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邯郸少年

邯郸少年

宋代 张舜民

邯郸全盛时,人物自都雅。
更得幽并儿,豪气阴相假。
生求赵王剑,千金不论价。
力购燕国姝,临高起亭榭。
使酒丛台上,夜猎西陵下。
闻说五陵儿,臂鹰驰犬马。

诗人张舜民的古诗

书节孝先生事实于先生诗编之后

宋代 张舜民

古人往矣名空存,尔来冠空谁其伦。语言渊骞行盗蹠,俯仰不愧何缤缤。

先生道义完且洁,去彼取此非今人。事亲岂但綵衣戏,刻木省定长悲辛。

抛官却扫醉经史,胸中无复留纤尘。履穿袍敝突不墨,辞币与粟甘清贫。

自从秀发到白首,造次于是非一晨。当知有昊悯浇散,先生故出拔斯民。

嗟余禀赋虽不敏,管窥偶幸知所因。讲闻先生亦已久,云为辄以书诸绅。

朅来广陵两阅岁,所得比旧又加亲。此编雅什盈数百,覃思成诵惊余神。

恍如听乐周太庙,黄钟大吕皦且纯。又如典瑞出圭璧,璀璨溢目非玞珉。

伟哉固足信万一,髣髴想见容彬彬。吾皇图治急遗逸,空谷相望推蒲轮。

先生高卧焉得遂,细札匪日颁严闉。重惭缰锁脱无计,洒扫犹阻致此身。

愿言师法不少懈,异日有立逃湮沦。

西征回途中二绝

宋代 张舜民

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
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

宴桥上

宋代 张舜民

桥上置杯盘,可容十客坐。
游人撑小艇,却从桥下过。

过山阳有怀

宋代 张舜民

山阳过处苦匆匆,想见平生水陆冲。
但有酒杯浮绿蚁,却无赋笔写游龙。
江湖风浪三千里,京国莺花一万重。
他日君恩容北首,故人能作复从容。

和吕与叔观耤田三绝 其一

宋代 张舜民

南薰门外禾千亩,观稼亭前柳四垂。茭芡满盘新熟酒,年年妆点早秋时。

邯郸少年

宋代 张舜民

邯郸全盛时,人物自都雅。
更得幽并儿,豪气阴相假。
生求赵王剑,千金不论价。
力购燕国姝,临高起亭榭。
使酒丛台上,夜猎西陵下。
闻说五陵儿,臂鹰驰犬马。

秋日陪陕守成伯阁老过魏清逸草堂诗以志之

宋代 张舜民

何处登临散郁陶,草堂依约在东郊。
笼中凡鸟迎新网,天外冥鸿委旧巢。
山色茏葱煇彩旆,田歌呕轧杂鸣铙。
青编虽有知音绝,可是无人学解嘲。

跋百之诗画

宋代 张舜民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画青不知老将至,李陵苏武真吾师。
太平本学治礼乐,犹有暇日能临池。
区中孰最奇,庞眉皓首苟住著,
安得一区我安之。

和吕与叔观耤田三绝 其二

宋代 张舜民

奉常别后青衫窄,刺部归来白发多。眼看汤孙宜黍稌,愧无才力继猗那。

哀虢县令犹子箅 其二

宋代 张舜民

艰生数寸得能孤,满望亭亭百尺馀。霜雪未零摧折去,不材何用腹心枯。

南衙寺会宿王鲍二同年

宋代 张舜民

遍走长城塞,归由舜阪头。
榜中千里骏,天外二星流。
花月仍寒雨,关河逼寺楼。
宁知十年后,此地并衾裯。

舟次金山贻了元

宋代 张舜民

何年灵鹫鸟,飞落大江心。
石壁虽难转,风波不易禁。
楼台分左右,日月见浮沉。
便欲归休庇,长嗟世累深。

和同使郑内藏见始之作

宋代 张舜民

仗节传呼出紫宸,燕南蓟北望车尘。
身为五郡循良守,家是三朝宿卫臣。
对榻梦魂思共得,据鞍吟啸喜相亲。
驿亭处处逢花发,疑是春光解送人。

花时对雪

宋代 张舜民

急霰飘零际,群芳烂熳中。
半开先逐水,未落已随风。
兵渡金陵破,尘来绣岭空。
谁能劳樽酒,暂使客颜红。

离山阳

宋代 张舜民

日日东南去,空劳北望魂。
孤帆转城角,返照入船门。
强饭甘鱼菜,随方学语言。
蛙声不忍听,为似故山村。

吊太白

宋代 张舜民

采石山头秋月明,姑孰堂下秋水清。
可恨世人皆捉月,如何偏解溺先生。

顺阳 其二

宋代 张舜民

隐隐来山远,茫茫去路平。舟车楚北户,城冢汉南京。

小杏沾花摘,春醪对雨倾。士民留我住,强作少陵行。

食杨梅荔枝思去年

宋代 张舜民

杨梅味已酸,荔子色能丹。
火齐骊龙脱,江绡玉露团。
谪居深不负,沈醉亦何难。
今岁无人剥,吁嗟任满盘。

题豆馆

宋代 张舜民

关头日落薄衣襟,又对丛芦拥鼻吟。
尘土十年缠马足,只凭双鬓照归心。

长盘岭遇张复乡人

宋代 张舜民

马头已匝三千里,故国轻抛二十春。一片青山双鬓白,长盘岭下见乡人。

张舜民

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15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