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四月二日西湖再汎四首 其一

四月二日西湖再汎四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春去才一日,天宇寻清和。湖草犹碧寻,湖水馀澄波。

安能对佳山,不饮空嵯峨。邻船留宿欢,皓齿发清歌。

推窗动孤笑,吾意其蹉跎。

诗人张宁的古诗

送杨太守六韵

明代 张宁

关西清白旧相传,政事文章继两全。政路风尘将白首,客怀冰蘖尚青毡。

气凌华岳群峰下,志薄秦关百战前。秋水月明霜满地,春风冻解日行天。

谁家陇亩无桑谷,到处民居有诵弦。老我病归思借寇,重来未卜意萧然。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二十一

明代 张宁

短翅不高飞,长踦不善走。跳踉并蟏螽,局缩居泽薮。

三孱不满隅,匹处竟无偶。彼亦何人斯,蠢尔亦可丑。

张复阳山水图为李信题

明代 张宁

南山道人天发机,平生墨妙探幽微。平中山水自许大,千仞复振冈头衣。

笔锋未下见丘壑,欲挽关荆驱李郭。一种荒閒寂寞乡,苍茫蓊郁烟霏落。

目断寒涛不尽山,寥寥宇宙一人间。夕阳欲送晚色至,寒意暗逐秋潮还。

秦宫汉殿知何有,玉帐牙樯今在否。前人已往后人哀,忙地何如閒地久。

孤云起尽水穷津,潭影山光相照贫。超然坐到无言处,风雨不动天长春。

道人此意无人识,一幅生绡露遗迹。惟有风流李谪仙,汪洋宦海閒鸥立。

秋暮有怀杨熙春

明代 张宁

问程知是到长沙,音信长长只自嗟。孤枕客边应有梦,一身愁里似无家。

经秋古树留残照,临水荒城见暮鸦。几度夜深寒不寐,潇潇风雨上窗纱。

寿刘侍御母八十

明代 张宁

朝廷有道家无事,八十年来见太平。婚嫁及时诸子在,闺门如水一身清。

龙章到日心应满,鹤发逢秋眼倍明。如记北堂萱草畔,年年此日庆长生。

班婕好团扇图

明代 张宁

宠辱由来事不常,佳期未不永相忘。君恩偶为炎凉换,妾意终当箧笥藏。

粉黛香消金屋妒,熊罴梦反玉簪祥。旧怀寥落新愁并,长信宫前草又黄。

一笑山小飞来峰杂咏三首 其一 宿雨岩

明代 张宁

峨峨苍玉峰,寂寂归云洞。暮雨宿空岩,萧斋伴幽梦。

游金粟寺寄湛璇二方外

明代 张宁

金粟名山碧海边,上方楼阁近诸天。人推转藏闻清梵,自洗残碑认往年。

南度龙章千古在,西来象法一灯悬。登临不见怀人处,回首孤云思惘然。

一笑山辞

明代 张宁

邈舒啸兮山间,宛游息兮幽閒。齐绮褐兮无斁,忘藿肉兮加餐。

滴花露兮月午,宿暮雨兮空岩。画烹茶兮烟远,夕往颊兮云还。

濯莲池以舒思兮,步兰坡以怡颜。卓笔盘陀兮研清涟。

挹苍玉之佳爽兮,眄芙蓉之巑岏。怅昔游之既远兮,念长别而怀惭。

晤无由而忽至兮,安毕景于忘言。

凤来朝 送李载章

明代 张宁

桃李河阳路,叹玉人、去时秋暮。记惠风华月,春深处。

最苦是,离亭雨。闻道玉京朱户,扫公车、半留台座。

待向谁告诉。暂借作、海隅主。

咏梅二首寄沈孟渊 其二

明代 张宁

孤根春暖雪初消,香满西湖第六桥。最是怀人窗下意,怕看明月上寒梢。

水南别业四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远村暑气薄,衡门绝尘鞅。禾黍满污邪,松篁翳林莽。

富贵复何心,琴弈偕所往。起诵康衢谣,悠然发遐想。

薰风自南来,坐我羲皇上。慨彼河上翁,所乐异天壤。

期张天常不至

明代 张宁

岁尽东风转,衡门日晏开。不知因底事,不见故人来。

戴文进芭蕉士女 其四

明代 张宁

蕉花新吐绛苞香,却与宜男隔画墙。摘叶题诗记时月,看渠何日献蕉黄。

窗友张彦晖老未有字甚非古义予惟善不可以老辞过不可以老遂因字以 ...

明代 张宁

白发见重孙,名称尚未分。是谁司冠尚,率尔缺仪文。

父命元当重,宾言已莫闻。直须存古道,慎勿蔽时氛。

远迈工商业,高攀睿哲群。因之坚晚节,风采抗浮云。

题方同知马图 其二

明代 张宁

玉河水浅没霜蹄,可是长杨射猎归。一种天闲刍牧共,为谁清瘦为谁肥。

飞泉出壑图

明代 张宁

一从神斧辟龙门,万里翻澜日夜奔。浪说黄河自天上,不知何处是真源。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二

明代 张宁

南山有佳色,束篱阒无人。朝为头上花,暮作车下尘。

谁与念恒节,培溉当良辰。落落竟何语,把玩聊相亲。

倪克威寿萱图

明代 张宁

蔼蔼北堂花,原是宜男草。眷此白头人,忘忧不知老。

李汉祥退閒诗

明代 张宁

男婚女嫁已阑珊,断送浮生作大閒。不是逢僧聊半日,直须投老入孤山。

潮平野渡虚舟泊,日昃寒林倦鸟还。车马自喧心自逸,满庭芳草荜门关。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