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栻
乃翁詈贼气如虹,千载衣冠起懦庸。双庙已应同卞壸,佳儿今喜见甄逢。
传邮赠我凌云句,断简知君学古胸。忠孝可全须力勉,策勋宁复羡侯封。
正甫还长沙复用斜川日和陶韵为别
城南杂咏二十首 蒙轩
开轩仅寻丈,水竹亦萧疏。客来须起敬,题榜了翁书。
同元晦择之游岳道遇大雪马上作
城南杂咏二十首·西屿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 其十一 吟风桥
桥边风月佳,俯仰有馀思。无忘履冰心,方识吟风意。
城南杂咏二十首 石濑
流泉自清写,触石短长鸣。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
城南杂咏二十首·船斋
题淮阴祠
所思亭海棠初折赠两使者将以小诗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 其四
我昔临此州,民容拙使君。子行为多谢,慰彼无毫分。
隔墙闻正父乡饮甚乐偶畏风不预用前韵敬简
送邵怀英赴召
福岩读张湖南旧诗
城南杂咏二十首·山斋
和黄漕雪中将至长沙
是日二使者出游晚凉有作
疏风细雨随华节,西浦东山总胜游。拙守亦忻凉意好,挑灯清坐读春秋。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 其二
岁律亦已暮,风烈雪漫漫。去路阻且长,念子衣裘单。
上封有怀元晦
岁晚烹试小春建茶
自乌石渡湘思去岁与朱元晦林择之偕行讲论之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300篇诗文
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盖取杜陵所谓楚岫千峰翠者 ...
和元晦赠上封和老
昨过漕台庭前茶醾盛开已而詹体仁海棠和章及
户曹庐陵胡君引年求谢事予视其精力未衰留之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和元晦马迹桥
筠州曾使君寄贶中州新芽赋此以谢
和杨教授
过乖崖堂
送张深道二首 其一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 其七
和张荆州所寄 其五
喜闻定叟弟归
和择之登祝融峰口占
舟行湘阴道中雪作
安国置酒敬简堂分韵得柳暗六春字 其四
马上举韩退之语口占
和元晦咏雪
严庆胄射策南归迂途相访六月二十有一日同游城南书院论文鼓琴煮茶 ...
追饯马宪
城南杂咏二十首·丽泽
方广圣灯
送临武雷令 其一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夕阳台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霜杰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其四
和元晦晚霞
庚申过青草湖
二使者游东山酒后寄诗走笔次韵
寒食前三日野步乌龙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撷盈匊酌玉泉煮之芳甘特 ...
醇叟崇道之丧未得往哭闻窀穸有期辄赋二章以相挽者 其一
柳堤 濯清亭
送零陵贾使君二首
道傍残火温酒有作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十四
次韵刘枢密 其一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三
清明后七日与客同为水东之游翌朝赋此
道旁见获者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 其一
下山有作
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因复作此
谢邢少连送葡萄豆蔻栽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蓼步
赠乐仲恕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其二
登楚野亭见张舍人题字
和择之福岩回望岳市
晚过吴伯承留饮
送杨廷芳三首
诗送元晦尊兄
六月二十六日秀青亭初成与客同集
方广道中半岭少憩
和元晦方广版屋
自西园登山
和张荆州所寄
和择之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