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王孟端烟雨竹石正统十四年为许竹窗题 其二

王孟端烟雨竹石正统十四年为许竹窗题 其二

明代 张宁

美人远我天一方。何以遗之双琳琅。黄云蔽天日无光。纷纷雨雪濡衣裳。

诗人张宁的古诗

送陈太常致政十韵

明代 张宁

都门饯别马騑騑,家在千山去路微。一代衣冠嗟独往,两京词赋见应稀。

秋风送客浮云尽,江水迎人野鸟飞。共说太丘閒更好,却嫌彭泽晚才归。

已将素学酬明主,犹有丹衷念琐闱。尘梦觉来惊复定,物情閒后是成非。

门无候吏敲残漏,夜有邻翁款竹扉。身世忽从何处落,功名始觉此心违。

林间倚杖看桑梓,雨外行歌种蕨薇。莫为容台惜遗老,汾阳子婿尽朱衣。

滹沱冰合图

明代 张宁

人心久思汉,帝主自有真。多难启弘业,独此邯郸人。

穷蹙白登围,仓猝滹沱水。河冰纵不合,光武亦不死。

怡菊周德辉卷

明代 张宁

严君去云久,手植已成荒。促戚远行归,顾眄心徬徨。

言薙蔓草芜,再汲清池潢。玄功不遐弃,时及仍芬芳。

故物幸兹在,慰悦如有将。见此聊相慰,笑舞襕斑裳。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二十八

明代 张宁

去彼蜣螂秽,超居风露清。蜕囊半未脱,健臂已前撑。

潜蛟起泥滓,厉璞登琼英。大小分已定,变化同其情。

杂题七首 其七

明代 张宁

银海流光濯缟衣,九霄风劲快高飞。生来便是神仙侣,浪说千年化令威。

和阴佥宪宗孟桃源梦诗四首 其四

明代 张宁

百折回流九锁山,桃源应只是人间。仙家早有迷津术,何事教人错往还。

水南别业四首 其三

明代 张宁

夙昔爱林壑,遂怀泉石居。下焉安所适,上焉荷唐虞。

无穷毕日欢,耻与放浪俱。此意不自昧,付之耕凿馀。

秋凉入林薄,时复课儿书。先民有遗诏,经训乃菑畬。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七

明代 张宁

茵蔯欲成蒿,蘼芜亦云谢。水涨污耶深,时蛰看已化。

纤腰尚蜿蜒,弱翅举复下。婉转如有情,追逐不能罢。

秋江八景 其四 落雁汀

明代 张宁

云衢千里路漫漫,水碧沙明夜满滩。何事黄昏尚凝睇,伴人孤影隔江寒。

夏圭松涛怪石图 其一

明代 张宁

巨灵凿山翻地轴,老龙槎牙奋空谷。老洋灏气溢不收,一道奔腾鬼神哭。

吕梁洪上孤月明,徂徕黛色参天横。黄河一泻几千里,人道天潢东向倾。

郡太守齐公殁既为近律以悼司勋沈先生少予言作薤歌

明代 张宁

薤上露,何瀼瀼。古人去后今人伤。北邙山头日无光,悲风萧萧生白杨。

金玉充前除,一去不得将。专城五马贵,穹碑映斜阳。

惟馀父母心,黎庶增凄凉。长淮水流云路长。薤上露,何瀼瀼。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四

明代 张宁

漏石倚空苍,弱草飏残碧。眷彼飞来双,栩栩飘复集。

鸿鹄志万里,松柏挺千尺。洪纤各有定,非分焉所得。

送别沈履德

明代 张宁

园花发朝艳,谷鸟遗春音。岂无旦夕佳,倏忽流光阴。

幽居寡时好,感子时过临。冥言启孤愤,高步超烦襟。

夙昔怀远道,遄别悲来今。对酒不及醉,眷此故情深。

子夜四时歌 其二 夏歌

明代 张宁

淼淼吴江津,悠悠越溪渚。南风递荷香,洄溯三百里。

不见荡舟人,难随采莲女。

为吴方伯写海天秋望图

明代 张宁

老树荒山海上头,碧天沈水不胜秋。乾坤定位东南缺,江汉朝宗日夜流。

人世劳生真渺粟,仙家何处是浮丘。凌虚不见扬尘处,风送云涛起蜃楼。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三十八

明代 张宁

尔雅列名称,埤雅伸疏义。恢恢造化功,独此亦难备。

况当画史传,舐墨随手至。骊黄牝牡间,不必问形似。

飞泉出壑图

明代 张宁

一从神斧辟龙门,万里翻澜日夜奔。浪说黄河自天上,不知何处是真源。

寄刘世亨兼简诸故旧

明代 张宁

别后逢人每寄声,自怜多病托群英。经纶有策怀先达,科第无才愧后生。

淡月疏钟京阙梦,白鸥烟水故园情。雍容礼乐三千辈,日近清光仰太平。

题莘叔耕山水图

明代 张宁

山出云兮周垣,水洄风兮双弹。树交维兮帐羃,猿鹤语兮歌繁。

漱清蒙兮酎饮,撷芳实兮珍餐。缉青蒲兮盛服,枕白石兮重裀。

纷彼美兮难即,易予素兮聊安。怀良朋兮不至,胡一来兮遄还。

念蓬累兮终陋,感匏系兮长叹。谅馀衷之耿耿兮,终吾遇而盘桓。

为丰参议题柳岸春风

明代 张宁

林塘三月柳依依,摇飏东风近竹扉。旋逐歌声飘舞席,淡随春气入罗衣。

落花满路啼莺歇,芳草凝寒燕子飞。自是平泉行乐处,风光不与赏心违。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