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羽
再题廷晖山水
楚江清远图为沈伦画并寓九曲山房作(四首)
山阴晓发寄暨阳旧友
题故秀才陈哲手抄杜诗
世间无药补清羸,身死双亲却倚谁。少妇写藏临没语,故人收得旧编诗。
空窗夜漏沾书检,坏壁秋尘落砚池。须信才名天所忌,后生休更擅文词。
题云山图八首 其一
烟霏乱晴旭,遥见西林山。忆归东湖远,人家春树间。
荆扉映水掩,应待庞公还。
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七 苍耳林
杖藜成独往,青林人迹稀。日晏迷归路,翠实罥秋衣。
答方以常雨霁见寄
余方卧闲馆,子亦辞公门。岂惟名迹同,中有素心存。
昨莫枉高驾,飘飖寒雨繁。觞酌未云洽,烟郭遽成昏。
乖旷积经宿,已复长忧烦。晨兴束方翰,知子憩幽园。
庭阴绿始遍,时夏鸟无喧。感物心独悟,思与静者论。
被时想清景,欲往阻修辕。申章酬佳贶,寂寞已忘言。
吴宫春词拟王建
雨后戴山游眺偕黄孝廉陈茂才
积雨限游步,超然怀远观。虽微千仞冈,孤岑且流玩。
冀展东山望,一写川上叹。如何方此时,气雾郁未散。
玄云蔽白日,八表洞漫漫。川原近莫觌,安能□云汉。
耳目既罕适,沉忧将何缓。感兹一以悟,滞景中自乱。
内照苟昭旷,通蔽非所间。由来君子道,尸居或龙见。
伏雌乃默化,何必收摇翰。去矣齐物变,卑栖永遗患。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十一
抱拙衡门下,久矣忘鸣琴。凝尘翳其徽,弦绝调亦沉。
时还置我膝,命酒聊自斟。高歌出金石,拂拭趣已深。
酣来枕之卧,冥此千古心。吾亦忘吾形,何事待知音。
林下烧笋
乱堆黄叶就林边,火力均时味已全。日暮栖禽疑未下,竹根犹自起残烟。
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一 憩瓮台
抱瓮汲晨井,灌余烟景微。独坐卷修绠,园芳犹满衣。
王元章墨梅
秦宫秋词拟李贺
客夜怀王英甫
题琅琊亭
遥睇环滁秀,乃升琅琊亭。吊古易为感,忧怀从此兴。
山川景如昔,草木递衰荣。泠泠碧涧泻,冉冉凉飙生。
当户猿狖啼,出谷莺鸟鸣。登临且酣笑,何用劳吾形。
企彼贤哲士,千载有余情。
题云山图八首 其七
寒烟远轻素,斜日在高峰。但闻猿鸟响,更无尘土踪。
山僧暝投寺,迢递来清钟。
独夜闻雪
亦知雪意就,向夕足寒云。茅山夜自掩,孤枕梦回闻。
暗飞方瑟瑟,睡起看纷纷。却忆梁园客,既醉复能文。
兰室五咏 其三 芽
冒土红初茁,缘池绿渐萦。道人偏爱惜,不敢下阶行。
陈仲美夏木图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纪行诗八首 其六 高邮城
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 其三 茅坞
秋日登戴山佛阁
春日陪诸公往戴山眺集暮入北麓得石床岩洞诸胜
问徐道士病
寄渡别驾贯
苏小坟
寄吴隐君
过吴即景
题采苓子卷
送方员外力出归吴兴
寄灵隐良泐二长老
倪元镇画竹沈御史所藏
舟次孤山
送张宪史之江西
题倭翁
送金秀才归侍
晓发嘉兴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一
寄沙门文藻
赠五河驿丞孙本
题唐子华云山歌
舣舟孺山怀徐孺子
川上暮归
同安阻雨
大雨山中作
早春旅怀
纪行诗八首 其二 观音山
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二 牛羊坂
题云山图八首 其四
三月三日期黄许二山人游览不至因寄
孟浩然雪竹图
题手画云山图赠王生泰
哀宋君女阿归
余将军篆书拓本歌(即忠襄公阙也)
杏隐
送刘孝廉入蜀
节妇诗
题蕉 其一
皋亭有感
松竹轩
日上人深居庵
荒村无四邻茅斋深夜雨田犬时一鸣厨人时中语
松阴梦词
江晚旅怀
刘伶谢安陶潜王羲之像 其四
葵轩歌
寄金许二文学
驿船谣
奉答吹台先生送蜀山人见简之作
小游仙(四首)
塞马图 其一
吴宫白灊辞
松下晓栉
寄方员外
四贤诗 其四
题萱
孙景翔幽居
刘伶谢安陶潜王羲之像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