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清河王小清尊甫友松友松翁前作教沂后作教鸡泽小清昆玉皆太学生辟雍乃父有瞻云之意晚作诗以寄其亲云

题清河王小清尊甫友松友松翁前作教沂后作教鸡泽小清昆玉皆太学生辟雍乃父有瞻云之意晚作诗以寄其亲云

明代 张天赋

君不见千红万紫斗媚娇,秋风初动先飘飖。又不见徂徕山上百尺松,凌霜傲雪不改容。

道人爱此娱神早,眼前懒结閒花草。忘年相对作神交,岁寒心事期同老。

风月双清深夜里,鸣琴琐闼令人喜。道人正气日光霁,到处持以语桃李。

前日我从海上来,道人二子梁栋材。金陵遥瞻向鸡泽,我歌为建黄金台。

诗人张天赋的古诗

秋夜写怀

明代 张天赋

云从何处起蛟龙,灵物无拘六合通。邹鲁正逢嘉会里,唐虞原在泰和中。

六经灏灏都糟粕,一敬惺惺是主翁。我有好怀歌不尽,天风吹月上梧桐。

择术

明代 张天赋

屠龙海上驾空船,经岁无龙可近边。三载始能成技艺,千金空费授师编。

挥戈退舍浑从梦,炼石驱鳌却类禅。双眼举头天咫尺,此天天外更无天。

寄揭阳业师黄先生

明代 张天赋

桃花门墙下,春风化育深。百年山斗望,千里圣贤心。

世路有先后,纲常无古今。天涯倍惆怅,聊尔达新吟。

书与卜天文

明代 张天赋

汉江山下新楼阁,杨柳溪头旧业庄。今日使君无别语,福田多种庆流长。

百鸟图

明代 张天赋

朝阳鸣凤集梧桐,众鸟纷纷共主翁。且喜一图今满百,生生不已到无穷。

入陈家坊

明代 张天赋

东乡浏阳胜,最胜陈家坊。乔木风霜古,灵源世泽长。

一洲仙献掌,百堵锦成行。牧笛兼渔笛,山光接水光。

衣冠誇出色,桂籍世联芳。

仲冬朔早山行

明代 张天赋

早起驱驰雪未消,半生踪未叹徒劳。江山已觉眼前异,笔砚还将袖里韬。

对镜谩惭霜鬓满,纵帆犹喜浪头高。临风笑问老梅树,春信何时报草茅。

南城卷代王东岩作

明代 张天赋

南城楼上月,照入东岩深。共订百年约,同坚一寸心。

调鹤不出户,餐云乃入林。动静法山水,迁转随光阴。

琴向清风鼓,酒对明月斟。一曲成佳趣,有杯放豪吟。

物我忘形迹,乾坤无古今。与君皆是主,坐看世浮沉。

题八景 其七 茂林松竹

明代 张天赋

卜宅诗书里,遮天松竹林。大夫操劲节,君子抱虚心。

巢搆千年鹤,风摇十里阴。幽人避繁暑,扫石卧长吟。

送别莆友黄廷声西河

明代 张天赋

远送黄君出上流,山前遥望意难休。百年共订男人约,总把纲常两担收。

怀穷神道人我广黎练溪二丈

明代 张天赋

西有穷神东练溪,吾居于此间东西。诗怀练老开余兴,易学昌翁指我迷。

莫道山川殊气习,应知豪杰共襟期。何当夜榻同三老,话到樽前月落时。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赞 其五

明代 张天赋

礼礼礼,天下古今人共履。纲常万古重如山,须要持循有文理。

次韵李白石主事爱梅亭对梅花绝句十首录六 其一

明代 张天赋

花种寒梅是大家,万千红紫向谁誇。乾坤正气凌今古,莫把寻常看此花。

次韵漫兴

明代 张天赋

不将閒事乱心头,漫向清虚试讲求。朱明半夜见红日,武夷五曲驾涸舟。

古云窃药月中去,谁睹来山海上浮。安得面问东方朔,蟠桃许我学偷不。

次夏双桥诗教韵 其二

明代 张天赋

骨肉斯文遍九州,半甘嘉九半封侯。道原终古推尼父,说苑何人道向刘。

缺陷世情添我恨,公评月日羡君收。无端一枕渊明梦,飞上罗浮第一楼。

乙卯种神光山阴路松总事

明代 张天赋

叶冈冈上树成丛,分种神光十八公。分付游人无剪伐,绿阴满路引清风。

甲辰元日与竹斋濂川二子饮于馀干县苦竹港舟中早自瑞洪发

明代 张天赋

年华又转甲辰春,天地宁辰是旧人。草木有情迎淑气,江山无约遇嘉宾。

一帆风月资行舫,万里桃源喜问津。谩向沧浪咨游乐,如流春酒令催频。

闻黄墨泉建墨池书屋三首

明代 张天赋

墨池旧有翰林堂,世远荆蓁迹已荒。闻说贤哉今复古,落成何日共徜徉。

忆麻石岩次前韵 其二

明代 张天赋

外拥旋螺内碧岩,梵钟云外落声纤。鸟啼林壑如歌调,雨洒冈头点翠蓝。

松顶清风鸣夜瑟,花梢香露滴寒潭。三岩堪恣平生乐,海上从渠岛有三。

题大埔户年兄曾梅平寇录三首录二 其二

明代 张天赋

风雨昔曾家国话,海滨今国武城歌。一方按堵月当户,三寨投戈雨满蓑。

有脚阳春随处到,无边功德尚厓摩。祇怜借寇天违愿,骢马潇潇振玉珂。

张天赋

张天赋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31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