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栻
四月四日饮吴仲立家海桐花下吴伯承以事不至
笋脯一平驰寄因和去岁诗为一笑春笋未盛尚续致也
权门极珍羞,未办食龙肉。我家湘楚山,箨龙饫奴仆。
淮南户户有黄齑,公今径归亦不痴。更包笋脯赠行李,定应笑杀长安儿。
小园茶醾盛开伯承以诗见督置酒于此为增不敏
和陈择之春日四绝
正月强半梅犹未开黄仲秉作诗嘲之次韵 其二
水边疏影几人知,尚喜诗翁到未迟。怪得寻花心眼别,去年曾赋上林枝。
游章华台
自西园登山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夕阳台
送周畏知二首 其一
秋冬仍苦雨,旬浃喜霜晴。木末楼台见,江头橘柚明。
登临方适意,离别已增情。后夜相思地,寒梅影正横。
赠乐仲恕
老子曾从先觉游,后来文采继风流。胸中有意穷千古,笔下成章映九秋。
尘世利名无著莫,圣门事业要精求。咏归消息今犹在,鱼跃鸢飞会得不。
自方广过高台
送零陵贾使君二首
若海运使移节广东赋诗赠别予每过若海诸郎诵
曾节夫罢官归旴江以小诗寄别
游诚之来广西相从几一年今当赴官九江极与之惜别两诗饯行 其一
游子名家后,天资更敏强。壮怀知自许,远业定难量。
幕府文书简,韦编趣味长。怅然成阔别,音寄莫相忘。
和元晦雪压竹韵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二十三
疏竹萧萧正雨声,眼中日影又还晴。钩窗燕坐夏将半,荷叶已香湖水清。
南轩木犀
用前韵送彪德美
尝嗜贵知味,短绠难汲深。短书不能发,但自成书淫。
况复翻异说,潢流渺难禁。岂知言意外,妙此惟微心。
初无古今异,岁月谩骎骎。五峰讲学地,叹息风雨侵。
前时约同途,旧游怆追寻。鸣凤不可见,修竹馀清阴。
斯文天未丧,千载发韶音。春风满天宇,鱼鸟自飞沉。
河流贯霄极,芥舟胶寸涔。神交独吾子,妙处但微吟。
文会匪易得,未应归故林。君无泉石癖,膏肓讵须箴。
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盖取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300篇诗文
和张荆州所寄 其五
岭南荔枝不可寄远龙眼新熟辄以五日颗奉晦叔
大云岩
城南即事 其二
寄赵漕
送曾裘父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梅沼
次韵刘枢密 其一
十五日过小孤山
城南即事 其四
叶夷中屡以书求予记敬斋予往年尝为亲旧为记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十四
定叟弟生辰
送周畏知二首 其二
城南即事 其五
户曹庐陵胡君引年求谢事予视其精力未衰留之
谢邢少连送葡萄豆蔻栽
访罗孟弼竹园
送李新州
方广道中半岭少憩
湖南参议宋与道奉祠归崇安里中赋此以别
帐干周君桂林相从之旧已亥莫春出岭迂道相过
陪安国舍人劳农北郊分韵得阑字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
赋郑子礼寿芝堂
送杨廷芳 其三
六月二十六日秀青亭初成与客同集
送韩宜州
隔墙闻正父乡饮甚乐偶畏风不预用前韵敬简
道旁见获者
和张晋彦游岳麓
福岩读张湖南旧诗
送赵节卿
道傍残火温酒有作
和择之福岩回望岳市
送祖七侄西归二首 其一
赋遗经阁
上封有怀元晦
从郑少嘉求贡纲余茶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十九
韩廷玉筑亭於官舍之旁园中故多梅会有飞雪予
送陈择之
中春过阳亭
寿定叟弟 其四
送外弟宇文挺臣二首 其二
送李崧老归闽二首 其二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和德美韩吏部笋诗
城南杂咏二十首·山斋
题唐兴寺湘江亭
重九日与宾佐登龙山
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因复作此
和元晦后洞山口晚赋
用元晦定王台韵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其二
次韵许深父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