禅龛,冉冉孤云石壁。不是鼾声若雷,怎得先生消息。

水坑山家与何文甫廖敷锡限韵同赋三绝 其一

明代 张吉

一犁烟雨荻村田,细雨浮花入近川。二麦计收多十斛,瓦盘盛酒拜皇天。

茅林八景为姜太守题 其一 大山拥翠

明代 张吉

芳草蘧蘧蝶梦,碧云杳杳鸡声。恰好幽人睡起,一来一往心情。

归田十咏和韵送刘教授归庐陵 其四

明代 张吉

折竹沉舟罢钓年,沧波万顷任茫然。村中社饭餐须饱,敢爱囊中折二钱。

娄原善竹庄小酌二绝 其二

明代 张吉

野竹森疏映石潭,灵峰天际拥终南。纤尘不到夜谈处,月白风清酒半酣。

南津阻风

明代 张吉

风留客舫南津口,独语苍头欲暮天。微火渐温茶鼎沸,绕篷添得荔枝烟。

空夫诗为行人余希周作

明代 张吉

斋居黜筐箧,深炳元化先。群动纷荡摩,妙处故依然。

顽趺憎色相,迷惑不可迁。长揖谢空夫,诸有勿轻捐。

夫言空乃有,固我上乘禅。火空炫明彩,鉴空察媸妍。

阳侯抱一空,今古纳奔川。达观理斯得,公执无太偏。

再拜答空夫,授我醯鸡篇。枵腹卧松月,万壑皆竽弦。

送蔡元鼎佥宪之官河南少参

明代 张吉

作器心知渐几分,三年埏埴每劳君。准人自信堪常伯,新旭旋看散冻云。

世事纷纷咸定命,吾心浩浩本无垠。中原老稚歌乔梓,瞻拜嵩灵祝早闻。

松洲庄四景题赠刘景用 其四

明代 张吉

松洲风景近如何,残雪疏梅共一窝。独笑江湖清绝处,寒漪轻漾暮钟和。

送刑部主事陈德英赴任南都

明代 张吉

忆曾首事陈耻庵,玄霜绀雪咀寒甘。继事蒙庵在南国,歜根九节席微酣。

我非二老几乾没,业使凡躯有仙骨。用师绝利枉劳形,却笑阴符为长物。

每依海月望三山,宛在虚无缥缈间。或骑黄鹤去不返,或拥衾枕相幽潺。

得朋偶在钱塘浒,耻庵伯也蒙庵父。吴歈楚舞避清欢,笑煮龙团擘麟脯。

醒心知味怜绝少,枕籍糟床纷莫数。手握灵龟入省初,刺天羽翮看轩舞。

王世赏大参以途间诗六首索和次韵如左 其五 全州

明代 张吉

驱毂沿湘蓂己更,湘源寒日曜前旌。行人半入炊烟里,报到南邦第一城。

苍梧十景次汪宪副韵 其一 冰井寒泉

明代 张吉

漫郎不可作,遗迹此陈井。敝瓮弃道傍,閟彼真源冷。

番番水东老,洗心心已醒。一掬溉后夫,泠然动深省。

送别李宪副考满

明代 张吉

三年冻雪洒南陬,炎海生南瘴疠收。有貌只宜汤饼试,无情羞与画图谋。

不资耕穫菑畬术,便可皇王帝伯游。我欲山中问猎客,麛裘狐腋价谁优。

和王世赏大参见寄四首 其二

明代 张吉

五年恒苦阿奴痴,馈我怀人辍食时。真采何曾施缋绣,大声元不假弹吹。

疏顽敢觊炉头雪,懒惰空惭镜里丝。今雨漓江偶同醉,月正犹恨对花迟。

易庵诗

明代 张吉

艰哉念大难,翥空翙轻翰。易易真轻易,曳踵旋平地。

抑有易而难,请舒眉睫观。亦复难而易,浑河寸胶利。

难易固多门,众议久喧喧。君今据其易,诸难无足论。

惑我方在兹,再拜叩灵龟。一雨复一霁,何以决我疑。

委心坐清夜,江月冷相随。对影忽两忘,茫然歌此诗。

送医者王十七还乡 其二

明代 张吉

小斋风雨几昏黄,坚坐移时话柄长。忍听乡关近来事,万夫流血恨潘郎。

章丘洪都宪天章话旧

明代 张吉

靡靡终风万草萎,相逢辄复语移时。翱翔北土并南土,检点黄髭更白髭。

水部清风开尺度,边储深计秉蓍龟。峥嵘老态宜深谷,却笑归耕我独迟。

戏嘲周尚文纪善许假邻庄

明代 张吉

莫笑周郎旧缊袍,唐王瓮茧忆亲缫。中洲何日收新谷,小面香醪醉我曹。

张吉

张吉

(1451—1518)江西馀干人,字克修,号翼斋,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25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