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唐代 李商隐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
相携花下非秦赘,对属春天类楚囚。
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卷枕江楼。
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李商隐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译文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
像海燕雄雌分飞,像沟水东西分流,我和你一般身世满怀忧戚离家飘游。
相携花下非秦赘,对属春天类楚囚。
相携漫步花下却抑抑不乐,并非因寄人篱下身为赘婿,而是由于像楚囚般沉沦,在明媚春日怎能不涕泪交流?
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卷枕江楼。
看碧绿的芳草郁郁葱葱,暗暗地伸延进园中小路,珠帘儿也不打开,只剩下一座空楼。
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莫要去惊叹,佳人香骨沈埋水底,她若地下有知,也会因伤春而愁白了头。

李商隐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注释

同年:于同一年考上进士的人,称同年。
李定言:事迹不详。唐许浑《丁卯集》有《李定言殿院衔命归阙,拜员外郎,俄迁右史,因寄》一诗。
曲(qū)水:即曲江,长安游赏胜地。
海燕参(cēn)差(cī):用卓文君《白头吟》“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语意,亦喻男女分离。参差,上下不齐。
沟水流:比喻男女分离。
属:相同。
花:比青楼女、妾媵之类。
秦赘(zhuì):春秋秦俗家富子壮即分户,家贫子壮即出赘,后因称赘婿为秦赘。
苑(yuàn):指曲江之芙蓉苑。
枕江楼:靠曲江的楼殿。
五胜:指水。
埋香骨:用的是西施沉江的典故,此谓所思艳色已埋于地下。

李商隐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创作背景

对于此诗的创作背景,陆昆曾《李义山诗解》认为:“此必义山与李同有冶游之事,因其人早逝,而感赋是诗也。”

李商隐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赏析

首联叹惜李定言与情侣分手,原本是“海燕双栖”,如今是“海燕参差”。双栖者夫妻;参差者一上一下,一生一死,一在地上,一在土下。又像卓文君说的“沟水东西流”,一东一西,变成两股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是安慰性的话,也符合事实。李商隐一生离忧,与李定言有共同语言。这样说,缩短了两入的感情距离,冲淡了开玩笑的成分,便于对方接受。首联巧用“海燕"、“沟水"的典故,以海燕分飞、沟水各流的比喻写自己和友人的离家宦游漂泊,伤叹之情自然溢出。
颔联写两人都有类似的经历,都为此而伤心。“相携花下”,就是两人都有冶游的经历,这比“同年”更进了一步,这是共同的生活情趣。这一联写二人郁郁花下,对属春日,用的是以乐景写悲的反衬手法,增强了感情深度。“非秦赘”与“类楚囚”则是推进一层的表现,意味自己与友人的郁闷比身为秦赘寄人篱下还惨,是象囚犯一样不自由,象囚犯一样的沉沦,语气极深沉。
颈联又回到曲江边景物,写李定言情侣去世后的凄凉。通向她居处高楼的路,由于长期无人问津,已长满青草。用“碧草”做主语,并以拟人的手法说碧草有意识,已“暗侵穿苑路”,这就更令人感伤。原来,她住在曲江边花园似的环境,如今“碧草暗侵”,园苑荒芜,一片凄凉。楼上,珠帘永垂,空无一人。有人进出,珠帘要卷起;如今人去楼空,故“珠帘不卷”了。这样的白描式的不作夸张的描写,在游戏的成分中糅进了严肃的思想,增添了诗的感伤精神。腰联以景物描写渲染荒戚的氛围。碧草葱郁,珠帘不卷,写曲江景色凄荒,就是寓国势的衰颓,以景色喻时势,写景即是言志抒情。
尾联展开想象:想象美女掩埋地下也在伤春,为此白了头。用“莫惊”这样的否定句式,反而加强了语气,作了肯定的回答。
诗题虽表明“戏作”,诗却作得十分严肃,对李定言已死去的“玉媵”,充满了深刻而真挚的同情。“莫惊五媵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写出了人类共同的悲哀。诗人把自伤身世和忧伤国势交融,情感沉郁。

诗人李商隐的古诗

寄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

唐代 李商隐

昔岁陪游旧迹多,风光今日两蹉跎。
不因醉本兰亭在,兼忘当年旧永和。

越燕二首

唐代 李商隐

上国社方见,此乡秋不归。为矜皇后舞,犹著羽人衣。
拂水斜纹乱,衔花片影微。卢家文杏好,试近莫愁飞。
将泥红蓼岸,得草绿杨村。命侣添新意,安巢复旧痕。
去应逢阿母,来莫害王孙。记取丹山凤,今为百鸟尊。

细雨成咏献尚书河东公

唐代 李商隐

洒砌听来响,卷帘看已迷。江间风暂定,云外日应西。
稍稍落蝶粉,班班融燕泥。飐萍初过沼,重柳更缘堤。
必拟和残漏,宁无晦暝鼙。半将花漠漠,全共草萋萋。
猿别方长啸,乌惊始独栖。府公能八咏,聊且续新题。

秋日晚思

唐代 李商隐

桐槿日零落,雨馀方寂寥。枕寒庄蝶去,窗冷胤萤销。
取适琴将酒,忘名牧与樵。平生有游旧,一一在烟霄。

夜思(以下续新添诗)

唐代 李商隐

银箭耿寒漏,金釭凝夜光。彩鸾空自舞,别燕不相将。
寄恨鸾尺素,含情双玉珰。会前犹月在,去后始宵长。
往事经春物,前期托报章。永令虚粲枕,长不掩兰房。
觉动迎猜影,疑来浪认香。鹤应闻露警,蜂亦为花忙。
古有阳台梦,今多下蔡倡。何为薄冰雪,消瘦滞非乡。

寒食行次冷泉驿

唐代 李商隐

驿途仍近节,旅宿倍思家。独夜三更月,空庭一树花。
介山当驿秀,汾水绕关斜。自怯春寒苦,那堪禁火赊。

白云夫旧居

唐代 李商隐

平生误识白云夫,再到仙檐忆酒垆。
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

拟沈下贤

唐代 李商隐

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赠柳

唐代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裴明府居止

唐代 李商隐

爱君茅屋下,向晚水溶溶。试墨书新竹,张琴和古松。
坐来闻好鸟,归去度疏钟。明日还相见,桥南贳酒醲.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唐代 李商隐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
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
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
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

流莺

唐代 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蜀桐

唐代 李商隐

玉垒高桐拂玉绳,上含非雾下含冰。
枉教紫凤无栖处,斫作秋琴弹坏陵。

钧天

唐代 李商隐

上帝钧天会众灵,昔人因梦到青冥。
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

哭刘司户二首

唐代 李商隐

离居星岁易,失望死生分。酒瓮凝馀桂,书签冷旧芸。
江风瓮雁急,山木带蝉曛。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
有美扶皇运,无谁荐直言。已为秦逐客,复作楚冤魂。
湓浦应分派,荆江有会源。并将添恨泪,一洒问乾坤。

过郑广文旧居(郑虔)

唐代 李商隐

宋玉平生恨有馀,远循三楚吊三闾。
可怜留著临江宅,异代应教庾信居。

有感二首(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二诗纪甘露之变)

唐代 李商隐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
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
御仗收前殿,兵徒剧背城。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
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

夜出西溪

唐代 李商隐

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月澄新涨水,星见欲销云。
柳好休伤别,松高莫出群。军书虽倚马,犹未当能文。

深树见一颗樱桃尚在

唐代 李商隐

高桃留晚实,寻得小庭南。矮堕绿云髻,欹危红玉簪。
惜堪充凤食,痛已被莺含。越鸟夸香荔,齐名亦未甘。

初起

唐代 李商隐

想像咸池日欲光,五更钟后更回肠。
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50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