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日耕者

春日耕者

宋代 苏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饲三竿晓饷迟。
归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诗人苏辙的古诗

送鲁有开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韵

宋代 苏辙

仲连虽不仕,而非绮与园。
逡巡笑谈间,屡解战斗繁。
子敬识二孙,长揖鼓鼙喧。
意气感周郎,振策起江村。
二贤继英风,千载为高门。
曾孙事仁祖,风义夙所敦。
台阁余故事,父老称遗言。
白发识公子,十载友元昆。
婆娑久不试,俯仰色愈温。
五马忽嘶鸣,朱轮夹征轩。
旌旄隔河至,部曲几人存。
铜虎不可留,刍狗行当燔。
秋潦决河防,遗黎化惊魂。
忧心念千里,何暇把一樽。
西城叩门别,南风吹帽翻。
嗟我限出竭,未敢逾短垣。
新晴水尚壮,想见民惊奔。
安得万丈堤,止此百里浑。
姑尔救一境,谁当理其源。
百闻贵一见,尺书为我论。

复次前韵答潜师

宋代 苏辙

怜君古木依岩槁,西江饮尽须弥倒。
野花幽草亦何为,崄韵高篇空自恼。
万点浮溪辄长叹,一枝过岭仍夸早。
拾香不忍游尘污,嚼蕊更怜真味好。
道人遇物心有得,瓦竹相敲缘自扫。
谁知真妄了不妨,令我至今思琏老。
妙明精觉昔未识,但向闲窗看诗草。
浮云时起鸟四飞,毕竟安能乳清昊。

和青州教授顿起九日见寄

宋代 苏辙

岁月飘然风际烟,紫萸黄菊又霜天。
莫思太室杉松外,且醉青州歌舞前。
〈昔年与顿君同登嵩顶,时正重九。
杯酒追欢真一梦,天涯回望正三年。
近来又欲东观海,听说《毛诗》雅颂篇。
〈君善讲《诗》。

画叹

宋代 苏辙

武燕未远嗟谁识,赵董纷纷枉得名。
已矣孙陈旧人物,至今但数汉公卿。

次韵发运路昌衡淮见山堂

宋代 苏辙

叠石初成得赐环,未应苔藓上苍颜。
据鞍应岳旌旄里,回首淮山梦想间。
烽火日传西塞静,丘陵应伴壮心闲。
终南太白皆公有,肯向庭中更作山。

和毛国镇居云庄五咏 掬泉轩

宋代 苏辙

卜筑高深已有山,起居清润可无泉。
穿墙居练秋声细,照屋清铜晓色鲜。
已放鱼虾嫌跳掷,更除萍藻任漪涟。
只应明月中霄下,长共禅心相向圆。

食樱笋二首

宋代 苏辙

一旱经春草木焦,朱樱结子独盈条。
盘中宛转明珠滑,舌上逡巡绛雪消。
仰嗫佳人露犹湿,偷衔啼鸟语尤娇。
南方荔子争先後,羞见炎风六月烧。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

宋代 苏辙

约己心全小,宽民德有馀。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

原庙因前室,中朝避册书。功名不胜纪,四谥叹犹疏。

登嵩山十首 吴道子画四真君

宋代 苏辙

浮埃古壁上,萧然四真人。
矫如云中鹤,犹若畏四邻。
坐令世俗士,自惭污浊身。
勿谓今所无,嵩少多隐沦。

次韵道潜南康见寄

宋代 苏辙

一叶追随鱼与龙,红粳白酒幸年丰。
也知山色遥相待,苦畏君诗欲见攻。
乘兴风帆终日去,寻幽蜡屐及春同。
请君先入开先寺,待濯清溪看玉虹。

赠三局能师二绝

宋代 苏辙

得失从来似偶然,因师聊复问行年。
此生竟堕阴阳数,方信修行力未全。

九日家酿未熟

宋代 苏辙

平生不喜饮,九日犹一酌。
今年失家酿,节到真寂寞。
床头泻余樽,畦菊吐微萼。
洗盏对妻孥,肴蔬随厚薄。
兴来欲径醉,量尽还自却。
傍人叹身健,省己知脾弱。
尚有姑射人,自守常绰约。
养生要慈俭,已老惭矍铄。
燕居渐忘我,杜门奚不乐。
风曲日已乾,浊醪可徐作。

联句嘲僧

宋代 苏辙

玉箸插银河,红裙蘸碧波。更行三五步,浸着老僧窠。

移花

宋代 苏辙

种花南堂南,堂毁花亦瘁。
理畦西轩西,花好未忍弃。
殷勤沷陈草,秋雨流入地。
移根傅生土,指日春风至。
花来本陈洛,盈尺不为异。
力求禾叶枝,更与一溉水。
人功诚已尽,天巧行可致。
我老百不为,爱此养花智。

送韩康公归许州

宋代 苏辙

功成不愿居,身退有余勇。
心安里闾适,望益缙绅重。
朝为安阙辞,莫犯南河冻。
人知疏公达,王命显父送。
百壶山泉溢,千两春雷动。
旋闻二季贤,继以一章控。
诏书未云可,廷论已争竦。
兹行迫寒食,归及扫先垄。
万人拥道看,一子腰金従。
尔曹勿惊嗟,令德劝勤种。

次韵陈师仲主簿见寄

宋代 苏辙

朽株难刻画,枯叶任凋零。旧友频相问,村酤独未醒。

山牙收细茗,江实得流萍。颇似申屠子,都忘足被刑。

游庐山山阳七咏 开先瀑布

宋代 苏辙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
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
入海明河惊照曜,倚天长剑失提携。
谁来卧枕莓苔石,一洗尘心万斛泥。

戏作家酿二首

宋代 苏辙

我饮半合耳,晨兴不可无。
千钱买一斗,众口分须臾。
月俸本有助,法许吏未俞。
愍愍坐相视,馋涎落盘盂。
颍潩旧乏水,粳糯贵如珠。
今年利陂堨,碓声喧里闾。
典衣易锺釜,入瓮生醍醐。
欢欣走童孺,左右陈肴蔬。
细酌奉翁媪,余润沾庖厨。
诘朝日南至,相戒留全壼。
一家有喜色,经冬可无沽。
莫怪杜拾遗,斗水宽忧虞。

登嵩山十首 捣衣石

宋代 苏辙

玉女云为衣,飘摇不须捣。
空传岩下石,夜杵知谁抱。
清泉供浣濯,素月铺缯缟。
人世迫秋寒,处处砧声早。

次韵子瞻初出颍口见淮山

宋代 苏辙

清淮此日见沧浪,始觉南来道路长。
窗转山光时隐见,船知水力故轩昂。
白鱼受钓收寒玉,红稻堆场列远冈。
波浪连天东近海,乘桴直恐渐茫茫。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