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天赋
礼礼礼,天下古今人共履。纲常万古重如山,须要持循有文理。
题八景 其八 小圃山花
地里殊无别,风光迥不同。巉岩谁作伴,烂熳自成丛。
色艳欺图画,香飘落酒钟。乾坤都在此,何必问东风。
连师傅三鲤跃龙门
霹雳一声平地雷,禹门变化后先随。桃花浪里深千尺,多少奔腾次第来。
与广州庠友罗道卿同谒伦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隐序后数日赋一绝以速 ...
万丈龙门未易过,感君指引渡风波。海头多少傍人眼,不济于今将若何。
谢游冈兄端午惠兰花
才沐兰汤又插兰,天香何以到人间。竹床散发西窗睡,悟入花神几个关。
上兵备道代曾别驾应宿先生作
天门椎毂镇炎荒,净扫狼烟六合光。柏府又沾新雨露,绣衣还带旧风霜。
春融岭海花争舞,麝过山城草自香。天意愿从人借寇,白头林下享平康。
乙卯春游国泰岩 其一
春日寻游国泰岩,岩花垂露滴纤纤。千峰拥后松遮绿,一带当前水绕蓝。
昼永野云迷鹤榻,夜清明月浸寒潭。七旬踏破神仙路,打约登临更再三。
题喜沐恩波到白头
鸠宅吾巢已可怜,一朝仰面见青天。六龙驾上春如海,喜沐恩波到百年。
次莆友王次溪见示潮州金山迁建周元公祠落成次大尹颜双塘韵四首录 ...
远水危岑彻望收,青青庭草结清幽。欲将太极从头认,直向先天未画求。
一气浑沦常迭运,六虚变动自周流。千年海岳精英地,何处乾坤更十洲。
送别莆友黄廷声西河
远送黄君出上流,山前遥望意难休。百年共订男人约,总把纲常两担收。
钱塘江头望潮
钱塘江头烟雾开,钱塘江上潮正来。潮声怒吼如山摧,潮头白喷如花飞。
玉龙跨海兴云雷,舟人相顾胆气衰。停篙直待潮平回,中流击楫欸乃相追随。
丈夫义气烈当如此,谁敢乱把纲常颠倒如波颓。
柳塘八景为王田之题 其二 南垄春耕
勘破浮名不外图,喝牛清晓事膏腴。角巾册子高高挂,且作农夫且作儒。
九日承黎南溪邀登广州胡卢山
踏破秋风跨小驴,黄鹂声断柳潇疏。夭桃带雨三春放,寒菊凌霜九日舒。
白酒留人甘自在,老天生我欲何如。狂歌归去兰亭上,对月犹翻半夜书。
閒中有感
天地谁能共始终,无穷甲子自流通。平生亦有狂吟弄,祇恐消磨酱瓿中。
又写怀 其一
寒江鸥鸟共忘机,半榻閒云梦已痴。得意风光随日遣,无言造化许谁知。
俄惊世态装新局,渴想灵丹医病脾。咫尺故人千里外,虚窗明月满梁西。
登兴济桥
兴济桥下春水生,春风桥上颂歌声。方侯遗泽何时泯,应与西河注不停。
次素庵兄韵
雨洗槐枝绿放黄,可人秋色孰担当。天风打扫青云路,吹送双飞折桂郎。
题便面陈抟先生
野心已被白云留。一睡人间数十秋。莫道化羊为幻事,华山风景尚悠悠。
催徵写怀
闻说浏阳百谷丰,迩来九室十家空。多因遭旱连年苦,何况催科一并同。
鞭扑欲加怜菜色,稻粱无计问河东。排云欲向青皇诉,楚水吴山路不通。
次陈雪崖壁间韵
天地一家春,清风拂拂闻。我惭周孔学,君陋汉唐人。
赤子心诚切,浮云念亦轻。战袍新号令,尊酒旧交情。
草木知阳力,儿童识姓名。厓头梅斗雪,独步万花英。
勉陈孙婿子信
石有峰分下有泉,涓涓觱沸喜清涟。行看到海无留碍,润泽周流遍八埏。
张天赋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311篇诗文
袁州偕郡博两川郭进士陈平斋胡前溪邑博陈阳山潘木斋窦益斋兴贤楼 ...
因王脩之邀饮和山岩二首刻一
五更瞻云祝寿
次韵忆甘泉先生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韵 其八
贺李秀才生子
丙午夏都宪檄催边饷浏仓素储一旦发之
割股卷为永康陈子明德题
次惠州野吏陈文公韵
病中送李澄江会试儿喻代饯
次罗浮韵
贺梅林罗崇榕寿官八旬加一
咏贾似道
余尝读张子野诗有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惜未见其全文爰续三句于后
表弟黄伯㴋来学一月告辞诗以送之
与诸父兄会於寺醉中命题一门和气
挽西昌老友萧汝静
送泰和萧汝阳归因上福欧阳价
勉生
与东涧
简王柳塘诗
淮安见黄河白骨
忆麻石岩次前韵 其一
过吉安府
题陈草堂青云得路画
拙妇吟
望采石矶
墨庄十有为庐陵高半穷神道人题
题碧湖池边六柱亭
乔迁送别邑侯黄龙坡 其一
过卢斜屯
安分守己四字赞 其三
甲辰元日与竹斋濂川二子饮于馀干县苦竹港舟中早自瑞洪发
甲辰复过宝应湖
水东舟中漫兴
柳塘八景为王田之题 其六 古木参天
谢别王娄江先生再致期待之意
访三母舅珂公
新年次侯礼轩掌教韵
赣州忆阳明翁
四月八日素庵兄旦
平川别号为庐陵宗侄介题
幽独别号
催会中诸老起钓台仙迹亭
吊蓝茂公
扇面尽有感
次惠安张后江掌教济宁韵 其一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韵 其三
乔迁送别邑侯黄龙坡 其二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韵 其二
舟宿吊钟潭漏雨
伯愈泣杖
承郭淡水秀才过访一绝遗之
次韵论为学自得之趣与杨子泰唐
贺詹巡检考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