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宁
蔼蔼北堂花,原是宜男草。眷此白头人,忘忧不知老。
方洲八景八首 其四 麦陇翻云
时平田里安,麰麦被丘陇。芃芃翠浪翻,蔪蔪绿云涌。
肥硗力虽殊,刈穫日可拱。欲赋两岐歌,周诗更堪咏。
赠柴取中
东风扇微和,万卉敷春阳。盈盈桃李花,烂然竞容光。
绵绵路傍草,根株亦交相。及时起凉飙,零落随秋霜。
争如谷中兰,清标压群芳。虽无艳冶姿,而有冷淡香。
奈何岁华晚,保此故意长。伤哉绿绮琴,纫佩罗衣裳。
视彼同心人,德音实难忘。
淮南王篇
淮南王,好长生。秘书充栋,方士盈庭。丹符断玉籍,左道迷中行。
刀圭发狂疾,几杖遗深情。形气不复完,云雨何由兴。
便便小山客,讳死誇飞升。君不见桥山葬,轩辕浪说垂髯登。
衡阳亦同逝,无士不流声。至今犹慕淮南名。
碧葵
芭蕉分绿蕙分香,不及春红一半妆。任是榴花妒颜色,平生心事只倾阳。
白头公手卷为沈材美题
堂上白头亲,花间白头鸟。故色故人情,双成与春老。
戴文进芭蕉士女 其一
灵壁峰边未著霜,轻分蕉绿试龙香。不知寂寞幽阑思,写到关雎第几章。
写枯木幽篁送陈大用
方洲秋日景荒凉,古木幽篁遍草堂。写入溪藤送君去,情随疏影共斜阳。
为张佥宪题画松
九疑山中十八公,元气结聚非人工。精求本许周庙致,偶遇不受秦人封。
寒来暑往年华暮,酷月蒸林雪围布。柔芳弱蔓几枯荣,老干槎牙只如故。
东风吹和春雨零,萋迷碧草连根青。野猿林鹤相对晚,时有山人寻茯苓。
东阁同心美如玉,音信寥寥渭如澳。金粉香飘花上黄,虬须紫簇枝间绿。
采花酿酒枝插头,仰援紫藟俯碧流。盘根错节终不试,犹胜野断横中沟。
枝头满,酒盈瓮,为君起舞冈陵颂。造化生材会有期,莫入丁生醉时梦。
毛处士八十寿诗
寿星光彩烛南天,白发逢春八十年。世际七朝人物泰,家传四世子孙贤。
西湖杖屦开行馆,北海尊罍列庆筵。记取十年须一会,还应两度醉花前。
和魏侍御雨中见寄五首 其一
秋来日日望天晴,晓雨初收晚又阴。乡思较来千倍苦,满庭衰草候虫吟。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三十九
动听非谇语,适目无妖妍。诗求句律外,画索丹青前。
尺素竟何物,居然得天全。相彼能事者,殆欲忘朱铅。
画图送韩成章还扬州
出岫无心未倦还,春来云鸟共人閒。满怀幽意谁堪语,背立东风看故山。
方洲八景八首 其六 菊径凝香
田下去来久,三径行复期。采采黄金花,照我头上丝。
含英抱幽馥,佳会良在兹。羊肠九折坂,蔓草应正滋。
林溪六景 其一 东林夜月
风静猿啼月满山,东林夜色共人门。柴门正与清光对,分付山童且莫关。
戴文进西湖景二首 其二
春水鸭头绿,晓山螺髻青。王孙旧游处,云重树冥冥。
一山为沈兑秀才题
人言一拳石,积累成丰隆。为山将九仞,篑缺亏前功。
巍巍圣与贤,养正由童蒙。登泰小天下,卓立超群峰。
兰竹图为朱武题 其一
悠悠王者香,猗猗君子节。上下岁寒期,清湘映明月。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七 两峰出云
南峰云乍晴,北峰云欲雨。中有化霖人,高眠两峰里。
严滩图
物色既堪见,相逢无所言。高风已千古,微意竟谁论。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二十三
淅沥蒹葭雨,依微杨柳烟。翅薄轻纱过,晴隐硝珠圆。
宁当狎雌絷,莫受蛛丝缠。与物本无患,陈生有遗篇。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题灵隐小画二首 其一
迎碧堂
戴文进芭蕉士女 其四
无锡杨叔屿寿藏八景 其六 白石庵
林居秋兴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三十八
重建温国文正公祠堂颂
一笑山小飞来峰杂咏三首 其一 宿雨岩
王若水石榴枇杷图 其二
真寂八景 其八 半池月
常林欢
杂咏十三首 其六
艺兰为王本诚作
芭蕉美人
马和之野有蔓草图
送王司训赴临江
王若水石榴枇杷图 其一
送刘指挥邦彦袭职南还
林溪六景 其四 蓉溪秋水
吴栖云挽诗
四月二日西湖再汎四首 其一
何都宪望泮楼
咏梅二首寄沈孟渊 其二
徐志远四景画 其一
挽孙孟玙医士
耕隐堂
咏竹寄所知
刘廷器云山图
沈石田山水为于景瞻题
题野栀山牡丹二绝 其一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三十四
送陈太常致政十韵
水南别业四首 其四
题淇澳晚节诗册寿王瑞之十二韵
题石菖蒲六韵
题平湖陆廷仪鸰原耕隐诗卷
荣寿堂八韵为吴瑜壁都宪赋
一笑山小飞来峰杂咏三首 其三 丹丘
追挽刘世亨父
沈元节父母挽诗 其一
张南山二景 其二
花鸟小画
为王用诚题画十二韵
和魏侍御雨中见寄五首 其四
夏圭风雨图
题林良枯木喜鹊图
四月十三日游灵隐二首 其一
送董廷瑞赴南台
王孟端烟雨竹石正统十四年为许竹窗题 其二
画元章拜石图附一诗
题钓鱼图勉许瑛
和韩成章怀归四首 其一
题乾坤一草亭
张复阳画
南山荣寿诗寿杨方伯父怡梅翁
夜行舟中闻笛
张南山二景 其一
见雨雪叹戊辰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