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袁强名

挽袁强名

明代 张穆

生刍一束独徘徊,萧瑟书堂生绿埃。贫似鹿门同老妇,静曾丹室慕仙胎。

推琴调歇青山断,挂剑人归落木哀。信是团圞清共炤,年年明月满秋台。

诗人张穆的古诗

赠施道士

明代 张穆

黄玉危冠白鹤翎,王侯争鹤讲真经。肩摩日月成三象,手捏风雷役六丁。

岂为出神骑竹杖,每因施法别松庭。朱明洞里曾留约,鸾鹤乘间俟叩扃。

挽邓参戎宇开

明代 张穆

祭遵儒将旧能文,廿载雄姿海国闻。兵略世曾传细柳,论交义足薄秋云。

临池笔下毫偏见,赌墅棋中胜已分。何意白头憔悴尽,一丘徒有鹿麋群。

送沈郎

明代 张穆

岭云梅树霭参差,千里香留叱拨迟。老去离情消不尽,识君方恨别君时。

初冬汪汉冲先生招宴同诸子分韵

明代 张穆

朝承雅会蔼东南,五柳垂门满驻骖。送酒不须歌艳曲,开襟饶喜畅雄谈。

秋残金橘供冰椀,画尽虫书启玉函。醉里分题惭绮句,敢将竽瑟得同参。

赠陈文伯

明代 张穆

十年炎海病相亲,憔悴琴书万里人。梁苑未逢枚乘赋,临邛谁愧长卿贫。

天涯远更干戈断,梵舍愁添风雨频。闻说平生多孝友,北堂为喜紫荆春。

夏日同朱竹庵陈咸懋白云山访檀园范成两师失路寻源得至蒲涧

明代 张穆

散步访云阙,行行信所之。寻源知有路,入室已忘歧。

卧石听高瀑,披云看断碑。空山行客寂,夜语月来窥。

晚上聚仙坛

明代 张穆

天邈群真剩石坛,香回岩壑满幽兰。闻歌不见落山日,久恋明霞归路寒。

黄州避暑弘化庵

明代 张穆

日长花暖锦离离,地僻参馀为启帏。信有玄琰听怪石,惭无佳句答黄鹂。

烟消弱柳眠初起,雨过长松暑欲移。自笑无心类鸿鹄,浪留孤迹到天涯。

除夕雨 其二

明代 张穆

荦落江南老客星,那堪别怨倚空舲。春风吹鬓花如梦,江月陵寒雨易成。

天上閧传司命醉,人间剩有屈原醒。年年好语浑难信,又听朝来贺岁声。

鸣鸡赤

明代 张穆

短小雄如欲斗鸡,常随醉里夜冲泥。少年场上争驱罢,空剩金鸡忆晓嘶。

霍山古循之仙洞雷江东去数十里望之如奇云巫进隐居其下皆称泉石之 ...

明代 张穆

空负烟霞趣,名山此独疏。岂缘供眺咏,犹已寄清虚。

仙路馀松桧,云潭近石闾。秋风便杖屦,先访辋川居。

九日送朱伯韩侍御归里

明代 张穆

今代三直臣,吾皆得而友。吾光有显晦,致君靡薄厚。

道义美扶将,情好相人偶。㩖㩖冰雪怀,岁暮期永守。

何图三稔间,相继释龟纽。高要以忧去,抗志林壑久。

笑看出山泉,㶁㶁研岩口。晋江以毁去,园蔬摘蔨莥。

倒屣彦方来,豪强乍敛手。报国总无愧,苍生亦何负。

独余索居叹,风雨罢尊酒。一鹤耿在霄,丰姿飒斗擞。

觊以孤骞翼,盖彼不鸣丑。志申宦已达,有怀矢将母。

买楫下湘漓,诗坛群圭卣。蔚然文章家,名字挂南斗。

经术嗟茫昧,蓬心缺启牖。雅音久不作,眇响出瓦缶。

可怜乡壁生,窃窃珍敝帚。大海水所归,众流无不受。

介邱宝所郁,瑰奇无不有。愿为订其是,兼能辨其否。

去留非偶然,出处均不朽。水流闽粤通,归辙苏陈后。

咄哉索居叹,增我离群咎。知己平生几,顿辄判踪

钱塘泛月

明代 张穆

千峰欲夕紫霞催,碧水澄澄画舫回。箫鼓渐沉荷叶冷,胜情偏在月初来。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其二

明代 张穆

白鹤峰遥月上迟,渔灯芦苇夜参差。湖山最是清深处,永福桥头鹤梦时。

访梅花

明代 张穆

一冬清绪坐难安,竹杖寻难过古坛。白屋定知高士隐,红楼更有玉人看。

孤根岂合人间艳,冰蕊应添石室寒。自折杖头无可寄,归来还助几朝欢。

忆故马名春风燕

明代 张穆

轻同飞燕掠春波,奋进曾怜托坎坷。惟剩广栽西苜蓿,年年风暖绿堤何。

寿老友陈梅臣先生

明代 张穆

且谢鹰扬醉共依,莫牵尘共到鱼矶。门临沧海看云幻,里近青山信马归。

直行未尝留腹语,裁诗却肯苦心机。输君晚出升平日,十四年前览德辉。

题画鹤

明代 张穆

碧天黄鹤向东游,下见苍苍有九洲。矫翼蓬山觅俦侣,人间尘满不应留。

山中寄区启图

明代 张穆

崇岩丽霜华,物候正凝阴。幽气动寒蕊,江树貌春林。

北窗虽寡营,贞静固所任。心澹友云间,境寂无繁音。

长啸答空谷,聊复弹素琴。昔有青云侣,岁晏阻清尘。

虽无古人见,实可膺我心。谁将陇上信,招隐北山岑。

访陈元孝北田不遇投宿僧舍

明代 张穆

轻舟閒信海门潮,上访玄门水木辽。山掩夕阳愁客路,钟闻明月有僧寮。

身閒却与清修合,里厚曾知理学标。一路川原丛玉树,寒香忆过敢辞遥。

张穆

张穆

(1607—1688以后)明末清初广东东莞人,字穆之,号铁桥。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1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