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羽
尘事
赠卜者
老依卜市不论钱,习静年来白已玄。安得相逢王辅嗣,垂帘闲坐说先天。
纪行十首 清口
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 其五 九曲山
竹林路阴阴,寻幽不觉深。不比羊肠坂,空伤行客心。
塞马图 其二
阵火照红云,龙庭战未分。全家上马去,应避李将军。
奉答吹台先生送蜀山人见简之作
若人辞天阶,消摇寒江汜。言送将归人,复念中林士。
殷勤吐芳藻,绸缪寓深旨。文虹被林薄,简珠照泥滓。
子畏伐檀刺,余怀白驹美。道同无殊辙,神交有妙理。
索居序已积,孤游情难委。写心酬妍倡,怛焉愁下里。
与徐德望写扇上
南州高士忽相见,求我为画白团扇。戏拈秃笔扫云山,顷刻终南眼中见。
昨夜西风起天末,坐使清凉夺炎热。劝君此扇莫弃捐,不用留取待明年。
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 其三 茅坞
涧路行将尽,高阁倚空虚。月明万籁尽,空山闻读书。
题倭翁
万里扶桑国,年年贡扇来。皇都无酷暑,赐尔拂尘埃。
余将军篆书拓本歌
余将军,守舒州。舒州之城大如砺,长江西来绕城流。
贼船如云压城破,将军提剑城头坐。剑未动,虏已奔,鲸鲵蔽江江为浑。
孤军六年二百战,王师不来城自存。无兵犹足战,无食安可支?
岂无爱妾与爱马,杀之不解壮士饥。力尽矢竭将奚为?
仓皇絺舌骂不已。义士千人同日死,只今还有尽忠池,碧血清泠化为水。
将军持节东州时,作此篆书形崛奇。妙墨已随神物化,好事当时临得之。
虽非其真意独在,垂金屈玉蟠蛟螭。我拜重是忠臣迹,秦相虽古其人非。
呜呼!将军此书配者谁?请君摩取浯溪石上中兴碑。
兰室五咏 其二 根
秋风凋绿艳,芳气生来歇。但使本根在,宁愁萧艾没。
题倪云林竹枝
南枝有高士,乃在延陵东。乃时不肯仕,灭迹云林中。
拂石坐萝月,弦琴写松风。焚香诵黄庭,望云送归鸿。
门车常自满,尊酒无时空。乘兴画沧洲,古人未为工。
干戈攘末路,白首随飞蓬。名山乖始愿,羁游无所终。
赖有车武子,能哀阮籍穷。倾壶醉陶令,辟堂延盖公。
流俗轻高贤,贫贱困豪雄。孤凤混鸡群,野鹤摧樊笼。
岂乏梁鸿徒,不闻皋伯通。吾将传遗逸,乃芬千载同。
再题廷晖山水
春初游戴山
送萧县丞朝京
过吴即景
题云山图八首 其三
郢水不可极,荆门望渐微。青山将落照,偏映酒家扉。
渔梁夜争渡,知是醉巫归。
青弁云林图
客夜怀王英甫
续怀友诗五首 其四 高征君
予既迁山郡,子亦返郊园。两地花俱发,离愁春共繁。
已罢临池赏,仍睽倾座言。从来作者意,寂寞向谁论。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席上闻歌妓
大雨山中作
悼高青丘季迪(三首)
寄中竺泐季潭
舟中闻歌
石门道中得石字
客中奉怀竹溪游好四首 其二 松筠乡老
隐者山房
四贤诗 其三
赠义兴宣疡医
四贤诗 其四
题画赠税司吏
送同行省亲
挽杨宪府孟载(二首)
寄王隐君止仲次高季迪韵
题秋月楼
秋斋早起
九日过东园 其二
风雪图为巨上人题
早春旅怀
九日过东园 其一
戏呈金
赠五河驿丞孙本
寓戴山僧舍
杂题 其三
刘伶谢安陶潜王羲之像 其一
舟次孤山
葵轩歌
山阴晓发寄暨阳旧友
塞马图 其一
寄题天目山房歌
途中遇唐凯酌别前山
刘伶谢安陶潜王羲之像 其二
寄南屏渭长老
题倭翁 其一
四贤诗
江晚旅怀
题唐子华云山歌
日上人深居庵
送许尊师还大涤洞
登吴山西番大成寺阁
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 其四 昆仑山
咏怀答宋天章
兰室五咏 其三 芽
取胜亭感旧
小游仙(四首)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二
闽中春暮
立春吴黄二友皆有作率尔同赋
寄题北山堂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七
纪行诗八首 其二 观音山
山居书志
寄吴有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