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王之道
长安一夜雪,酒价涌朝市。何人独耐寒,翛然立庭砌。
盈盈竹间梅,靓妆欲谁媚。冰肌与玉骨,似不胜风袂。
丰年贵三白,麟凤敢称瑞。要令舆论协,庶遂我心慰。
春回在朝夕,枯荄动和气。尤怜麦盖锦,秀发功必倍。
忧葵亦何为,度日同度岁。不如拥百城,陶然六经醉。
和张文纪咏雪二首 其一
万境沉沉夜气严,广寒初下水晶帘。三杯强沃浇肠酒,一捻聊分暖砚盐。
已恨梅梢遭挫折,可堪风物为般添。才高柳絮虽难到,此语于今亦恶拈。
和彦时兄腊雪六首 其三
敢以箪瓢傲廪囷,撇醅聊复笑还倾。为言空腹朝搜句,不笑寒窗夜集霙。
泽浃寰区成地富,光生蓬荜见天平。预占有岁从今始,廊庙何忧不及茕。
赠五祖山净老
过水南题范谏议书室
和鲁如晦春日过定远山口
题德山涓老无句堂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减字木兰花(和鲁如晦立春)
和伯父仲球立春即事二首 其二
对雪酬春付酒杯,兵馀真似复然灰。路通千里传书去,人喜三军破贼回。
梅萼封檀香未彻,湖声撞玉冻初开。疏篱败屋休兴叹,幸事群凶不再来。
黄顿琅玕山永福院
我从明光来,十里得永福。山中何所有,离离见疏竹。
前人目琅玕,用意良不俗。谁能对此君,蔬饭贱粱肉。
宿吉祥寺赠应上人
窗前脩竹翠摩云,清閟题轩念昔人。三纪重来惊隔世,一言相契定前因。
携尊得得纷亲友,抉藕累累萃里民。祖意如来烦指似,迷舟何幸济通津。
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
点绛唇(和张文伯)
落梅入砚池
送钱逊叔出守袭庆赐出身除职
一经堂为王亦颜题
渔家傲(太后庆八十,诏书到,再和孔纯老)
秋日游南汰二首
和彦时兄赠觉上人化灯
送彦逢弟赴西兴盐场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686篇诗文
减字木兰花·蛾眉螓首
集英殿赐第出马上口占
和魏桐城题三瀑泉赠汤洞卿
满庭芳(和王常令双莲堂)
青玉案(送无为守张文伯还朝)
呈蔡元德二首 其一
次韵胡德辉松轩时乞兵戍淮
春雪和袁望回三首
朝中措(和张文伯寒食日雨)
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 其六
秋日即事二首
游毛公洞六首 其六
满江红(和张守仲及送孔纯老守历阳)
贺新郎(送郑宗承)
和董令升喜雨用前韵
寄题鲁如晦需堂
题四祖山瀑泉亭
临江仙(和刘南伯)
和沈元吉与唐用崔乞菊
赠浮屠有则
浣溪沙(和张文伯长至)
赠曾桑中弹琴
八声甘州(和张漕进彦)
梅花和黄觉民四首
次韵徐伯远木芙蓉
点绛唇(社日雨)
和张咏老
四祖山
和秦寿之春晚偶成八绝 其二
送心上人
渔村落照
西湖游次韵赵见烛
花洞
冬日出郊二首
曾钦道家山图
用陈阜卿劝农韵呈宣城太守
西江月(赏梅)
吴兴舟中有作
赠李廷吉知县
下阁道中
四面山午饭澡雪尘土往太湖二首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
和褒山因老二首
风雨损花
梅隐亭
和张彦智对雪
沈杨辅隐轩诗
菩提院
南歌子 其四 安丰守章彦辅生日
重阳示二三友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哀汤与立父
点绛唇 其二
游毛公洞六首
和萧山临川亭壁间留题韵
题李梦发知足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