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外弟信臣总干西归驻舟沙岸得半月之款于其行口占道别

外弟信臣总干西归驻舟沙岸得半月之款于其行口占道别

宋代 张栻

外家源流远,文物被诸孙。文我数年来,颇识佳弟昆。

酥酪本同味,兰芷非殊根。竞爽有如此,知当大其门。

信也来过我,气貌清而温。方忻驻足地,中有静者存。

皎然明月光,岂复受浊浑。埙篪迭和时,此理试共论。

诗人张栻的古诗

和择之韵

宋代 张栻

旧说峰头寺,真成杖屦来。
却寻泥路滑,更喜野云堆。
寒积三冬雪,阳生九地雷。
城中几亲友,为说看山回。

和元晦晚霞

宋代 张栻

早来雪意遮空碧,晚喜晴霞散绮红。
便可悬知明旦事,一轮明月快哉风。

和安国送茶

宋代 张栻

官焙苍云小卧龙,使君分饷自题封。
打门惊起曲肱梦,公案从今又一重。

送赵节卿

宋代 张栻

昭代才难叹,宗盟世有人。
千钧定晚试,一角信逢真。
政拟寻梅共,还经折柳新。
青云看稳上,回首楚江春。

张子渊携二子西归求予诗为赋此以致乡党之义

宋代 张栻

穷冬溯荆江,风急波涛怒。张君一叶舟,追逐任掀舞。

时从古岸边,颇得班荆语。君家岷山下,须眉挟风雨。

万里垂橐归,问君自何苦。两儿才过膝,秀色隐眉宇。

昨者试省中,旁观正如堵。诵书声琅琅,亦复记训诂。

呼前与酬答,进止良应矩。我为三咨嗟,每见必摩拊。

祝君须爱惜,事业贵有序。美质在陶冶,如器无苦窳。

道远方愁予,速成戒自古。可使利欲风,居然熏肺腑。

良心人所同,爱敬发端绪。岷江本一勺,东流贯吴楚。

但当养其源,日进自莫禦。君归闭门思,予言或可取。

和定叟送行韵

宋代 张栻

旧别情何限,重逢意豁然。
相看疑似梦,款语不成眠。
但欲灯窗共,其如事役牵。
固应回首处,只在集云前。

筠州曾使君寄贶中州新芽赋此以谢

宋代 张栻

日长燕寝无公事,忽忆故人云水边。
包裹甘芳慰幽独,使君风味故依然。

长沙郡丞丁君挽词

宋代 张栻

帘吏今尤重,朝家诏举频。
方看千里驾,忽尽百年身。
职业忧劳甚,游从笑语真。
空令行路叹,没后见清贫。

次陈择之游湖韵

宋代 张栻

落日游鱼上,青林白鸟过。
稻香来隔岸,岩影占清波。
招隐何年赋,寻幽此地多。
晚凉容纵棹,听我采菱歌。

过乖崖堂

宋代 张栻

平生乖崖公,及此拜仿像。
凛然风埃外,余子避英爽。
忆公昔正色,抗抡指邪枉。
念当绝其根,所畏日滋长。
晴空轰雷霆,下土走魅魍。
云何廊庙姿,半世江海上。
徒令治郡声,迄今满天壤。
论相危及公,亦岂坐倔强。
嗟哉彼隘俗,利欲扼其吭。
闻公卓绝风,吐舌仍傥怳。
岂知古之人,事业是所养。
临机随手应,如爬适苛痒。
李侯亦高世,希踪自畴曩。
万里见丹青,高堂辟虚敞。
琅琅壁间记,读者兴慕仰。
我来岁云莫,霜林振余响。
叹息重徘徊,题诗诏吾党。

送外弟宇文挺臣二首

宋代 张栻

合族情尤重,论交意复深。
还为万里别,未尽几年心。
佳处应相忆,书来傥嗣音。
及时须努力,莫待鬓华侵。

城南杂咏二十首·石濑

宋代 张栻

流泉自清写,触石短长鸣。
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十六

宋代 张栻

花柳芳妍十日晴,五更风雨送馀春。莫嫌红紫都吹尽,新绿满园还可人。

方广圣灯

宋代 张栻

阴壑传闻炯夜灯,几人高合费追寻。
山间光景只常事,堪笑尘寰万种心。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 其一

宋代 张栻

里胥不踏桑麻路,桴鼓长闲花柳村。都在邦君和气里,卖刀买犊长儿孙。

追饯马宪

宋代 张栻

肤使行原显,清风伴往还。
诗情浑漫兴,雪意正相关。
许国心何壮,忧民鬓易斑。
留连三日语,解后十年间。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其四

宋代 张栻

曾是南荆地,他年竹马迎。旌旂严骑士,弧矢盛民兵。

细考规摹旧,还知节制明。思公如岘首,同我泪纵横。

仲秉再用前韵为梅解嘲复和之

宋代 张栻

几年身在水云间,愈见花边下语难。
犹有故人相慰藉,西山载酒未盟寒。

和元晦雪压竹韵

宋代 张栻

山行景物总清奇,知费山翁几许诗。
雪急风号联骑日,月明霜净倚阑时。

同游岳麓分韵得洗字

宋代 张栻

游观不作难,呼舟度清泚。
新晴宿潦净,群山政如洗。
上方着危栏,万象见根柢。
寒泉自可斟,况复杂肴醴。
高谈下夕阳,邂逅玄钥启。
中流发浩歌,月色在波底。
张栻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30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