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陈文俊东归二绝 其二

送陈文俊东归二绝 其二

明代 张吉

溪花如绘水如金,澹澹娱人了不禁。却抱槁梧东海去,乾坤何处更知音。

诗人张吉的古诗

赠温推府乡兄

明代 张吉

江心微雨棹讴声,倚棹閒讴春水生。美人遥忆武陵郡,戏挽桃梢绾醉缨。

白纻成衣羽成扇,此日江亭卜相见。玉髯一别即三霜,叹息流年若惊电。

君怀洒落与众殊,俯见寒潭秋月孤。故人骨瘦舌犹在,莫笑今吾非故吾。

南界獞村二绝 其二

明代 张吉

陆菁山下界南村,古壁嵯峨宜驻军。健儿伐鼓奋双臂,细雨廉纤天欲昏。

德庆感怀

明代 张吉

长流下苍梧,此地当关节。驻兵遏西贼,首尾困横决。

纵有桀骜资,难逃死鈇钺。昔人多远谋,戍甲岂虚设。

承平日既久,什伍坐分裂。时见村落间,残猺犹草窃。

杀人无宁岁,焚黥蚕犁缺。不俟猖獗馀,生灵已摧折。

驰书恳当道,抚捕牵多说。痛念心欲寒,经过指频啮。

从来事姑息,寇乱无休歇。爝火堪燎原,其机当早灭。

和王世赏大参见寄四首 其二

明代 张吉

五年恒苦阿奴痴,馈我怀人辍食时。真采何曾施缋绣,大声元不假弹吹。

疏顽敢觊炉头雪,懒惰空惭镜里丝。今雨漓江偶同醉,月正犹恨对花迟。

王世赏大参以途间诗六首索和次韵如左 其六 观陡

明代 张吉

流水波波荡远天,一波一曳陡间船。鬼谋不与人谋会,坐见通渠作涸泉。

送陈文俊东归二绝 其二

明代 张吉

溪花如绘水如金,澹澹娱人了不禁。却抱槁梧东海去,乾坤何处更知音。

赠刘通府

明代 张吉

昨跨苍虬恣驰骋,晓拂君山莫襄郢。飘飘列子御风行,出入有无凌倒影。

十郡宗藩联戚畹,尺步绳趋咸整整。乳哺赤子如哺雏,抑塞诛求杜干请。

干请诛求事惨伤,犬羊尽化为豺狼。仰天戟手祝来世,有身只愿生湖湘。

戚畹如君岂多见,投我明珠闪惊电。三年不食亦伸眉,语及民艰泪如线。

松岩八景 其四 叠嶂云閒

明代 张吉

云山知几叠,山静云亦迟。道人衣带润,伸脚打眠时。

和李子长三洲岩韵三首 其一

明代 张吉

嵌空亦借跂乌光,万里灵乌互短长。玉乳分香来石罅,芥舟潜影度坳堂。

烟霞暂可栖凡鸟,松菊能无恋故乡。我有月瓢轻一尾,石桥曾掬几分凉。

会庆寺饯别吴献臣赴顺德令

明代 张吉

山房阒静久,荒草过人头。我今持一尊,送君东海游。

东海未云远,君情何悠悠。结交结知己,气味贵相投。

丈夫较分量,天地本同流。群儿弄骚墨,开口笑伊周。

伊周亦何损,末俗吁可忧。昨得王户曹,誉之不容休。

明当解缆去,还忆此地不。愿言树根本,好向卑近求。

茅林八景为姜太守题 其三 林溪渔钓

明代 张吉

细雨斜风弥月,剩水残山几分。醉卧白头浪里,茫茫烟草黄昏。

清溪道中二绝次陈子文韵 其一

明代 张吉

小舟荡漾清溪津,远雨看来疑未真。海西斜月忽到席,对酌江心只两人。

和双溪杭佥宪谒曹娥庙留题

明代 张吉

水滨故事堪搜索,宓妃枕也湘妃瑟。茫茫真伪苦难分,游子相猜非一日。

兰芎山下草露零,孝女高风谁复觅。双旌冉冉导双溪,芳醑雅歌相继出。

邯郸古碑久磨灭,临江土木空形质。老瞒逆焰已熏天,汉鼎多年泯馨飶。

碑阴隐字揣摩馀,犹与徒人较疏密。不思娥心憎犬彘,怒气潜张己盈室。

娥生玄圣作经前,直与共姬迭书卒。水火无情道本高,千古越峰无峍崒。

全州会衡玉大参泛舟半月至渌口相别戏赠一绝

明代 张吉

掺袪一别小湘东,半月孤帆趁下风。滚滚湘流期到海,此情何地有终穷。

茅林八景为姜太守题 其四 禅寺晓钟

明代 张吉

冉冉轻云几叶,弯弯缺月半规。坐断清宵何许,烟钟长短来时。

开建馆中俟客

明代 张吉

天风振庭柯,槭槭彻孤馆。公馀偶閒坐,红叶飘来满。

茗饮意所便,寒凉怯冰盌。一杯堪自慰,幽独欢怀短。

迟尔共佳期,青袍休款款。

乌符观读吕仙诗刻忽报蓝祁阳改知嘉善喜赋二绝为别 其一

明代 张吉

执茗仙宫认旧题,冥冥山雨鹧鸪啼。路人开口尤真宰,捲送阳和到浙西。

归田十咏和韵送刘教授归庐陵 其四

明代 张吉

折竹沉舟罢钓年,沧波万顷任茫然。村中社饭餐须饱,敢爱囊中折二钱。

喜天初徙寓三茅观三绝 其一

明代 张吉

阛阓从来捐道心,荷衣新趁碧云岑。无媒寄谢无尘客,少保门前莫谩寻。

江北纪行十六绝 其五 乌江观项羽庙

明代 张吉

天挺雄豪殄暴嬴,喁喁四海望更生。却忍操脂投烈焰,自干天纪望何成。

张吉

张吉

(1451—1518)江西馀干人,字克修,号翼斋,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25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