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镃
阔港旁边狭港横,大桥侧畔小桥平。吠人黄耳穿篱走,唤子青裾出户迎。
寒日树枯山得势,顺风樯稳浪无声。自知吟写红城景,不让丹青笔作城。
记雪三首
次韵酬铦上人二首 其二
孰知苾刍流,而能建安作。灯檠味隽永,曾不带葵藿。
已撞禅月钟,请振普化铎。从伊哑羊呼,高厚中沃若。
晚步松下
人皆束缚夘申时,我独园居不必归。最是苍寒堂下好,乱松稍上看云飞。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十二 传经轩
香炷对清晨,微言得问津。所师非传癖,手泽仰如新。
有怀新筠州杨秘监寄赠八绝兼桂隐茶 其二
送公萧寺意徘徊,客众登车不忍归。明日尚将诗寄我,要令鹤骨转难肥。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十首 其四
岭度慈云境累凉,前看湖面后看江。诗魔半饷难调伏,除是休来却易降。
杂兴三十九首 其三十
实修名自来,犹影长随身。犹者偏忌嫉,终之反累人。
况驰死后誉,何关一丘尘。所以识达早,托醉全吾真。
归兴因莼鲈,口腹何足陈。到今吴江水,秋至清粼粼。
永嘉张仲思相士过访坐间索诗
七夕池上泛舟四首 其二
秋入冯夷碧殿凉,仙游十万不分行。锦蜺香满烟蒙伞,翠凤光浮露涤裳。
杂兴三十九首 其三
原子何所得,所得在养心。澹然处穷阎,蓬蒿绝车音。
结驷者谁子,排门愿同襟。乃知能辩者,于道未为深。
行次季村
冬至后五日约客晨往极乐精舍因寻梅湖山作诗纪事 其二
未苦撩清兴,骑驴故绕山。松篁高下处,云日往来间。
要是从今后,休教枉却閒。乌巾风弄影,画出我诗孱。
侵晨飞霰薄暮雪未成
七夕池上泛舟四首 其一
居士乘閒养就痴,争如灵鹊自知时。不从楼上求新巧,却向船中赋拙诗。
水调歌头 姑苏台
孤棹溯霜月,还过阖庐城。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
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
认群峰,寻四塔,半烟横。平生感慨,况逢佳处辄销凝。
休说当时雕辇,不见后来游鹿,斜照水空明。猛把画栏拍,飞燕两三声。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一 桂隐
未说花开好,团看叶自奇。明朝非愿避,爱树恐相离。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其六
才晴便是看花时,夜雨何堪带雪吹。春色更
刘子履少卿挽辞二首 其二
释和书上巳经年,敌骑南来果犯边。太息龟灵成底事,漫闻鸿宝得家传。
平生喜踏天山雪,晚岁愁看瘴浦烟。务实褒称曾未泯,不须凝恨入重泉。
山堂晚兴
题寒绿轩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吹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记雪三首 其一
丽秋花
冒雨往玉照堂观梅戏成长篇
题郭水坚画美人二首 其二
南湖夕泛
题水墨画水仙木犀 其一
时贤有爵高名重而不自由者再念閒居这可乐为
珍林
叔祖阁学生朝以丹砂铸酒杯为寿
张户部惠山杨梅
题苍云亭
春日汎舟南湖因遍游近港坐间书客所携四扇 其三
有怀新筠州扬秘监寄赠八绝兼桂隐茶
三月望日微雨汎舟西湖四首 其二
玉照堂观梅二首
南湖赋冬青花四首 其四
谒丛霄馆
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 其二
七夕池上泛舟四首 其三
崇德道中 其三
龙井山主送蜡梅
贺新郎 次辛稼轩韵寄呈
连日雪未能多曾远逸见惠二首遵欧苏律禁体物
戏倣韩致光体
四月上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四月上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其二
舟行观新月
冬至后五日约客晨往极乐精舍因寻梅湖山作诗纪事 其一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三十四 听莺亭
盆橘
寄春膏笺与何同叔监簿因成古体
卧疾连日殊无聊赖客有送二省闱试题者因成四
春晴独坐次叔祖阁学韵
桥廊上作
湖南午坐雨作归山堂共成四绝句 其三
杂兴三十九首 其十五
问讯家林蜡梅
病起见瓶中蜡梅偶书
堂中安奉高宗寿皇今上御书碑
题山长庵
清夏堂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其八
初闻湖南蛙声成三诗 其一
送吴季行监丞知简州
夜看月边行云
锦池泛舟赠庄器之二首 其二
近诗殊少閒行绿阴下喜成杂言以自勉继此当日课云
呈尤侍郎陆礼部
之官离桂隐
次韵姜邦桀见访留赠三诗 其二
次韵茂洪觅蜡梅
咏千叶缃梅 其一
送京仲次对制帅四川
有怀参政范公因书桂隐近事奉寄二首
次韵京口叔祖见寄四首 其二
鸥渚亭次韵茂洪西湖三诗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