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黄陵题咏

黄陵题咏

宋代 张舜民

箫韶不返九疑愁,双凤追思楚水秋。
袆翟飘摇摧画壁,佩环零落挂帘钩。
春深兰芷供香案,日暮乌鸢送客舟。
自是江湖清绝处,后人憔悴写离忧。

诗人张舜民的古诗

登大岯

宋代 张舜民

东郡韩延寿,黎阳李魏公。
一时推岂弟,累代想英雄。
草木芳菲外,山河感慨中。
但逢川上客,不见狎鸥翁。

和同使郑内藏见始之作

宋代 张舜民

仗节传呼出紫宸,燕南蓟北望车尘。
身为五郡循良守,家是三朝宿卫臣。
对榻梦魂思共得,据鞍吟啸喜相亲。
驿亭处处逢花发,疑是春光解送人。

送郑平叔司勋之陕二首 其二

宋代 张舜民

憧憧大道两京来,千骑东方最上才。岂有甘棠存故国,空馀河水绕行台。

松筠寂寂徵君宅,箫鼓匆匆过客杯。九陌风尘归未得,不知青眼为谁开。

宴桥上

宋代 张舜民

桥上置杯盘,可容十客坐。
游人撑小艇,却从桥下过。

题豆馆

宋代 张舜民

关头日落薄衣襟,又对丛芦拥鼻吟。
尘土十年缠马足,只凭双鬓照归心。

赠山人张无惑善画山水

宋代 张舜民

西征已度故关山,秋雨零零路屈盘。
受尽艰辛心不足,解程又展画图看。

和邠倅王正夫大夫游西湖

宋代 张舜民

雨过花开一郡忙,紫微山影照湖光。
东风不费舟船力,暖日能添罗绮香。
已拚今朝须尽醉,预愁明日又辞乡。
饱闻冯翊无花草,唯有城头至乐堂。

度秦岭

宋代 张舜民

狗日去中山,春尽抵冯翊。
闰晦适石城,发轸蒙再谪。
有姪佐晋阴,所幸在肘腋。
儿女本天爱,未免各分北。
同行五六口,出关已登陟。
舍去两京道,右手入大谷。
入谷路崎岖,少前屡颠踬。
秦岭生所闻,今日乃相识。
一舍蹑其跌,两舍跨其脊。
东井闻水声,南箕观簸析。
西历华山小,北瞰黄河赤。
大荔信毫末,中条真拳石。
终夜听猿啼,白昼履虎迹。
俯仰天地间,浩然为一色。
是时甫中元,寒冻地欲坼。
婢仆急榆火,腹背互熏炙。
辗转竟号呼,良久各苏息。
其南差濔迤,稍降已温液。
及至洛水滨,挥汗复畴昔。
乃知高卑殊,能使气令易。
商於固善地,又且近乡国。
感涕荷君恩,死生宁有极。
凡人历艰险,乃心方惊策。
常使处燕安,政如怀鸩毒。
所以古先人,平居犹运甓。

壬戌孙览右司同年以诗见寄用韵和酬

宋代 张舜民

孙郎卧省正当年,曾奏嘉谋玉扆边。
事契且论龙虎榜,行藏休问孝廉船。
从军脱略矜横槊,禦魅迁流喜执鞭。
莫怪子云知遇晚,勒铭终欲上燕然。

徐刚中醴陵少府于山中寻出一洞有铭曰虬渊自然六室奇怪求诗以纪之 ...

宋代 张舜民

重重翠筱蔽溪湾,石烂松枯不记年。但见桃花浮绿水,有时独鹤下青田。

自然六室流钟乳,别隐三阶出洞天。身在故乡人不识,秪应徐令是丁仙。

梁才甫自湖南移使广西移使广东自广东复移湖

宋代 张舜民

天际雪帆百尺开,广西移尺广东回。
未成老大归朝计,且喜平安出岭来。
竹马共迎新使节,松斋暗锁旧莓苔。
回思托荫无多日,早至潇湘欲重陪。

别房州

宋代 张舜民

有客尝谈解散川,偶因晴景到山前。
溪流似景清无底,石壁如门翠插天。
夜气结成三洞雨,春渠饮尽一州田。
临行始觉房陵好,更欲迟留住一年。

郴州送许叔献员外赴道州

宋代 张舜民

岭下为迁客,人中得老成。
传经汉丞相,授讲鲁诸生。
五斗青衫色,三湘白发茎。
话言犹未尽,要作道州行。

东武二首

宋代 张舜民

小白奖周室,夷吾致其君。
各竭当时力,未免后儒言。
骏马日千里,壮士举百钧。
更欲加勉策,折髀与摧辕。

燕山闻杜鹃

宋代 张舜民

晓色千峰杳未分,声声哀怨出云根。
举头忽见思乡岭,何不他时别处闻。

题薛判官秋溪烟竹

宋代 张舜民

深墨画竹竹明白,淡墨画竹竹带烟。
高堂忽尔开数幅,半隐半见如自然。

过山阳有怀

宋代 张舜民

山阳过处苦匆匆,想见平生水陆冲。
但有酒杯浮绿蚁,却无赋笔写游龙。
江湖风浪三千里,京国莺花一万重。
他日君恩容北首,故人能作复从容。

哀虢县令犹子箅 其二

宋代 张舜民

艰生数寸得能孤,满望亭亭百尺馀。霜雪未零摧折去,不材何用腹心枯。

试院感怀

宋代 张舜民

朱户当昼扃,霜帘达夜悬。
霜霜造广庭,皞皞接众贤。
疏莛叩洪钟,短绠汲深渊。
始知学不迨,内顾多歉然。
忆昔居上庠,忝出流辈前。
赋就千金直,诗成万口传。
荀杨迥接迹,班马思比肩。
一从苟干禄,永谢英俊躔。
折腰府悬中,糊口道路边。
世俗多见轻,义士谁哀怜。
憔悴有今日,光辉思昔年。
今兹睹秋闱,犹欲争相先。
枯鱼傍江湖,疲马忆蓟燕。
凉风拂翠幙,陇月向人圆。
物景近中秋,客意孤绵绵。
裴回望清光,欲揽不得全。
永怀懽乐时,把酒谢婵娟。

矴斋独坐怀兄弟

宋代 张舜民

并桥冰乍泮,隔岸柳初黄。
河上春犹浅,天涯日渐长。
平时好行乐,往事入思量。
最恨三年别,应添两鬓霜。
张舜民

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15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