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羽
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一 憩瓮台
抱瓮汲晨井,灌余烟景微。独坐卷修绠,园芳犹满衣。
拟过园隐阻雨
围城中怀友二首 其二 莘野
破屋临湖住,闲身似鹤长。逢人矜侠气,遇难耻儒装。
有妇频修药,无儿解奉觞。从来多远志,今日在何乡。
纪行诗八首 其五 邗沟
衰杨夹高防,北风暮飕飕。随逢长老问,会言是邗沟。
相传开凿初,民劳天为愁。至今浊河底,时见白髑髅。
陆通梁宋郊,水漕荆吴舟。渠成万世利,虑始难为谋。
至今南北交,此土为名州。飞阁跨通波,张幄如云浮。
忆昨少年日,宝马珊瑚钩。经过剧辛辈,结托金张俦。
醉月琼花观,征歌明月楼。罗绮朝还暮,笙竽春复秋。
繁华逐逝水,一往不可留。向来歌舞地,茫然狐兔丘。
家老无儿孙,杖棰驱羊牛。少小心尚尔,不知今白头。
欲从乱离说,恐子增离忧。长揖分袂去,零泪如丝流。
刘伶谢安陶潜王羲之像 其一
鹿车载酒竹间期,不记山妻泣谏时。已识形骸为外物,何须荷锸镇相随。
双节堂
九日过东园 其一
家居白日长,学圃亦何妨。延客开芳径,留僧置净床。
夜灯山顶寺,寒灶竹间房。休沐惟来此,尘情得暂忘。
楚江清远图为沈伦画并寓九曲山房作(四首)
题云山图八首 其五
参差绿树短,窈窕花源明。白云若可揽,山鸟时一鸣。
遥羡中林子,迟迟南涧行。
米南宫云山歌
古之画法不复见,六朝人物留遗谱。后来山水出新意,二李三王差可睹。
洪谷之后有关仝,营丘浑雄独造古。华原处士笔奇崛,余子纷纷何足数。
郭熙平远疑有神,北苑烂漫皆天真。画院宣和众史集,俗笔姿媚非吾伦。
岂知南宫迥不群,一扫万古丹青尘。神闲笔简意自足,窈窕青山行白云。
黄侯黄侯安得此,元气淋漓犹满纸。晴窗拂拭对高秋,恍惚神游华山里。
生平画癖奈此何,为子试作云山歌。珍藏什袭君须记,世间名画今无多。
咏斋前紫薇花
彼美掖垣秀,遗此荒园中。赋质非有异,置身偶不同。
屡供樵爨余,生条幸不穷。蒙茏委榛莽,灌溉哄人工。
谓同众卉弃,忽有孤花红。□长不择地,始知元化工。
褰衣绕清癯,轻香散晨风。似感幽士知,芳意默自通。
一闻清露翻,预恐彩云空。等是荣谢理,何待植南宫。
秋郊行玩
重阳道院
玉洞泉香草自春,丹楼南下瞰城闉。青衣童子曾来地,白石先生过去身。
九转炉寒销宿火,七真堂古锁秋尘。松间道士多凡骨,未省谁为出世人。
续怀友(五首。并序)
寄渡别驾贯
海岸投簪罢,还乡不住城。官轻汉别驾,待重鲁诸生。
研沼寻常满,书堂早晚成。惟嫌卖药处,儿女尚知名。
正月晦日雪
不肯凝祥向腊前,却来呈瑞入新年。开妆已落梅花后,学舞争居柳絮先。
乍积欲迷芳草地,易消应避艳阳天。遥知大辂躬耕处,共贺瑶华满舜田。
席上闻歌妓
客中奉怀竹溪游好四首 其四 钧德贰令
君方还邑里,我复离家园。交臂仍相识,伤心孰与论。
过桥闻访寺,带雨共归村。别后交游冷,唯应独闭门。
寄方以常 其二
清晨眺高阁,积雨春阳晦。望望君愈遥,青山愁独对。
寄题北山堂
雨罢寺楼晓,曲堂秋树间。暂辍今朝讲,一玩北湖山。
仰瞻上方云,遥见林屋关。飞淙尽日雨,流禽先暮还。
即境知妄迹,观空怡妙颜。余乏道门旧,阻陪高坐闲。
驰咏终非侣,当冀一追攀。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晓发嘉兴
尘事
与徐德望写扇上
重午四咏守宫艾虎百索辟兵符 其三
题松下读书图
荒村无四邻茅斋深夜雨田犬时一鸣厨人时中语
题蕉 其二
寄杰上人
纪行诗八首 其六 高邮城
怀方员外彝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一
寄金许二文学
小游仙(四首)
寄方以常 其一
寄中竺泐季潭
苏小坟
纪行诗八首 其四 金山门
寄王隐君止仲次高季迪韵
题云山图八首 其四
四贤诗 其三
赠卜者
重午四咏守宫艾虎百索辟兵符 其二
海会僧房
小游仙四首 其三
题陈惟允临刑所画
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 其五 九曲山
风雪图为巨上人题
送萧县丞朝京
观习礼神乐观归时有作
途中遇唐凯酌别前山
题□翥画便面
石门道中得石字
纪行十首 清口
长洲行送黄茂宰之官长洲
宿庆上人房
送胡宗禹之播州驿丞
余将军篆书拓本歌(即忠襄公阙也)
寄南屏渭长老
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二 牛羊坂
孙景翔幽居
寄钱唐吴山人
围城中怀友二首 其一 李讷
题画赠长兴杜典史浚
吴宫白灊辞
游方山观梅
舟次孤山
再题廷晖山水
头陀庵聪道者房
饯方员外力疾归吴兴省墓便还钱塘
送张宪史之江西
莘叔耕画梅雪轩(叔时名野,世居湖之莲花庄
晓过淮阴
纪行诗八首 其二 观音山
寓徐给事宅观旧所植竹树怆然有怀
题云山图八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