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天赋
捣罢寒衣寄罢书,关山极目意踌躇。夜来纸帐西风急,寒到君边衣到无。
中秋宿白沙堆
月色平分一半秋,白沙川上思悠悠。岩花重露流香合,风伯驱云入洞收。
渔唱可人闻远浦,笛声何处下层楼。孤舟落泊从天定,信步行行不浪谋。
壬辰六月十九谢恩辞阙还南雍
两袖翩翩拂舜风,又辞丹陛向南雍。六经未了三年债,灯火还加五夜功。
脚板昔曾期路远,眼头今已觉天空。欲从南北花消息,都属吾人一念中。
合贡七七百九十有五人金水桥头廷试
列班金水玉桥头,八百衣冠拜冕旒。翰苑命题天涣汗,豸冠监试鹗横秋。
瑞光掩映文华殿,紫气腾飞五凤楼。风送御炉香扑鼻,彷疑身世在瀛州。
南海驰思岳丈罗西塘翁寿旦回文一律
鼕鼕鼓响西塘柳,晓日光天浸碧寒。红脸上公酣寿酒,白头惭我老儒冠。
蓬飘每恨多沉滞,彩舞常怀共乐欢。浓景好当秋点检,东篱绽有菊花看。
亭中避暑即事
兀坐虚亭上,天风喜送凉。槐阴摇嫩绿,荷蕊吐新香。
鱼戏波中藻,莺啼柳外簧。南山浑不语,相对若相忘。
题喜沐恩波到白头
鸠宅吾巢已可怜,一朝仰面见青天。六龙驾上春如海,喜沐恩波到百年。
张家坊以道浏阳寓宝林寺遗浏上人
湘水衡云道路曼,暂投琴剑憩禅关。一檐花影一檐竹,四面湖光四面山。
青野谩酣黄鹤梦,白云常伴老僧閒。孤城未入浏阳境,民瘼原来想一般。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赞 其七
廉廉廉,本分之外莫求添。贪泉不改夷齐操,煮石餐霞味亦甜。
淮安大雪
二月十四淮安雪,彻望嵯峨白玉楼。叫月子规含夜恨,怯寒柳眼带春愁。
参差四野皆银树,错杂黄河尽宝舟。谩笑老天欠收拾,琼花轻放逐风流。
余尝读张子野诗有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惜未见其全文爰续三句于后
云破月来花弄影,夜深风软鹤归窼。楼台半插青霄外,摇落笛声飞过桥。
登下埔金龙山寺
花含久蕊逐时开,笑侣登高一放怀。晚景未应嫌路远,举头咫尺是天台。
催徵写怀
闻说浏阳百谷丰,迩来九室十家空。多因遭旱连年苦,何况催科一并同。
鞭扑欲加怜菜色,稻粱无计问河东。排云欲向青皇诉,楚水吴山路不通。
过江门因思白沙先生
石门流水出江门,一酌浑如酒半醺。袖带暗香人未解,月明移棹动溪云。
次韵忆甘泉先生
酌酒狂歌对万山,乾坤浩荡几何关。罗浮老鹤应相待,何日乘风自楚还。
庚戌四月十四日
曲肱而枕乐有馀,夫子当年不我诬。无梦坦然无障碍,就教有梦亦安舒。
秋夜有怀 其三
金风淅淅夜迢迢,四壁蛩声自寂寥。展转不成蝴蝶梦,腹中似有断肠刀。
寄大埔胡大尹
星斗文章仰老成,庐山飞舄越山城。邻封有幸同沾化,循吏何人独擅名。
明月一天无犬吠,清风百里有琴声。鱼书便达情犹歉,何日登龙慰识荆。
送泰和萧汝阳归因上福欧阳价
饯送人龙值一阳,梅花何日报春光。蜀江人问行藏事,野服无拘坐叶冈。
淮安见黄河白骨
乾坤覆载何茫茫,达人观之如室堂。黄河水滨多白骨,知是阿谁因甚殁。
悲风悲雨震寥廓,杳杳孤魂何处泊。谁能振衣登昆崙,穷荒绝漠来招魂。
仰天更借春台烛,照此枯髅再生肉。
次韵李白石主事爱梅亭对梅花绝句十首录六 其六
一枝刚趣夺春元,唤转阳和到沁园。此去调羹当大用,万年人仰是孤根。
张天赋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311篇诗文
题清河王小清尊甫友松友松翁前作教沂后作教鸡泽小清昆玉皆太学生 ...
四月八日素庵兄旦
题碧湖池边六柱亭
复种神光山柏一绝纪之
命名三首 其三 讳家喻
仲冬朔早山行
题大埔户年兄曾梅平寇录三首录二 其一
入陈家坊
次韵送雷师傅行
丁未归舟会昌写怀
又写怀 其一
寄惠阳叶两峰
题便面陈抟先生
柳塘八景为王田之题 其四 拥秀晨钟
次刘野航训韵
甲辰元日与竹斋濂川二子饮于馀干县苦竹港舟中早自瑞洪发
丝海棠
过汶上县有感
甲辰承乏来浏重脩欧阳圭斋先生南山书院次先生韵一首
水东舟中漫兴
送民望兄赴试
留别吴石桥
着三眼屐
乙卯种神光山阴路松总事
王丽竹别号
移甥李清江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韵 其八
次陈雪崖壁间韵
同吴少监游大液池见崇直殿神光殿万寿山乾清宫
送东溪相士
题钓台仙迹
和陶公感秋次前韵
信丰江口乘小舟入雩都访友人罗
南城卷代王东岩作
别雩都余大尹暨陈司训
次明道先生閒来无事不从容韵
题煮石
题八景 其七 茂林松竹
题一路功名到白头 其一
次东粤张掌教春日韵 其一
次莆友王次溪见示潮州金山迁建周元公祠落成次大尹颜双塘韵四首录 ...
次黄龙坡大尹义城精舍十景录五首 其五 亨衢履矢
次素庵兄韵
乙卯春游国泰岩 其四
潘松峰莲幕归觐回□令母七旬云
题八景 其一 竹山牧犊
甲辰复过宝应湖
次韵写怀 其一
安分守己四字赞 其二
和李和山来韵寄素庵兄转达
和李府清园陈别驾归田咏六首录三首 其三
螺峰别号与洪司训题次其韵也 其二
游浏阳石霜寺
时事有感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赞 其五
贡院门
壬辰京行别亲
乔迁送别邑侯黄龙坡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