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羽
乱堆黄叶就林边,火力均时味已全。日暮栖禽疑未下,竹根犹自起残烟。
正月晦日雪
不肯凝祥向腊前,却来呈瑞入新年。开妆已落梅花后,学舞争居柳絮先。
乍积欲迷芳草地,易消应避艳阳天。遥知大辂躬耕处,共贺瑶华满舜田。
陈仲美夏木图
杂题 其三
岩云余轻素,红叶当风堕。林亭江色多,谁能来此坐。
隐者山房
小游仙(四首)
九日登道场山同吴逸人赋
忽惊九日当今日,同在他今望故今。百里山河天尽处,万家城郭水中央。
帷间风动闻灵语,寺里林疏见佛香。不是避喧来此地,无妨览胜到斜阳。
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一 憩瓮台
抱瓮汲晨井,灌余烟景微。独坐卷修绠,园芳犹满衣。
复公录文见寄
空堂燕坐一灯悬,僧腊多应倍俗年。老去已除行脚债,悟来不说定心禅。
千花礼遍诸天降,半偈都将万法传。每愧尘劳烦见问,同乡兼恐更同缘。
题倭翁 其一
小国贡来东海外,尚方分给午门前。终身永保君王赐,总遇秋风莫弃捐。
雨后登望
雨洗清秋出,余云逐望开。洞庭霜叶下,阳羡暮帆来。
野嶂横当道,寒流没钓台。登高正堪赋,莫学楚臣哀。
舟次孤山
水绕荒山路半斜,墓园无主属官家。我来正是梅开日,满目蓬蒿不见家。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二
右军怀逸民,向平悟《易向卦。如何不决去,皆云待婚嫁。
区区儿女情,达士何足挂。我今履其境,此语叵深讶。
嗟予丧乡土,旧业废耕稼。连蹇五九年,玄发忽已化。
一女首甫笄,两男肩相亚。依依向父情,款款接言话。
素怀归衡庐,顾此岂遑暇。寒鸡翼其雏,鸤鸠均上下。
物性犹有然,人情谅难舍。何当携幼稚,尽室腾远驾。
尘事
保公岩
青苔满石龛,隐隐砌趺迹。想见夜禅深,岩前雨花积。
题席上墨萱扇
团扇复团扇,团团三秋月。上有宜男草,可玩不可折。
宜男何足贵,能令忧作悦。忧思既可忘,为君忘炎热。
无障西风尘,污此皎如雪。
江晚旅怀
莘叔耕画梅雪轩(叔时名野,世居湖之莲花庄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十一
抱拙衡门下,久矣忘鸣琴。凝尘翳其徽,弦绝调亦沉。
时还置我膝,命酒聊自斟。高歌出金石,拂拭趣已深。
酣来枕之卧,冥此千古心。吾亦忘吾形,何事待知音。
山阴晓发寄暨阳旧友
燕山客中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答陈传大见寄
寄梅雪
苏小坟
双节堂
汉宫冬词拟温庭筠
纪行十首 龟山
塞马图 其二
题手画云山图赠王生泰
画云山歌
围城中怀友二首 其一 李讷
寺所书所见 其二
哀宋君女阿归
题云山图八首 其八
登姑苏台怀古
古诗三十二韵奉寄兰室居士袁省掾
月夜舟行入金山
送胡宗禹之播州驿丞
竹雨轩
纪行诗八首 其二 观音山
孙景翔幽居
寄车孝廉昭
题唐子华云山歌
杂拟二首 其二
唐叔良溪居
答方以常雨霁见寄
戏呈金
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 其三 茅坞
松下问童图
松下晓栉
送莫翥入郭知还溪居(二首)
姚运使溪山仙馆图
越上别范景文
吴宫春词拟王建
横云迭嶂图
送萧县丞朝京
题陈惟允临刑所画
纪行诗八首 其三 竹筱
取胜亭感旧
寄南屏渭长老
寄王隐君止仲次高季迪韵
登桐坞后岩
写生碧桃花歌
围城中怀友二首 其二 莘野
题画赠税司吏
王元章墨梅
题遵道墨竹歌
寄杰上人
寄方以常 其二
头陀庵聪道者房
春日陪诸公往戴山眺集暮入北麓得石床岩洞诸胜
春雨轩
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七 苍耳林
杂题 其五
寄吴有本
同安阻雨
楚江清远图为沈伦画并寓九曲山房作(四首)
寄沙门文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