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魏侍御雨中见寄五首 其四

和魏侍御雨中见寄五首 其四

明代 张宁

落落惟应鲍叔知,逢时仍抱失时悲。长杨宫殿新成赋,欲献犹疑是古词。

诗人张宁的古诗

迎碧堂

明代 张宁

茆屋临深面面开,虚明无处著尘埃。苍茫晚色烟中起,晃漾晴光雨后来。

静绿侵衣人傍槛,空青入座水生苔。诗成却爱沿流咏,蘋蓼香中有钓台。

秋江烟艇

明代 张宁

山水风烟共一舟,清嬴诗病不禁秋。残阳欲尽寒潮落,欲采江蓠寄远游。

和魏侍御雨中见寄五首 其五

明代 张宁

双鬓逢秋病转多,野田风雨欲成河。鹊巢不是当年好,天上佳期近若何。

东岳云峰图

明代 张宁

荡胸云气接空冥,齐鲁阴阴未了青。不见当时封禅处,紫烟红雾满云亭。

方节妇兵科给事中辅之母

明代 张宁

沧波东去断魂归,镜里孤鸾静不飞。宗祀有灵遗腹在,闺门多难一身微。

已甘白骨埋青野,肯许缁尘上素衣。岂料旌封能待老,此生辛苦幸无违。

独行寄璇卧云

明代 张宁

清泉白石四无邻,绿树青山远近春。落尽桃花人迹断,只应潭影伴閒身。

题沈明德画蕉

明代 张宁

雨山先生懒折腰,清如立石瘦如蕉。兴来写尽金壶汁,应是春醪宿未消。

寄妻弟王宽秀才兼刘公贽

明代 张宁

记得年来下第时,春风偶复遇佳期。十年灯火黄齑饭,千里风云白玉墀。

滥进已为同辈笑,成名喜慰老亲思。金台回首频惆怅,积雨新秋好下帷。

花鸟小画

明代 张宁

葳垂枝上花,宛恋枝头鸟。花与鸟无情,鸟自怜花好。

魏仲礼金笔院景四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琼芳玉烂春如画,金屋娉婷晚妆罢。紫垣星象照千门,天上人间共清夜。

金莲炬促双步摇,铜龙咽尽蝇声嚣。衾裯未暖闻鱼钥,起候宫车视早朝。

梅花鸟

明代 张宁

娇小青衣使,茏葱蜡瓣花。依然香韵在,清赏属谁家。

题便面山水

明代 张宁

斜阳晚色满沧洲,红叶飞随水乱流。惆怅隔江人不见,西风谁汎木兰舟。

杂题六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幽芳寄悬崖,秋蒲出寒水。相对不胜情,萧萧半江雨。

葡萄歌

明代 张宁

君不见贰师城外行人稀,葡萄满目秋离离。初年托根古城下,岁久漫与城垣齐。

城下居人日争树,伐干分根不知数。一叶寒声动地秋,尽入城中酒家去。

万里征车大宛回,离宫别观一时栽。苜蓿榴花烂相照,知是将军西域来。

火云亭亭天伏暑,满架繁阴凉似水。屋里蛟人坐泣閒,海底苍龙蟠不起。

眷兹岁月几悠悠,捲蔓何人入具丘。雨露不忘中夏泽,冰霜长保故园秋。

故园风景今宁好,名马千金野田草。惟有年年客土春,至今犹说汉朝人。

瀹雪诗

明代 张宁

总是金山与惠山,源流无不历尘寰。从来天一清凝味,只在陶生茗瀹间。

送刘指挥邦彦袭职南还

明代 张宁

将军少年才且武,二十辞家见明主。二陈功伐拜天颜,带砺山河二先祖。

祖死辕门父守边,风沙凌厉雪盈颠。据鞍不复清时用,抚剑徒怀旅力愆。

繇来勋业期无替,韬略传家世相继。圣主方思禦侮材,兵曹共识干城器。

天书薄暮出黄门,平旦寻承世袭恩。金带镂花明晓日,锦衣盘兽结春云。

明朝便踏南归路,马首青山天外树。鸿鹄冲霄关塞长,云霞出海江天曙。

君归为我问边隅,倭夷伺间今何如。晨操夜守五千卒,披坚执锐寒无庐。

吮痈死士古来有,况复青春读书久。不见江南干事人,弈叶登墙传不朽。

美人图二绝 其二

明代 张宁

月明如水溢秋波,手撚花枝夜思多。玉魄冰魂无著处,欲随青鸟扣嫦娥。

为吴玉甫侍御题芙蓉图

明代 张宁

志士怀寂寥,佳人念迟暮。佳与秋风期,不悟春已去。

嫣然如有情,暄妍发寒素。红摇碧潭水,绿掩黄叶树。

垂垂翠帐烟,冉冉锦城路。试问涉江人,相思在何处。

过梅庄怀旧

明代 张宁

野梅茆屋石阑干,白首空山几度看。纸帐梨云春梦冷,断桥残雪暮窗寒。

风光不减当年好,诗酒犹怀晚岁欢。却忆种花人不见,陇头无信月漫漫。

哭内十二韵时年十七

明代 张宁

笄总承归聘,青春媾悯凶。褰帷惊落媾,属纩怨乘龙。

夙抱衾裯苦,未遑组织工。弦琴悲窈窕,中馈失仪容。

垂绝啼沾臆,临危噎抚躬。平生怀冀缺,今日愧梁鸿。

弟妹江关外,姑嫜疾疫中。宗姻稀袒免,馀服杀期功。

陇庙馀班祔,箕裘冢命空。永怀愁不寐,长恸意无穷。

草绿閒门雨,花明后苑风。年年桃李树,凄绝旧行踪。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