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家珍
对君不作寻常别,底事同销壮士颜。十里离亭折杨柳,一鞭疲马出梅关。
时危性命应相假,归去湖山岂等閒。独有天涯翘首处,春云容易泪潺潺。
同诸子游深溪龙潭
十年梦此地,今日始寻源。云暖桃花发,岩欹瀑水喧。
空山眠野鹿,风断啸寒猿。共坐澄潭下,幽思不可言。
薄暮送友回江干野望
森榕郁郁瞰江流,落日人归古渡头。远浦烟云含暮色,隔溪芦苇隐渔舟。
海门汐上家家饭,村老田归处处牛。回首木棉花树杪,郊西新上月如钩。
晓发珠江
萧萧江上一帆轻,风急迎帆白浪惊。晓日暖开芦苇岸,悲笳寒彻石羊城。
百年事业青山在,万古危途游子情。遥忆铁桥归未得,雪梅当路为谁横。
忆先文烈兄增城侯 其一
草堂睡起怜孤影,忆到增城莫可寻。杜宇年年枝上血,鹡鸰夜夜梦中心。
剑同王气沉秋水,星暗流云失羽林。鼙鼓中原睢泪尽,不堪风雨独哀吟。
秋日尹如度王德孚梁馀仲周伟石吴康侯叔柄弟集江居
花气阴阴拂槛低,寒蝉处处向风嘶。江皋昨日开莲社,客棹何迟泊柳堤。
我辈不妨消白眼,心期岂用祭丹鸡。已知匡济人间事,乱世声名醉懒题。
溪边竹屋 其二
溪流清且彻,曲曲绕柴关。石鼠昼出没,幽禽时往还。
苔深人迹少,气壮酒杯閒。倚槛聊长望,云开山上山。
旅中至日
薄醉旅中杯,乡心暂尔开。有家惊节序,不寐上荒台。
野寺晨钟急,城楼刁斗哀。高堂今夕宴,幼弟独徘徊。
雨中谒先慈墓
絮酒临风奠一卮,雷声一一不胜悲。英魂自拜丝纶后,劲节无言天地知。
春草烟深人迹少,鹧鸪啼处马行迟。不堪回首江天暮,汉苑于今总黍离。
忆先文烈兄增城侯 其二
大业曾教好自期,梯云楼上日相随。独传黄石书三卷,说向青萍酒一卮。
碧血难寻天地阔,幽怀无诉鬼神知。茫茫何处看华表,愁绝吾生鬓欲丝。
溪边竹屋 其一
寂寂溪边屋,阴阴古木繁。开门看瀑水,终日自潺湲。
野鸟啼空谷,桃花发古村。一身安乐好,何处报人恩。
怀中翰贲士
云山怅望伊人远,芳草飘摇游子情。六月梧桐将叶老,一生离别有秋声。
乡园未信能长乐,旅馆何妨归不成。莫向他乡悲夜锦,由来富贵自当轻。
月夜重登凤凰台
不上高台已十年,重来一望思凄然。清流不改终归海,明月多情只在天。
郭外荒村迷积草,城中远树带寒烟。仙坛冷落笙箫断,独对云山曲槛前。
偶出江干别业遗址
别业榕堤旧宅东,水松环岸水淙淙。野花数落横塘侧,英石仍埋芳草中。
远浦帆摇榆荚雨,晚墟楼荡酒旗风。结茅虽得藏身计,更欲头颅向大崧。
访李氏隐居
李氏好居僻,野人心所同。窗连双塔近,溪与大江通。
古木生春叶,行云变谷风。那知秦汉里,忘却乱离中。
月夜怀吴康侯
江村绿酒对斜阳,潦倒絺衣坐石凉。古木藤萝悬海月,高原松柏动秋霜。
故人不见知何处,邻杵忽闻思渺茫。自掩南窗眠未稳,依稀一梦到池塘。
中秋朱尔钦尔周方周客陈以虚林仲己叔吾姚翰士过江居待月
一年人事逢秋半,木叶萧条秋气清。紫燕飞飞将欲去,寒蝉嘒嘒故争鸣。
主人击磬时一笑,客子渡江来不迎。共坐桥西看流水,海东圆月逐潮生。
十四夜陈晚卿聂遂公区麟子李木从蔡叶先过集濠梁小斋分赋得十四寒
返照城西海市残,兰舟闻道过江干。莫言明夕清辉满,且醉今宵白露团。
避世每添离别泪,偷生留得箭刀瘢。酒阑倚剑江天迥,一夜旄头何处看。
得廖非子书赋答却寄
去年送君黄木湾,今年书来在燕山。灞陵古道凭谁醉,易水秋风老客颜。
故国白云情嘿嘿,旧宫禾黍泪潸潸。罗浮夜夜遥相忆,绝壁飞泉忍独攀。
先文烈兄没产复勘偶成一律
夜卧绳床雷雨动,短檠相雨一窗寒。乱离何处堪回首,魂梦犹如未解鞍。
一卷离骚悲屈子,三归弹铗笑冯驩。萧然剩有闲心在,憔悴多惭漂母餐。
寿世皮老任四十又一时任避客罗浮
谢墅幽怀记昔时,邦家如鼎命如丝。岂图此日酌春酒,拟向名山采石芝。
艺秫一区徒买醉,著书明世待诸儿。共惟伯阮栽培力,长叹馀生未有涯。
张家珍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59篇诗文
江居同何柏友赋
秋泛
尹右民作先文烈行状诗以谢之
曲江谒先文献公祠
答赠中都李司马
与黎务光兄弟夜话
用公归自中都言湖山之胜余以负恩之身频年抱病于用公闲云野鹤为何 ...
立春后一日林孟易仲己叔吾兄弟
楼居谷雨日雨过同王德孚陈元孝对酌怀人兼订游罗浮
佗城
梦马诗
宿海幢寺
尹右民下第归过讯
寄叔炳弟
晴月
送陈缑山还金陵
今日僧李正甫还零鱼山
寄陈元孝
林孟易昆玉山堂落成诗以赠之
上元宿半座庵
中秋怀高望公
旅月
望罗浮瀑布
答赠何柏友山中
柬澹归和尚
山中初晴有怀
喜王德孚过宿江馆
次答尹如度
登楼怀陈元孝
山中岁暮怀友
访友不遇留题
秋日自山中至友人江馆
怀林叔吾
同高望公芥庵坐月时须识上人自雷峰至
赠穆之兄
过金绳庵
飞云顶九日
过李子草堂
送杨长旦归虎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