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陈岱清先生相对十年所空以柔翰见知今年访余于东湖览卷见赠率尔奉答

陈岱清先生相对十年所空以柔翰见知今年访余于东湖览卷见赠率尔奉答

明代 张穆

铁桥道人家罗浮,少年放志淩沧洲。纵横宇宙觅知己,长啸不遇归山丘。

石田不足浊醪醉,弄墨聊戏诸华骝。孙阳已杳谁复识,但取升斗疗贫忧。

作诗或足寄胸臆,吐纳自爱烟云秋。残丝断壁人所弃,必欲惊世非本谋。

十年尘土封素面,安有杵臼来清眸。君今爱才重风雅,所过里巷咸甄收。

蓬蒿降节俯凭轼,一日伏枥能高头。年衰百事念已烬,感知惜别何能休。

诗人张穆的古诗

哭故将军康之弟

明代 张穆

相期林壑结柴扉,咫尺溪山见面稀。赍志未酬当日泪,失时空作百年归。

敢言见鹿心生猎,谁共闻鸡恨已违。三问英灵浑不答,苍苍冥寞复何依。

黄州避暑弘化庵

明代 张穆

日长花暖锦离离,地僻参馀为启帏。信有玄琰听怪石,惭无佳句答黄鹂。

烟消弱柳眠初起,雨过长松暑欲移。自笑无心类鸿鹄,浪留孤迹到天涯。

哭何公子皇图

明代 张穆

破浪东浮一叶来,无媒干策独徘徊。连城到处难酬价,天柱何期竟见摧。

奇句定教山鬼泣,雄姿辄使世人猜。乾坤正启明良日,泪洒秋风不尽哀。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其二

明代 张穆

白鹤峰遥月上迟,渔灯芦苇夜参差。湖山最是清深处,永福桥头鹤梦时。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其六

明代 张穆

幽园选胜得篁塘,湘竹来风拂药房。百尺红楼烟里出,望中黄鹄入苍苍。

画马题 其三

明代 张穆

铜骨霜鬃紫水眸,雄心阔向玉关秋。乾坤有限纵横尽,迟尔华阳卸络头。

澳门览海

明代 张穆

生处在海国,中岁逢丧乱。豪怀数十年,破浪已汗漫。

故人建高纛,楼船若鹅鹳。因之慰奇观,地力尽海岸。

西夷近咸池,重译慕大汉。宝玉与夜珠,结市异光灿。

若梦游仙瀛,金宫赤霞烂。危楼切高云,连甍展屏翰。

水上多神山,青削屡续断。澄波或如镜,一叶亦足玩。

及尔长风回,气息忽已换。狂澜渺何穷,万里生浩叹。

暮春同叶秀翀欧伯梁族叔游罗浮至乌坭塘日晡访孔唐之不值留宿园林

明代 张穆

岚翠空濛鸟道长,野情随暮托山庄。归云晚合千溪树,垂柳春深十里塘。

石榻梦回闻远瀑,松花夜静落寒香。主人采药知何处,惆怅青山满草堂。

晚上聚仙坛

明代 张穆

天邈群真剩石坛,香回岩壑满幽兰。闻歌不见落山日,久恋明霞归路寒。

大庙峡早发

明代 张穆

昨泊溪山雨,朝霞白半笼。竹鸡啼野庙,石栗落秋风。

磊磊千重峡,凄凄百尺淙。悠然采兰芷,何处托飞鸿。

赠施道士

明代 张穆

黄玉危冠白鹤翎,王侯争鹤讲真经。肩摩日月成三象,手捏风雷役六丁。

岂为出神骑竹杖,每因施法别松庭。朱明洞里曾留约,鸾鹤乘间俟叩扃。

中秋同邹仪生张禹公郭青霞诸公酌湖上

明代 张穆

四方戎马尚经年,惟此湖经胜事偏。静夜水明楼阁启,终宵月色管弦延。

争欢佳节携樽酒,真慰閒人对客天。重睹霓裳听缥缈,蛾眉清绝露华前。

寿卫菉园

明代 张穆

百年过半信閒身,离菊堆金不称贫。千古遗弓终抱恨,十年磨剑尚如新。

澹能鲁酒供高客,豪任齐纨散舞人。试问雄心销几许,从来英杰返天真。

游仙华山

明代 张穆

秋云静处见林扉,何必桃林世与违。岩畔石人风共语,屏前仙女月同归。

时看驯鹿眠花影,远听啼猿出翠微。浪迹欲寻尘外侣,此中长挂薜萝衣。

山中元日

明代 张穆

布袍落落老年华,兴到云山遂作家。淑气暗传堤上柳,晴霞红染洞边花。

志存遗世轻贫食,诗偶逢春不惜奢。岁岁未能捐夙习,栽桃放鹤傍溪沙。

寿内叔谢惠翁

明代 张穆

野鹤回翔天地空,还山刚与葛翁逢。庭纷玉树东山旧,门对芙蓉碧落重。

瑶室异文金汁写,玉田灵药紫烟封。敢云衰朽同花甲,固许轻萝附茂松。

将隐海上

明代 张穆

回看运会复何营,现在都归夙妄情。劫火几时灰并烬,颓波谁谓致澄清。

足知贫贱为生拙,且喜行藏著处轻。快睹巨涛朝浴日,风尘不向海门生。

留别西陵邹公鼎

明代 张穆

三尺龙泉两石弓,天涯气概获相同。春申去后留宾少,今日因君见楚风。

瓜州访李魁南先生

明代 张穆

言寻瓜步口,柳岸荻江湄。境寂鹤如懒,深庭月上迟。

云霞供妙墨,潮汐绕疏篱。不忍辞秋去,凉飙助别思。

丙辰初春漫赋 其四

明代 张穆

春还渐渐见生机,三径蘼芜静掩扉。违世未离戎马地,生涯只有钓鱼矶。

愿同紫极占王气,谁拂青氛耀德辉。有限黔黎尽涂炭,更于何日解重围。

张穆

张穆

(1607—1688以后)明末清初广东东莞人,字穆之,号铁桥。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1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