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羽
忽惊九日当今日,同在他今望故今。百里山河天尽处,万家城郭水中央。
帷间风动闻灵语,寺里林疏见佛香。不是避喧来此地,无妨览胜到斜阳。
席上闻歌妓
赠释子良圮
辞家译遍五天书,避乱聊寻废刹居。片月池中观色相,千花塔下礼清虚。
行随流水因斋后,坐得新诗是偈余。看说到城还不住,余生汨汨竟何如。
寄沙门文藻
藻公多弟子,住遍两峰间。行道无拘着,孤云自往还。
缁衣冲莫雨,金策响空山。愧我游方内,春风独掩关。
续怀友诗五首 其三 王逸人
衡庐古巷中,高驾日相顾。芳草掩空扉,知君断幽步。
残烟北寺钟,暮雨西阊树。携赏邈难期,庶望遗缄素。
题手画云山图赠王生泰
积善桥东旧宅间,独随阿母住青山。鹿车奉引行春去,多在云松九琐间。
题秋月楼
楼近素娥宫,凉宵昼日同。象筵看似水,碧瓦映疑空。
曲宴怜规满,冲情苦□中。不见陈王苑,委照绿苔中。
杂题 其三
岩云余轻素,红叶当风堕。林亭江色多,谁能来此坐。
送刘孝廉入蜀
长亭把酒唱离歌,别路迢迢奈尔何。淮水东来吴地尽,函关西去蜀山多。
秦宫万井生禾黍,汉阙千门长薜萝。劝子慎须崇令德,莫将功业更蹉跎。
王元章墨梅
问徐道士病
修竹闭云房,细路穿乱石。如何尘中人,来问仙家疾。
山阴晓发寄暨阳旧友
晚归饮众芳亭得高字
晨登郡峰首,良游舒郁陶。褰衣陟萝磴,停策眺兰皋。
崖端俯城肆,树杪瞩归涛。洞平远帆驶,天净群山高。
旷望信多美,喧浊暂能逃。况值芳尊酒,一酌解疲劳。
憩桃花园
古巷号桃花,茅檐背竹斜。卖蔬供北郭,放水与西家。
土脉通潮信,湖光助物华。我来思借地,学种五文瓜。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一
青阳萌始节,万物咸光昭。万亦动新怀,晞沐起晨朝。
俯览手中镜,仰看枝上条。枯卉有再荣,华发行已焦。
总角服遗训,老大望愈遥。不伤华发衰,但恐志业消。
学成在永久,期之于后凋。
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一 憩瓮台
抱瓮汲晨井,灌余烟景微。独坐卷修绠,园芳犹满衣。
寄方以常 其一
水竹小窗西,新诗待我题。相过虽不厌,只怕踏春泥。
送莫翥入郭知还溪居 其一
举世皆如醉,何人独爱才。余虽识君者,相对亦徒哉。
落日收书卷,凉风送酒杯。纷纷俗中恶,空谷迟重来。
复公录文见寄
空堂燕坐一灯悬,僧腊多应倍俗年。老去已除行脚债,悟来不说定心禅。
千花礼遍诸天降,半偈都将万法传。每愧尘劳烦见问,同乡兼恐更同缘。
金华道中送郑邴文东归
纪行十首 龟山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立春吴黄二友皆有作率尔同赋
怀景佺师
戏呈金
正月晦日雪
送方员外力出归吴兴
文心之访予山中
陪明天目会方员外东园
题琅琊亭
纪行十首 清口
倪元镇画竹沈御史所藏
刘伶谢安陶潜王羲之像 其四
元日晓祀
驿船谣
孟浩然雪竹图
秋夜卧病
寺所书所见 其二
胡廷晖画
玄览堂
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 其四 昆仑山
题倭扇
三月三日期黄许二山人游览不至因寄
陈仲美夏木图
双驭图
四贤诗 其三
节妇诗
松阴梦词
取胜亭感旧
题云山图八首 其八
题赵彦征作弁山卷
寄南屏渭长老
苏小坟
题章舟隐画
兰室五咏 其一 香
戴山迎送神曲
杂题 其五
闰七月七夕
偶咏一首
饯方员外力疾归吴兴省墓便还钱塘
题遵道墨竹歌
杂题 其二
纪行诗八首 其五 邗沟
汉宫冬词拟温庭筠
过吴即景
刘伶谢安陶潜王羲之像 其一
舟中闻歌
赠唐师善父
游方山观梅
九日过东园 其二
春初游戴山
大雨山中作
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十一 茶宴室
隐者山房
山泉隐居图(入直回,为云间朱卿题)
送沈孝廉读书天屏山
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六 采蓝径
题徐士元所画□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